有人说,这两年最热门的职业,不是公务员,而是Uber司机。
给Uber司机皮夹子里放满钞票的,是一家叫作Uber的美国互联网公司。虽然还没有上市,但经历连续数轮的融资之后,UBer的估值从100亿美元一路飙升到了700亿美元,这个规模要远大于全球最大的住宅地产公司万科,甚至比畅销五大洲的爆款高铁制造商中国中车还要大。而Uber却只是一家不制造任何实体产品的互联网公司。它背后的成功秘诀就是四个字:共享经济。你无须拥有,却能愉快使用,这就是共享经济。
共享经济的出现,基于两个历史性的因素:首先,全球制造业产能过剩。因为东西多了,于是就有聪明人琢磨着怎么让它产生效益,闲置的车子、空置的房子,甚至手艺人的时间,都可以拿出来与人分享,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在追求效率和效益的当下,有大量闲置的资源期待被标价,期待被人认领和宠幸。
共享经济的出现,除了繁荣和富足的海量产品的支持,它还需要一个天时的条件,就是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应用。它消除信息不对称,解决了一个终极问题:让你知道我有,让我知道你要。可是为什么PC(个人计算机)互联网时代,没有出现共享经济呢?因为我们知道彼此的存在,却找不到彼此的位置,两个人中间像隔了一块镜子,只能看到自己,却找不到对方究竟在哪里。位置问题,在智能手机全面普及的移动互联时代,被迎刃而解。
共享经济能够得以井喷发展,除了上面的两个刚性条件,它还需要一个软性的条件,这一点直指人的内心,其始于大脑深处观念的改变。共享经济之所以最早在美国出现而不是中国,因为我们这一代人没有经历过中国香港和美国当年次贷危机引发的楼市变化,我们都认为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产品、一个实实在在的东西、一个资产,买了放心、持有安心,即使不用,也愿意购买。但是经历了楼市变化的洗礼之后,美国人最先意识到:原来房子这么靠谱的东西也是会跌的啊!既然车子会折旧,房子会贬值,手机会过时,那么“拥有”,这两个字的意义在哪里呢?我只要能使用,我为这个使用价值付费不就可以了吗!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经历了如此巨大的观念改变,又巧逢经济的饱和、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共享经济模式走到了因缘际会的十字路口,一瞬间,那些产品的提供者和消费者,就像失散多年的兄弟,在各类网络共享平台上深深相拥。
人们适应新事物的能力总是比我们想象的更快,共享经济极大地提高了效率,降低了生活的成本,大家突然顿悟:完全没有必要去购买某些有形的产品啊!因为它不是一个资产。什么叫资产?就是一个能不断给你带来预期收益的东西,比如能收租金的房子,能带来分红的股票,甚至能天天下蛋的母鸡,这都是资产。可是一台一周只开一次的汽车,占用了你大量的资金,它还无法给你带来收益,于是它就从资产,变成了负债,变成了需要不断补贴现金进去的负资产。观念的转变,让同一个事物,在人的眼中从天堂,变成黑洞。
大家突然顿悟,原来就像剥香蕉一样,使用价值是可以从所有权中剥离出来的啊!于是有人放弃了买车,选择了叫车;有人放弃了购买昂贵的框架眼镜,选择了可以日抛的隐形;也有人放弃了豪掷千金购买乡间的度假别墅,选择去Airbnb上住遍全球最具特色的房间。当大家都只选择了使用权,那么请问,那些所有制造有形产品的公司,还把东西卖给谁?这才是终极的问题,同时也在提醒着人们,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绝对完美的解决方案。它都会在解决一个问题的同时,衍生出另一个未曾想到的新问题。
这也让我们想到了一个更加深刻的问题:为什么这些年总是发生经济危机?
这是自由市场经济的原罪,任何一次经济危机的本质都是过剩危机,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也不例外。经济的萧瑟导致人们的收入不断下降,大家已经没有更多的钱用来消费了,所以需求停了,产品卖不动了,但是在逐利的基因本能和资本贪婪的原罪驱使之下,工厂还在疯狂扩张产能,最后导致严重过剩,危机爆发。甚至到近几十年,相似的宿命轮回反复上演,那些制造汽车的美国巨头企业,通用汽车、福特汽车,它们的股价都是在2000年左右到达巅峰,然后一路走下神坛。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当它们的产品渗透率到了一定阶段之后,人人都开上车了,一个家庭已经拥有好几辆车了,企业还能把产品卖给谁呢?同样的道理,可以应用到电脑、手机。那些看似能创造奇迹的公司,都不可避免地遇到产业规律的困境,所有仅仅只是制造实体产品的公司,都会或早或晚地触碰到那个或高或低的产业天花板。经济危机和大公司的衰败,大多是遇到了需求的天花板,所以多数制造业公司都是属龙虾的,大红之日,也是大悲之时。一旦市场饱和,产品滞销,利润停止奔跑,那么股价就会掉头向下,遭遇戴维斯双杀,这是所有投资人心头的噩梦。
所以,作为一个投资人来思考这个问题,到底什么样的公司能从这种宿命般的产业困境中突围呢?
显然,基于共享经济模式的公司,天然不惧怕产业天花板的瓶颈。比如说租车,你不用担心租完了没人要了,因为总是有人有这个需求的,而且今天的需求用完了,明天又有其他人的新需求产生了,这其实是一个典型的快消品特征。巴菲特的多数投资案例:可口可乐、箭牌口香糖、吉列刮胡刀,都是基于这个道理,它们没有天花板或者天花板非常高。
苹果公司的故事也极具启发性。苹果公司1976年就创立了,但是你很可能直到2007年看到iPhone时才第一次听说这家公司。苹果公司当年虽然革命性地降低了个人计算机的成本,把高科技第一次带入了寻常百姓家,但它无法避免产业的饱和、产品的过时。苹果真正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从一枚“苹果”变成了一个“宗教”,其实根本不是因为它发明了iPhone,而是因为它有了App Store,它开始由卖产品,转为卖服务。再比如星巴克,它在卖马克杯吗?它在卖咖啡豆吗?它甚至都不是一个卖咖啡的,它卖的是一种空间和氛围,让你总想约朋友来这儿坐坐,聊聊创业谈谈人生,它也不是卖一个具体的产品,而是卖一个服务。再比如中国的海底捞,它也不是卖一个铁疙瘩硬邦邦的锅和一个实体的制造业产品给你,它一样在卖服务。
今天,整个中国经济最有活力、估值膨胀速度最快的一批公司——饿了么、滴滴出行,它们全都不只是在卖一个具体的制造业的产品,因为那样会遇到饱和。它们都是在提供一种你无可或缺的服务。所以我们能得到的投资启示是:从单纯的制造一个有形的产品,转型为提供一个你天天需要的、不可或缺的服务,这不仅是未来的创业逻辑,也是作为投资人的投资逻辑,更是中国经济创新的希望,也是资本市场下一个伟大公司的胎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