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财务报表造假的原因

财务报表造假的原因

时间:2023-07-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企业为什么要对财务报表造假呢?深刻剖析其原因,不外乎有以下几种目的:1.为了应对企业内部考核财务报表提供的数据通常是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奖金、工资和职务提升的依据。如果本年度不能实现企业下达的各项指标,奖金就会减少,工作岗位也可能丢掉,所以,这种短期目标行为为财务报表造假提供了动机。可见,基于业绩考核而进行的财务报表造假,是最常见的动机。

企业为什么要对财务报表造假呢?深刻剖析其原因,不外乎有以下几种目的:

1.为了应对企业内部考核

财务报表提供的数据通常是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奖金、工资和职务提升的依据。如果本年度不能实现企业下达的各项指标,奖金就会减少,工作岗位也可能丢掉,所以,这种短期目标行为为财务报表造假提供了动机。除了内部考核以外,外部考核,如行业排行榜,主要也是根据销售收入、资产总额、利润总额来加以确定的。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经营业绩的考核,不仅涉及企业总体经营情况的评价,还涉及企业厂长经理的经营管理业绩的评定,并影响到他的提升、奖金福利等方面。为了在经营业绩上多得分,企业就有可能对其财务报表进行包装、粉饰。

可见,基于业绩考核而进行的财务报表造假,是最常见的动机。

2.为了获取信贷资金和商业信用

任何一个贷款者都不愿与经营不佳、面临倒闭的企业合作。这就为那些运营不好的企业进行报表造假提供了“温床”。企业为了获得外界的资助,就需要通过财务报表来欺骗舆论和外界。对于这些企业来说,对财务报表进行造假,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的行为。因为他们“不说假话办不成大事”,“不做假表贷不到巨款”。事实上,即使是经营业绩欠佳、财务状况不健全,也要对其财务报表进行修饰打扮,力图“花枝招展”。

3.为了发行股票早日上市

股票发行分为首次发行和后续发行(配股)两种情况。我国《公司法》明确规定,净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比例不低于30%,无形资产在净资产中所占比重不高于20%,并且连续三年盈利的企业才有条件申请上市。另外,股票价格的高低也与企业经营状况有很大关系。

这样,准备上市的企业为了能够多募集资金,就必须“塑造”优良业绩的形象,其主要手段就是在设计股份制改革方案的时候,对财务报表进行造假。

还有一种情况是,上市企业希望能够后续发行,这首先需要符合配股条件,那就是企业最近3年的净资产收益率,每年必须在10%以上。这样,10%的配股就成了上市企业的“生命线”。

特别是在有些企业里,3年时间中只有一两年达到要求,他们迫切需要伪造报表,以求顺利过关。

4.为了逃避税款或操纵股价

所得税是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通过纳税调整来进行计算的。具体方法是,将会计利润调整为应纳税所得额,再乘以企业所适用的所得税率。企业为了达到偷税、漏税、减少或者推迟纳税的目的,往往会对会计报表进行造假。当然,也有的企业愿意虚增利润“多交税”。这些企业是不是“学雷锋”呢?当然不是。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造成一种假象,表明自己的“盈利能力”不错,同时也为了操纵股价。这真是一种“吹牛皮纳税”行为。

5.为了社会效益或政治企图

有些企业编制财务报表完全是给主管行政部门看的。这些企业对财务报表造假的目的,就是带有某些政治意图。这种现象在国有企业更常见。通常企业经营良好,收益较高,企业的领导就可能被提拔任用,如果经营惨淡,就意味着丢掉职务。

6.为了推卸企业和个人的责任

为了推卸责任而造假的情况说明如表12-1所示。

表12-1 为了推卸责任而造假的情况说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