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是农村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人口聚集最多的城镇,以县城为突破口,推动县城的小城市化,带动周边重点城镇的发展,构建农村城镇群,是一个推动城镇化进程的有效路径。
图4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1.县城具有发展成为小城市的现实基础。第一,我国农村地区城镇化水平很低,有推进空间。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我国拥有1.94万个镇,平均人口规模为1.4万人,有1927个县城,平均人口规模为1.5万人,镇总人口占乡镇村总人口的28.6%,农村城镇化率低于35%的全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如果县城人口规模达到20万—30万,小城镇平均人口2万-2.5万,农村城镇化率提升到60%以上,我国建设强富美新农村就有深厚的基础。第二,我国县城数量众多,有建设小城市的基础。截止到2013年,我国共有县城(旗所在地)1927个(扣除市辖区),其中县级市368个,小城市化率仅为19%,绝大多数的县城还是小城镇。我国农村城市化率过低的状况,既严重地影响了县城产业集聚效应,也影响了县城对农村的带动效应。如果将我国县城小城市化率提升到40%—50%,东部地区县城平均规模达到50万以上人口、中部地区县城平均40万人口、西部地区少部分县城达到20万人口规模,再加上小城镇平均2万人口规模,这样,县城和小城镇就可以实现2亿多农民就地城镇化。第三,我国县城“地广人稀”,有提高单位面积人口密度的能力。据统计数据显示,2001—2010年十年时间,我国县城用地面积增加了3.3倍,人口仅增加了1.4倍,人口城镇化的速度低于土地城镇化的速度。2011年我国城区人口密度是2208人/平方公里,县城仅为718人/平方公里,远远地低于城市平均人口密度。如果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产业集约发展、土地利用效率提高、设施功能健全等途径,将县城人口密度提高到城区人口密度的三分之二,即1400人/平方公里,县城在现有规模基础上,就可以再接纳1亿多农民进城落户。如果县城及小城镇居民人口总量从目前的2.7亿人口,提高到4亿多人口,将接纳2亿农民进城,成为农民市民化的重要载体。
2.以县城为突破口推进小城市的发展,可以有效发挥县城的诸多优势。第一,区位优势。县城是城乡资本、人员、产品、信息流动的交集点,也是县域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城市基础设施齐全、社会服务体系相对完善,交通运输便捷、信息网络发达、教育水平和条件相对较好,是农村地区人口聚集度最高的地方;随着国家基础设施投入的加大,提高了区域之间互联互通水平,改变了传统的时空距离,大大增强了县域与外部的信息、资本、人员、商品的流动,提高了县域聚集资源的能力,缩小了区域间的经济社会发展差距。目前,很多中西部的县城,基础设施建设、物流水平以及居民生活方式,与大中城市的差距缩小。第二,宜居优势。县城地处城乡结合部,生态环境优美、农副产品供应丰富,生活成本低廉,住房价格便宜,适合人们生活和居住。县城,对于进城农民来说,不仅生活压力小,看病、上学、就业条件好于小城镇,同时,还能很好地接续地缘、亲缘、血缘等关系,可以很快地融入城市社会,没有“陌生人”的失落感。从目前情况来看,绝大多数“返乡”农民工,都有在大都市赚钱,在县城买房养老或“返乡创业”的取向。随着我国小康水平的提高,老龄化社会的临近,县城,也因环境优美、节奏缓慢、社会和谐、物产丰富、生活方便、宜于生活和居住,日益成为大城市中需要休闲、养老的人们的向往之地。尤其是,随着政府加大对中西部及农村投入的力度,县城软硬环境不断得到优化和改善,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逐渐提高,宜居优势将凸显出来,“人气”也不断地聚集,具有升级为小城市的实力。第三,产业发展优势。县城毗邻农产品生产基地,能够满足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的低成本、差异化、品牌化的要求,县城良好的投资环境,又能满足厂商投资设厂的条件,两者交集,可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集聚的形成。县城还具备发展休闲旅游业的三种资源:历史文化、民族风情、田园风光;具有发展休闲养老产业的潜力,随着社会服务设施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大中城市与小城市差距的缩小,县城成为休闲养老目的地的地缘优势日益显现。第四管理优势。县城是我国农村地区历史最为悠久、经济社会最为发达的城镇,是县级管理机构的所在地。县政府在长期管理和建设县城的实践中,积累了管理城乡结合部的经验,积淀了一些有效的管理制度和组织机制,有管理和建设以进城农民为主的“小城市”的条件和优势,有利于探索新兴小城市的管理模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