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内外匹配观点”的内涵

“内外匹配观点”的内涵

时间:2023-07-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人们耳熟能详的SWOT分析框架就出自《经营政策:教程与案例》,这部分内容的作者正是肯尼斯·安德鲁斯。图5-2 战略管理的基本模型总之,以肯尼斯·安德鲁斯为主要代表的设计学派的核心观点就是“内外匹配”,在企业战略制定过程中“建立匹配”是设计学派的主要目标。

人们耳熟能详的SWOT分析框架就出自《经营政策:教程与案例》,这部分内容的作者正是肯尼斯·安德鲁斯。在SWOT分析框架中,S是指企业的强项(Strength)、W是指企业的弱项(Weakness)、O是指环境提供的机会(Opportunity)、T是指环境造成的威胁(Threat)。SWOT分析框架强调对外部环境特征和企业内部条件的分析,前者是要分析环境机会与威胁,后者是要分析企业优势与劣势。如图5—1所示。战略决策就是要使企业能够发挥优势来利用环境机会,同时能够规避劣势并化解威胁。换言之,战略应该是一个企业在“能够做的”和“可以做的”之间的匹配。其中,企业“能够做的”取决于企业的优势与劣势,“可以做的”取决于环境的机会与威胁。柯林斯和蒙哥马利在回顾企业战略理论发展过程时指出,企业战略理论框架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肯尼斯·安德鲁斯所构建的。[29]此后,世界范围内通行的教科书在讲述企业内部条件分析和外部环境分析方法时,都介绍了经典的SWOT分析框架,并把它作为战略制定的关键步骤。不仅如此,在战略管理咨询领域,战略咨询师们也主要依靠SWOT分析框架来进行战略分析,即使战略管理研究领域已经开发出了许多新的分析方法。

图5-1 SWOT分析框架

在《经营政策:教程与案例》的修订版中,肯尼斯·安德鲁斯扩展了SWOT分析框架,增加了两个被认为在战略制定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因素,一是企业战略决策者的价值取向,二是企业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如果说SWOT分析框架所关注的是客观因素,那么,肯尼斯·安德鲁斯所增加的两个因素则属于主观因素,前者与企业战略决策者的信仰和追求有关,后者与社会中的价值规范有关。无论如何,这两个主观因素既影响企业战略的制定过程,又影响企业战略的评估与选择过程。如图5—2所示。

图5-2 战略管理的基本模型

总之,以肯尼斯·安德鲁斯为主要代表的设计学派的核心观点就是“内外匹配”,在企业战略制定过程中“建立匹配”是设计学派的主要目标。[30]1982年出版的《经营政策:教程与案例》(第5版)的作者之一克里斯坦森强调指出,所谓战略,就是在企业所处环境中能够决定其地位的机会与限制条件之间的匹配。[3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