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至2007年,笔者有幸参加了军工文化建设课题研究,到数十家军工企事业单位进行调研,并全程参与了首批国防科技工业军工文化建设示范单位的评估。在整个过程中,发现在当前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期,在企业文化理论广为传播的过程中,军工企事业单位对军工文化建设,从认识到行动都存在着误区。
1.认识上的误区
世纪之交,费孝通教授提出“文化自觉”的理念,并对之做了深刻的阐述与分析。他认为,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要有自知之明,主动自觉地维护一种文化的历史和传统,使之得以延续并发扬光大。这是文化自觉的第一个层次,从传统和创造的结合中去看待文化未来不是照搬西方经验,而是应该走自己的路,这是第二个层次。在全球化的现实中了解需共同遵守的行为秩序和文化准则,由此反观自己,找到民族文化的自我,从而了解中华文化存在的意义,以及可能为世界的未来发展做出何等贡献,这是第三层含意[3]。由此可见,文化自觉是对文化认识之最重要的标志。目前,军工单位都知道文化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手段,但这种理念尚未内化到人的内心思维中,文化自觉程度不够,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将军工文化等同于企业文化,缺乏内涵。军工文化是军工企业文化的核心,其内涵远比企业文化丰富。很多军工企事业单位认为,现在主要是向市场要效益,文化建设的内容都是围绕市场效益来进行。在迎接军工文化建设调研和示范单位评估中,把企业文化建设的所有内容都纳入军工文化之中,认为军工企业的文化就是军工文化,这样就造成自身文化缺失了很多内涵。比如,将质量文化简单地理解为“质量第一,顾客至上”的口号,没有挖掘其内涵,与现在众多企业的理念没有任何区别。实际上,我们军工质量文化不仅仅是顾客至上,更重要的是有丰富的政治内涵。因为,军工产品的质量是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充分体现了军工事业的使命与责任。
第二,没有寻找军工文化的根源,缺乏底蕴。很多军工单位盲目模仿其他企业文化,更多地面向当前和未来的市场状况提口号、建体系,没有意识到军工文化具有很强的历史继承性和丰富的底蕴。如具有悠久历史、创造了我国军工史上多个第一的某企业将“爱国奉献、求实创新”定为企业精神,实际上所有军工企业都是认真秉承“爱国奉献、求实创新”的精神的。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没有认真研究自身发展的历史,从源头开始提炼关键的成功要素,使得当前一些企业的军工文化理念泛化,缺乏文化底蕴。
第三,忽略了军工文化的本质属性,缺乏交流。一谈到企业文化,人们都认为是老板文化。但众多军工企业是国家的企业,是广大军工人的企业。相对应地,军工文化是广大军工人在建设、发展人民军工的长期过程中创造的人民的、大众的文化,需要在内部之间、内部和外部之间的交流中发展,企业的领导人只是承担着启动、整合、提升和示范的职责[4]。但是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单位不发动群众,不与外界交流先进做法,而是将领导总结的信条奉为金科玉律,领导人的语录有凌驾于军工文化之上的趋势。这样导致了自我封闭,闭门造车,军工文化之路越来越狭窄。
2.行动上的误区
有了正确的认识,没有正确的行动,文化只是海市蜃楼、空中楼阁。要使文化落地,就要采取科学的行动。但从现实状况来看,军工文化建设在行动上也有许多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表面工作多,不能促进实际工作。在示范单位现场评估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单位重点展示各种文体活动、标语、展板、办公环境、产品、视觉形象识别系统等形式上的东西;在领导讲话中一直强调“以人为本”,但在实际制度设计、工作作风上都没有体现;由于功利性因素,一些企业借军工文化之名,行沽名钓誉之实,最终使军工文化流于形式;很多单位都确定了文化理念,但如何落实到员工心中却没有具体的措施和有效的行动,这表明对于文化建设行动只是停留在表层,还没有从深层次进行建设。
第二,研究工作薄弱,缺乏特色。面临新的形势,军工文化既要继承,又要与时俱进。要做好这一步,重要的就是按照形势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做好军工文化的研究工作,不断探索军工文化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寻找提高水平的突破口。从调研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单位还没有把军工文化的研究工作列入议事日程,不研究自身特色,使得军工文化建设像一杯凉开水般无色无味。即便是首批选中的 12 家军工文化建设示范单位,也还存在着没有开展系统研究或研究深度不够的现象,使得军工文化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难以发挥。
第三,系统建设不够,缺乏规划。军工文化的核心理念是“国家利益至上”,建设的重点是保密、安全、质量、型号和创新5个方面。但是,很多军工企业在军工文化建设中,不能正确处理军工文化建设中共性与个性的协调问题;没有在全行业军工文化建设的统领下,根据自己的实际,系统建设军工文化;没有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没有全面完备的策划方案和详细可行的长远规划,往往抓住企业文化的某一个内容做文章,顾此失彼,使军工文化建设出现偏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