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文化与经济发展格局

中国文化与经济发展格局

时间:2023-07-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文化软实力”实际上也是“一只戴着天鹅绒手套的铁掌”,正如“物甲天下,方能凌驾天下”诠释的道理,只有中国经济实力达到一定的发展程度,“文化软实力”也才能得到有力发挥。当今中国已经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发展战略。研究表明,当一国一地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000美元时,文化消费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以此推测当前中国文化消费总量,应当已经达到4万亿元。

“文化软实力”实际上也是“一只戴着天鹅绒手套的铁掌”,正如“物甲天下,方能凌驾天下”诠释的道理,只有中国经济实力达到一定的发展程度,“文化软实力”也才能得到有力发挥。

没有经济做基础,文化成不了巍巍大厦;不借助文化的翅膀,经济无法实现凌云九霄,更高高度的腾飞。

在中国,文化的复兴,一定要靠经济繁荣来带动。经济的持续繁荣,一定要靠文化的复兴来推动。

当今中国已经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发展战略。文化建设是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并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战略目标之一。

要实施文化发展战略,我们就必须清醒地认清当前中国文化与经济发展格局:

一、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如火如荼,但文化发展跟不上迅猛发展的经济发展,不能与经济发展同步。如今,中国的GDP世界第二,中国的贸易世界第一,进出口的总量世界第一,中国还有3万亿的外汇储备;连续多年成为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已经形成坚固格局。

根据中美经济现在的发展速度,有人认为中国有望在30年内经济总量超过美国,有人甚至认为不需要30年。

但是中国的文化呢,中国的文化产业有望在30年内超过美国吗?估计还没有人做出这样的判断。

中国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差距有多大?

首先我们来看中国的文化消费。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需求”主要表现为消费需求,满足人民群众“基本需求”主要体现为满足包括文化消费需求在内的基本消费需求。扩大文化消费需求,增加文化消费总量,提高文化消费水平,促进城乡文化资源均衡共享,既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又是推进文化建设、促进文化生产的终极目标之一。

一个国家、任何一个地区来说,如果社会人群的文化消费需求低下,那么文化生产就不可能得到发展,文化软实力更是无从谈起。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生产发展,当地社会人群的文化素养提升,正是其文化软实力的社会基础。具体落实到这一国家或地区的社会人群之上,正是通过其文化消费需求的规模和质量得以体现。

研究表明,当一国一地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000美元时,文化消费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以此推测当前中国文化消费总量,应当已经达到4万亿元。

事实上,在中国人均产值超过3000美元的2007年,全国城乡文化消费总量仅仅有0.6283万亿元,人均文化消费为476.73元;到2011年,全国城乡文化消费总量也只有1.0126万亿元,人均文化消费为753.36元。现实与“惯例”之间的距离为何如此之大?即便以2011年来衡量,其间差距约达3万亿元,不足的部分哪里去了?实在值得深究一番。

全国文化消费需求增长的诸多差距已经一目了然:一方面,经济发展与基本民生增进、文化消费需求增长之间存在着明显差距,居民收入增速跟不上经济发展增速,文化消费需求增长大大赶不上居民收入增多带来的积蓄增高;另一方面,城乡之间文化消费需求增长存在着不均衡的情况,20年来文化消费城乡比扩大了60.83%,特别是最近10年持续加速扩大。倘若继续维持目前状况,那么即使到2020年,全国文化消费需求总量也只有3.4410万亿元,仍然不足正常情况下本应该达到的4万亿元。

文化消费需求是人们认知能力、判断能力、感悟能力、鉴赏能力、审美能力等在内的综合外在表征。一个国家的文化消费总量,一个社会人群的文化消费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这一国民群体的精神生活状态,可以体现这一国家社会的文化创造和生产能力,所谓国家总体文化实力恰恰是从这里起步。

文化部的一位官员也坦言:尽管这十几年来,我们国家文化产业纵向比发展很快,基本上能够适应人民群众多元化的文化消费需求,但是横向比,我们同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比还是有很大差距,在发展文化产业上发达国家是我们的老师,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发展文化产业的经验是我们经常要做的事情。但是,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还必须根据我们国家的实际,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增强自身的创造创新活力,使文化产业有中国自己的文化特色,以满足国人的多样化的文化消费需求。

二、中国文化发展创新的不足影响中国经济进一步高速增长。

尽管我国的五千年历史悠久而璀璨,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但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性不足,文化资源并没有完全转变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资本。比如中国的动漫产业,在目前国内动漫市场上充斥的90%都是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动漫产品,我国动漫产品仅占10%的比例,这是因为我国动漫产品缺乏对文化资源的深层次挖掘。而且,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在技术能力创新方面也处于劣势。

创新人才缺乏,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也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两大阻力。比如动漫游戏产业,虽然我国有百余所高校都开设了动漫游戏专业,但是对于人才的培养却主要是低端制作人和高端研究学者,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非常缺乏。同时,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对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特别是计算机数字化信息的发展,造成文化创意产品复制成本低,由此引发了诸多盗版现象。

文化创新不足一直是中国文化发展的短板,也是未来发展亟待突破的瓶颈。曾经有报导称,大陆文化艺术作品90%是模仿复制,着实令人吃惊。中国人的模仿复制能力世界一流,但是山寨文化席卷中国绝非好事。中国在文化艺术领域里的不振令不少有识之士唏嘘不已。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文化资源,历史上的文化艺术作品不胜枚举,享誉世界,而现在,却沦落到只会跟风模仿,盛行简单的“拿来主义”的地步。

当我们对本国文化视而不见,争相引进国外文化作品之时,我们的本土文化资源却正在流失。日本从中国的功夫片《黄飞鸿》、历史小说《西游记》等众多领域吸取元素,创作了许多知名动漫。《铁臂阿童木》里的主人公就是取自《西游记》里的孙悟空,用日本专家的话说,《铁臂阿童木》就是日本最最成功的,改变了日本在国际上地位的一部片子。美国在利用中国文化元素方面也下足了功夫,像电影《功夫熊猫》、《花木兰》等,中国的文化元素一个个被美国人捕捉而去,并且将其改造得炉火纯青,最后还出口到中国来赢得一片喝彩,票房收入惊人——只得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文化被别国“拿”去创新,发展了别国的经济,这就是中国文化创新不足因而失去竞争力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文化创新力不足已然成为阻遏中国崛起的绊脚石。全国政协副主席厉无畏认为:一个文化强国,首先,要考虑几个方面,第一,文化创新能力怎么样,必须有一流的创新能力,不能墨守成规,睡在传统上,总是要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创新。

厉无畏认为,对很多传统文化的东西,我们要继承,但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必须要创新。我们继承传统的东西,要把根留住,但是你要推陈出新,才能枝繁叶茂,留住根的目标是什么?目的是开花长枝,所以一定要枝繁叶茂。时代不断进步,创新必须和时代进步结合在一起。国家强调要把文化产业做成支柱性产业,这样就不仅是在文化产业,同时也要求在各个领域都发挥创新的作用。文化产业的发展是需要金融、科技、媒体的支持,然后又要跟工业、农业结合在一起。这样就能够促进其他领域的产业创新,真正把文化生产力解放出来。在管理体制上也要进行改革,将体育、旅游、文化适度结合在一起辐射性发展,这样才能促进它的发展。

三、中国呈现经济强大而文化偏软、货物相对出口巨大而文化出口相对偏小的格局。

商务部官员曾在一次会议上表示:中国货物出口规模已是世界第一,但文化出口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2014年4月17日,中国研究机构在北京发布的报告显示,2013年,中国出口文化产品总额只有区区91.9亿美元,在全球文化市场中中国所占比重仅为4%,发展空间有待进一步挖掘。而2013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为4.16万亿美元,其中出口2.21万亿美元,进口1.95万亿美元。货物出口总额2.21万亿美元与文化产品出口总额91.9亿美元之间,是中国文化出口与货物出口的差距,也昭示着中国经济与中国文化在世界经济和文化格局上的不平衡。

是什么造成了中国文化出口与货物出口之间巨大的差距呢?

稍稍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中国文化出口的优势其实仅仅在于廉价劳动力资源,但这一优势在文化产业上价值不大,而中国的文化出口有相当部分仍来自于此。比如在某次文博会上,被大力宣传的油画出口,其本质仍是劳力;一些动漫出口看起来很时髦,但其主要还是国外动画产品的上色等简单劳动外包。

而那些真正具有核心价值的文化出口却进展缓慢,在某些领域甚至还有退步,比如电影出口。

文化出口为何一直未能实现突破?原因大概有如下几点——

其一:中国的文化产业起步比较晚,出口更晚,产品落后,创意人才、文化贸易人才缺乏;

其二,东西方文化差异较大,中国文化产品较难征服西方观众;

其三,政府支持在文化产业中起的作用较有限。

多年来,巨大的国内市场并没有培育出一个世界级文化企业,相反,各地依托行政资源,组建起的文化集团实际上进一步加剧了区域分割和文化资源垄断。

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跻身世界经济大国行列,发展文化贸易,扩大中国文化出口,将进一步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为中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扩大中国文化出口可以带来经济上的诸多益处。

一是扩大文化出口可以拉动GDP增长,优化贸易结构。扩大文化出口将有力地带动文化产业发展和繁荣,文化产业对GDP的拉动作用普遍高于传统行业。

二是扩大文化出口可以带动高质量就业和人才培养。文化领域的就业乘数普遍较传统领域高。文化贸易所需要的人才,通常是面向国内和海外市场的创意、文化经理等高层次的人才,这有利于中国培养高质量的国际化创新人才。

三是扩大文化出口可以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发展文化贸易、促进文化出口,将推动中国文化产业及相关行业的转型,并通过人才、知识和基础设施的聚集,培养自主创新的环境,并带动自主创新的良性循环。

为加快发展中国文化出口,有关部门应密切配合,采取有效措施:

一是加强部门整合,形成促进文化出口的合力。有关部门协调配合,加强统筹规划和指导,集成各部门政策资源,着重解决文化企业在出口环节上遇到的突出问题,完善文化出口统计分析。

二是完善扶持政策,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充分利用中央外贸发展基金、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等支持文化企业出口。加快研究减免文化出口企业境外收入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等政策。鼓励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和银行通过“出口信用保险+担保”的模式,为文化出口企业提供融资支持。

三是以重点品牌为龙头,打造世界知名的中国文化企业。商务部会同文化、广电、出版等部门,根据《中国文化出口指导目录》,按照“突出重点、分头推进”的原则,认定了一批“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和“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对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予以重点扶持,逐步培育国际知名品牌。

四是搭货物贸易之船出海,组建文化出口“联合舰队”。将文化出口和货物出口结合起来,加强中国制造业大企业与文化企业合作,借助货物贸易的营销体系进行中华文化的宣传和推广,实现货物销售的“文化增值”,同时利用中华文化的影响和吸引力带动中国产品出口。

五是加大市场开拓力度,促进文化交流与贸易结合。在办好公益性文化交流活动的同时,以市场原则为前提,促进文化交流活动与贸易的结合。

六是支持中外企业合作,融入欧美主流文化市场。选择美国纽约、法国巴黎、德国法兰克福等国际中心城市,与欧美一流的企业合作,采用共同投入、收益分账、保底分成的形式,推动中国文化企业“走出去”,建立中国文化出口的营销网络。

总而言之,中国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大对文化发展的投入和支持,鼎力推动文化贸易和文化出口,不仅可以填补中国文化发展与中国经济发展之间的不平衡,而且可以缩短中国文化产业与世界其他文化产业大国之间的差距,完全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