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权分置改革是资本市场的根本性制度变革
已经过去的2005年,是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积极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和发展的关键一年。股权分置改革的试点启动和全面推进,标志着我国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和实质性成效。
股权分置改革无疑是我国资本市场的一场根本性制度变革。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分置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大家一定还记得,沪市的“老八股”就有5家集体企业的股票一上市就是全流通的,并不存在股权分置问题,而另外3只股票一部分流通,一部分不流通,都是国有企业,当时也并没有什么明文规定。到了1992年5月,《股份有限公司规范意见》及其13个配套文件出台,才明确规定在我国证券市场,公众股、国有股、法人股和外资股四种股权形式并存,并对国有股作出了暂不上市流通的安排。应该说,部分股份暂时不流通的制度安排,对于当时推动国有企业公司化、股份制改造,对于中国证券市场在搁置争议、大胆试验的初创时期的稳定起过一定的作用,它也体现了“中国式的智慧”。然而,历史遗留问题毕竟带有历史的制度性的缺陷。随着“暂不流通”股份的积累,股权分置已严重扭曲了资本市场的定价机制,影响了市场的稳定预期,使市场参与各方缺乏共同的利益基础,妨碍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和国有企业管理体制的深化改革,也制约了资本市场的产品创新和国际化进程。股权分置问题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当然,并不是解决了股权分置问题,我国资本市场的所有问题都解决了,比如上市公司质量、公司治理、盈利水平和盈利模式,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违法违规行为也并非因股权分置改革而迎刃而解。但是,一年来的股改实践充分证明:股改不是万能的。但是不股改是万万不能的。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我国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2004年年初,国务院《若干意见》就明确提出“积极稳妥解决股权分置问题”。2005年4月29日晚,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正式启动了我国资本市场的这场重大制度改革。股权分置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大决策。尽管试点初期,各种议论纷呈,一些人对改革的方向、信心和政策产生过疑惑,甚至个别人士代表特定利益群体有过过激言论,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已经充分表明了党中央、国务院作出这一重大决策的坚定决心和信心。一年来的股改实践充分证明:党中央、国务院作出股权分置改革的决策是十分必要的,是英明果断的。
广东是我国资本市场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全国第一经济大省。对股权分置改革这场制度的重大变革,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同志、省长黄华华同志自始至终都予以高度重视,并多次作出重要批示。省委、省政府以高度的政治敏锐感和娴熟的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强有力的统筹、协调、指导并推动了全省的股权分置改革。在股权分置改革试点的2005年6月初,根据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批示,省发改委、国资委、经贸委、财政厅、金融办、广东证监局、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广东银监局等8个部门,对全省股权分置改革的相关建议连夜进行研究,提出书面意见。6月13日,省政府常务会议专题进行讨论研究并形成决议。决定由广东省地方金融稳定与发展协调领导小组负责全省股权分置改革工作,重大问题报省委、省政府审定。随后,省长、常务副省长和分管副省长又先后三次主持召开股改工作的动员会、专题座谈会,对股改工作亲自动员部署,指挥协调。省委、省政府并没有把股权分置改革仅仅当作上市公司的股权问题来单独看待,一开始就认识到,股权分置改革既是当前的一项重要经济工作,也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始终坚持股权分置改革与积极响应和坚定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相结合;始终坚持股权分置改革与广东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勇当“排头兵”的发展战略相结合;始终坚持股权分置改革与广东抓住机遇,加快实施金融强省战略相结合;始终坚持股权分置改革与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相结合;始终坚持股权分置改革与维护市场和社会稳定相结合。正是因为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宏观统筹决策,广东省股权分置改革得以全面顺利展开;正是因为广东动员早、行动快、措施得力,加上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配合,尤其是广东证监局和省国资委等部门创造性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广东省股权分置改革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截至今年2月20日,全省145家A股上市公司中,已完成股改或通过股改方案的公司达88家(其中广东证监局辖区41家,深圳证监局辖区47家),占全省应股改公司的61%,股改公司市值比例达到77.54%(其中广东证监局辖区68.75%,深圳证监局辖区81.36%)。各项股改进度指标领先于全国各省市自冶区。去年11月10日,在国务院召开的股改领导小组专题会议上,广东省应邀介绍了经验,广东的做法得到了国务院领导的肯定和表扬。
股权分置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和中国证监会的统一部署以及广东省的改革规划和工作方案,要在今年内基本完成股权分置改革,仍是一场攻坚战。股权分置改革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人们在改革实践中已达成共识。因此,当前股改的重心和关键在于,落实改革方案,规范改革秩序,抓住重点难点问题,各个击破,同时研究后股改时期相关配套政策的衔接和落实。地方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配合证券监管部门做好相关工作:对股改方案已获通过但未实施的公司,要督促其履行承诺,加紧实施;对已公告股改方案但方案被否决的公司,要及时组织分析原因,吸取教训,创造条件,修订方案;对属于国务院确定的39家央企控股和135家地方企业控股的重点公司,要专人跟踪,重点辅导,务必按要求完成股改;对股权被质押、查封冻结,或者已经陷入经营危机,或者存在重大法律障碍的公司,要作为疑难杂症,多方会诊,对症下药,研究包括市场退出在内的相应善后措施。
股权分置改革已完成其破冰之旅,并取得实质性成效,而后股权分置时期资本市场的规范和发展,充满机遇,任重道远。
二、后股权分置时期广东资本市场发展的设想
股权分置改革,突破了制约我国资本市场长期发展的制度瓶颈。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全面完成,资本市场的功能将得以全面有效地发挥。2005年广东省GDP和居民储蓄存款双双突破2万亿元大关,从而进一步奠定了全国第一经济大省的坚实基础。我们必须牢牢抓住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变革带来的历史机遇,加快实现经济强省和金融强省的战略目标。
——抓住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的机遇,努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第一,要在全流通运行机制下,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使上市公司真正成为资本市场的主体。第二,要为上市公司的持续经营和规范发展扫除障碍。当前,要按照国务院和中国证监会有关文件的要求,解决大股东及其关联企业对上市公司的侵占,打好“清欠解保”这一攻坚战。第三,已股改的公司要抢占先机,加快发展。国家将陆续推出鼓励支持已股改上市公司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已完成股改的上市公司一定要清醒认识和充分准备,要及时抓住再融资、定向发行、境内境外两地上市等重大机遇,加快自身发展。第四,探讨建立股权激励机制,在全流通的运行机制下,以股票市值为核心建立对上市公司高管人员的动态绩效考核体系,以解决长期以来困扰上市公司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第五,各级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上市公司高管人员都要认真学习和善于运用资本市场手段,实现规范的股权运作和资本运作。在全流通的运行机制下,探讨通过换股收购、吸收合并、要约收购兼并、债务重组、资产置换等资本市场手段,实现上市公司的资源整合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抓住发行制度改革的机遇,积极培育上市资源,扩大直接融资的比例,提高广东省经济的证券化程度。随着股改的基本完成,“新老划断”将重新启动主板市场和中小企业板市场的新股发行业务,对拟上市公司而言,将是一个机遇。随着基础制度的变革,在全流通的预期下,证券发行制度包括发行定价、发行方式都将发生重大变化。因此,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积极培育上市资源,大力推动企业上市;券商作为保荐机构,要适应多样化的发行制度,对不同企业,分类辅导;监管部门要加强对拟上市公司和保荐机构的辅导监管,使其规范操作,少走弯路。
——抓住资本市场产品创新的机遇,借助资本市场手段促进广东省经济发展及和谐社会的建设。大力发展地方债券市场。可考虑发行市政债或企业债的方式,如地铁债券、亚运建设债券、开发区建设债券、城际轻轨建设债券等,为城市基础设施、珠三角城市群基础设施建设开辟新的融资渠道。大力发展资产证券化业务。鼓励支持符合条件的证券公司推出以基础设施、市政建设等为投资目标的资产管理计划,为这些建设项目进行大规模的结构性融资,同时,也让投资者分享广东基础设施、市政建设与GDP同步增长的成果。
——抓住券商综合治理的机遇,支持证券公司化解老风险,建立新机制,做大做强。2005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证监会关于《证券公司综合治理工作方案》,明确了券商综合治理的基本思路、原则、近期和远期目标。根据我个人多年从事金融工作的体会,证券公司的综合治理,也就是“清理整顿加创新发展”。信托业、地方中小金融机构清理整顿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行业整肃务必全部、干净、彻底。中央和地方政府拿出钱弥补客户保证金缺口和按比例收购个人债权,体现了国家解决证券公司问题的决心。花钱的目的无非两个:一是买平安,一是买新机制。从广东省南方证券、汉唐证券、大鹏证券、民安证券、广东证券的风险处置来看,“花钱买平安”的目的已基本实现,在托管经营、关闭清算过程中,确保了市场和社会的平安稳定。但是,花了钱,是否“买”来了新机制,结果还有待时日。清理整顿的“洗牌效应”就是有生有死。置之死地而后生本身就是机遇。借证券公司综合治理的机遇,要彻底化解广东省证券公司的风险,不留尾巴,否则,又将制造新的遗留问题,吃两遍苦,受二茬罪。同时,要大力支持优质证券公司创新业务,创新产品,加快发展,做大做强。
——抓住商品期货、金融衍生品创新机遇,加快发展广东省期货市场。期货产品创新的步伐明显加快,钢材、铅、锌、石油、塑料等大宗商品期货将逐步推出,期货市场对外开放也正式启动。我国期货市场正面临一个难得的历史性发展机遇。广东曾经是我国期货市场的发祥地。国内第一个期货交易所、第一家期货公司、第一个标准合约都诞生在广东。然而,在期货业的清理整顿中,由干没有抓住机遇,这几个第一连同曾经的辉煌都已经化为乌有。各级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一定要认真学习了解期货市场的功能和在经济中的地位、作用,重视、支持期货市场的发展。要充分认识和发挥广东物流大省、能源、金属等大宗商品消耗和进口大省的优势,做好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的对接;大力支持期货交易所在广东省内设立期货交割库;充分利用落实CEPA要求和粤港联席会议制度的平台,发挥地缘和文化优势,支持省内符合条件的期货公司到香港设立分支机构,促进期货公司上台阶、上水平,与国际接轨。
——抓住多层次市场体系建设的机遇,推进创业板市场和柜台交易市场的建设。我们很高兴地看到,随着资本市场基础制度的变革,中国证监会已将完善市场结构、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列入了议事日程。我国目前的资本市场结构是一个倒金字塔结构:1300多家上市公司,形成一定规模,集中在主板市场,几十家中小企业集中在中小企业板(目前还不是创业板市场),退市的上市公司流通股份和小部分历史遗留法人股在代办转让系统交易。没有柜台交易市场。这一市场结构与多样化多层次的投融资需求和实体经济中的企业结构不相适应。在创业板市场的建设方面,深圳已奠定了一定基础,要抓住机遇,积极推进。省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将积极支持证券监管部门按新修订的《证券法》,履行对公开发行非上市证券的监管职责,共同探索柜台交易市场的试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