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和改革历程
我国大规模的国有企业建设,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开始的,并在我国建国初期的经济发展中功绩卓著,在构建完整的国民经济发展体系、保障国民的就业医疗养老、抗御外敌入侵等方面,都起到了极其巨大的作用,维护了国家的经济安全、社会安全和领土安全。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其体制机制上的弊端也不断显现出来,这就是人们所概括的著名的“三个一个样”,即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这就极大地制约了国有企业运行的效率,降低了这种经济形式的声誉和发展前景。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念的深入人心,随着“实事求是”精神的重新确立,我国党和政府对国有企业相继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如承包制、两步利改税、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等,但实践证明单纯借鉴以往的经验,包括我国农村改革的成功经验,是行不通的,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必须要走出一条符合自己发展实际的新的道路。这条新的道路,在我们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文件中明确提出来了,这就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从此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进入到了一个崭新阶段,即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阶段。
需要说明的是,在探寻这条新的道路的过程中,中央党校的学者是做出了自己的独特贡献的。根据《王珏历史简集》中的记载,王珏“在学术界最早提出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模式”[1]、而股份制则是现代企业制度首选目标模式的主张。同时,“王珏与一些经济学同仁对以上观点进行了不懈的阐述与宣讲,终于在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上得到认可,成为此后主导国企改革的基本战略方针”[2]。
(二)我国国企改革成效
我国对国有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功,实现了国有企业发展的凤凰涅槃。2003—2013年,我国千亿元资产的国资企业便由13家发展到68家。现已有102万亿国有资产(不含金融资产),改革开放以来年均增长13%。2013年全国国有企业上交税费3.8万亿元,而当年税收收入为11万亿元,占比达到3成。国家财政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国有企业(含国有控股企业)营业总收入48万亿元,同比增长4%;实现利润总额2.48万亿元,同比增长3.4%;应交税金3.79万亿元,同比增长5.7%;年末资产总额102万亿元,同比增长12.1%;所有者权益合计35.56万亿元,同比增长11.8%。但利润总额和应交税金同比增幅均有所放缓。
从国际角度看,美国《财富》杂志每年以销售收入为依据发布全球企业排行榜,我国1989年才首次有企业进入这一世界500强榜单。但到了2014年,我国内港公司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便达到了95家,其中绝大多数是由国有企业改造而成的股份制企业,中石化在榜单中排名第三。有专家预测,中国如果保持现在的速度,上榜公司每年增长20%,到2015年,中国或将赶超美国,成为世界500强排行榜上的第一大国。这表明,经过改革开放以来对国有企业的不断改革创新,我国一部分国有企业已经具有了在当今国际舞台上与别人一较高低、叱咤风云的能力。
(三)国有企业仍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
正因为如此,我国宪法中强调: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发布的《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强调指出:包括国有经济在内的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证。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也强调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可见,国有企业已成为我国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