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加入国际互联网以来,已经发展了二十余年。互联网基础设施相对完善,用户规模已经十分庞大。按照英国演化经济学家卡萝塔·佩蕾丝的判断,重大的技术革命都会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的技术-经济范式。这个过程的第一阶段就是基础设施的广泛安装,而这个阶段大约要持续近20年。中国当前就处在第一阶段向以“各行业广泛应用新技术”为特征的第二阶段转换。在这个至关重要的转换阶段,应当思考如下问题:在基础设施广泛安装阶段,如何解决互联网产业自身发展问题?在互联网广泛应用阶段,如何应用互联网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如何应用互联网引导新兴产业发展?如何应用互联网构建自主创新体系?
(一)“互联网+”自身发展政策重心
1.强化基础性:加快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建设
根据全球CDN服务提供商Akamai发布的《2014年第一季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显示,中国宽带的平均网络速度在全球排名中为第79位,平均速度为3.2Mbps;而排名第一的韩国平均速度为23.6Mbps。“万维网基金会”2013年发布的基于互联网普及水平、透明度的万维网指数显示,中国在81个国家中排名第57位[14]。同世界相比,中国的硬件建设和软环境建设均需加快步伐,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是促进互联网经济发展的基础。
探索加快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的有效模式。互联网基础设施,不仅具有公共产品属性,还具有正外部效应。具体来看,互联网产业链条又可以进一步被分解为纯公共产品(如基础网络)、半公共物品(如通信服务)和私人物品(如移动终端),产业链不同环节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的模式也不同。上游基础网络的建设,应当更多地依靠政府规制来解决普遍服务,监管运行效率、运营投入可能需要政府主导;而中游的通信服务应当侧重于利用市场竞争来提高效率,但同时政府对授权运营商进行费率监管,因而宜采取政府与社会合作的方式;下游的移动终端则可以采取市场主导的模式,充分利用市场竞争机制,给予宽松的发展环境。
2.争夺话语权:参与和主导互联网规则制定
从全球互联网竞争格局来看,中国的互联网企业在全球互联网企业中的确有竞争优势。在大规模用户基础之上,中国的互联网公司已经跻身世界前列:截至2014年9月,世界十大市值最高的互联网公司中,中国和美国几乎平分秋色,中国有4家[15]、美国有6家。但在过去近50年中,作为互联网的诞生地,美国引领了全球互联网的规则制定。
中国已经具备了影响世界互联网格局的先决条件:大规模用户基础、互联网商业蓬勃发展、移动支付具有较强的竞争力等,在许多方面中国的互联网已经走在世界前列。中国应当借助互联网规模优势及其影响力,参与并逐步主导国际互联网规则的制定。
3.占领制高点:突破核心技术的封锁与限制
互联网经济条件下,软实力的影响要远大于硬实力,软件建设的重要性也远大于硬件建设。在互联网的关键核心技术上,中国还面临着西方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与限制。比如快速发展的中国高铁行业,虽然在硬件建设方面中国已经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但控制高铁运行的牵引系统软件,中国至今没有源代码,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中国应当加强在关键核心技术方面的自主研发投入,比如通信行业的5G标准、移动互联网的操作系统等一系列代表未来互联网产业发展方向、控制互联网发展基础的软基础设施,占领未来互联网竞争的制高点。
(二)“互联网+”促进传统产业改造的政策设计
促进“互联网+”与实体经济各行业的融合发展,推动实体经济全面互联网化,利用互联网思维改造传统产业。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为制造业互联指明了方向。如何才能够更好地促进结合?这样的结合方式如何能够在产业中快速传播,进而成为产业运行的标准范式?
营造公平竞争性市场环境,有利于互联网与传统产业融合方式的快速传播。对大多数行业来说,初期运用互联网的目的是优化交易流程,只有少数的企业才有能力利用互联网改造整个产业发展和运营模式。只有多数企业能够广泛运用互联网,传统产业整体才有升级与改造的空间。那么,互联网的应用方式如何在产业内不同企业间进行快速传播就显得非常重要,这是政策设计应当关注的着眼点。在竞争性市场环境下,应用互联网的传统产业,其生产成本必然会降低,在公平的竞争环境下就会胜出。若互联网的应用门槛和模仿成本比较低,那么同行业内的竞争者必然会采取类似的方式将互联网引入企业中来。反观我国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历史,就是这样的一种发展方式,如今一家企业如果没有电脑等设备作为辅助,是无法在竞争中生存的。互联网在传统产业中的应用,事实上门槛并不高、模仿成本也比较低。只要有公平竞争性的环境,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将会因竞争而兴盛。
因此,利用互联网促进传统产业改造的政策设计,应当在以下几方面展开:一是应当进一步降低企业的互联网接入成本。鼓励专业化信息、数据提供与处理产业的发展,为中小企业应用互联网提供低成本支持;二是鼓励生产性服务产业的发展,引导传统生产性企业转向服务型企业,走出“微笑曲线”的底端;三是优化制度环境和竞争环境,加强互联网企业的监管。当前互联网企业的设立和运行还存在一些制度性障碍:在设立方面,应逐步放宽互联网企业的设立门槛;在运营方面,应当为互联网企业发展与资本市场牵线搭桥,放松互联网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制度限制,有序引导互联网企业利用中国资本市场。同时,也应当加强非经济性监管,保护创新、保障互联网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互联网+”引导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导向
“互联网+”不仅正在全面应用到第三产业,形成了诸如互联网金融、互联网交通、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教育等新生态,而且正在向第一和第二产业渗透。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互联网正在不断催生新兴产业,从原三次产业分类来看,每类产业都有互联网作用的巨大空间,关键在于需要合理的政策体系进行引导。
第一,鼓励发展智慧农业。农业的比较收益将会随着互联网应用而发生改变,农业生产的地域限制也将因互联网而打破,农业的弱质性特征也会因互联网而减弱。一方面,应支持农业互联网传感设备产业的发展,不断地利用土地生产的参数进行生产管理、过程管理和质量管理。借助于互联网,农产品质量安全将更加有保障;农业受自然因素制约较大,但借助于互联网和各种传感设备,农业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增强,农业经营的不确定性可能转换为可控的风险,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应引导互联网从农产品零售服务向农产品生产服务转型。互联网与零售的结合,解决了全国范围内统一市场的问题,对于区域性的农业生产来说更是扩展了其销售的市场规模。但互联网对农业生产服务的支持仍然不够,农业生产的要素投入成本仍然居高不下。在农村金融方面,规模农业生产需要的资本投入成本仍然较高。而现有金融服务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仍然不够,利用互联网组织资本进行农业投入应当是政策设计考虑的内容之一;在农业社会化服务方面,互联网也能够组织分散的力量,在农业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以预计,农业互联网将会使得农业生产更加智慧。
第二,重点发展智能制造。制造业是新的科学技术的“试验田”,因而制造业的发展通常代表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互联网+”也是“中国制造2025”的主要路径,智能制造将成为未来制造业发展的方向。一是鼓励智能工厂建设,生产设施实现网络化,利用互联网优化生产系统;二是鼓励智能生产研发。现在很多企业都已经实施了物资的联网管理和动态监测(如ERP系统的应用),而互联网可以将生产过程中的人、财、物等充分连接,加强人机互动;三是促进智能物流发展。企业内物流和企业外部物流,在互联网的帮助下各环节可以更加协同,配送效率更高。
第三,优化发展智联服务。第三产业与服务业的结合,将实现资源的整合,使得服务更加智慧和联动。金融服务业的互联网化,对传统金融服务行业带来很大冲击。互联网金融弱化了传统金融行业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但同时带来信息安全问题。在鼓励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同时,也要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管。医疗服务的互联网化,可以将散落在各地的医疗资源统一放到网络上,也能够实现个人医疗数据的全方位跟踪,更好地服务于病情诊断。
未来新兴产业发展的方向在哪里?恐怕只有市场才会告诉我们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的调整。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导向,就是改变过去产业政策偏向于补贴“会哭的孩子”,而是让“市场说话”,奖励市场的胜出者。在这样的思路下,我国的新兴产业发展政策也出现了调整。在国家政策方面,对新兴产业也采取了各种支持措施。比如,国家已设立400亿元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该引导基金不是直接补贴行业,而是采取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引导基金服务于“让市场发现新兴产业动向”这一目标。同时,最新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要整合筹措更多资金,为产业创新加油助力。
(杨振:中央党校经济学部讲师、经济学博士)
【注释】
[1]201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提出这“三个转变”的重要指示。
[2]根据IMF的报告,按照购买力平价来计算,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3]见中国互联网中心(CNNIC)发布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4]2010年3月23日,世界上最大的搜索引擎Google公司宣布停止对谷歌中国搜索服务的“过滤审查”,并将搜索服务由中国内地转至香港。
[5]关于“互联网+”的进一步讨论可以参见:阿里研究院“互联网+”研究报告,2015年3月。
[6]阿里研究院“互联网+”研究报告,2015年3月。
[7]数据来源:阿里研究院“互联网+”研究报告,2015年3月。
[8]苗圩:《中国22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全球第一位》,数据来源: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3-03/25/c_115145563.htm,2013年3月25日。
[9]李克强:《2015政府工作报告》。
[10]可参见中国工程院“制造强国战略研究”项目的研究。
[11]2015年3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请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苏波介绍了《中国制造2025》有关情况,对五大工程建设进行了说明。
[12]李克强:《2015政府工作报告》。
[13]习近平2014年11月9日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首次系统阐述了“新常态”,提到了这个生产组织特征。
[14]资料来源:中国日报网,“2013年全球网络环境排名出炉中国列第57”,2013年11月22日。
[15]这四家分别是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京东,数据来源:S&P Capital IQ。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