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美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

美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

时间:2023-07-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美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美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技术是在美国独特的经济环境中经过几十年的实践逐渐发展起来的。80年代初在美国银行界普遍流行的资产负债综合管理技术是美国70年代经济动荡环境的产物。下面将就美国银行界资产负债管理的一些重要风险领域的某些做法做一简介。

美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


美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技术是在美国独特的经济环境中经过几十年的实践逐渐发展起来的。80年代初在美国银行界普遍流行的资产负债综合管理技术是美国70年代经济动荡环境的产物。当时经济滞胀,汇率剧烈波动,利率爬升至历史性的双位数,这些经济事件彻底地改变了美国银行界的外部经济环境一向比较稳定的局面。美国层出不穷的金融创新活动正是开始于这一时期。这一时期的金融创新主要是银行负债工具的创新,它标志着美国银行界经营管理方法的一次革命性变革。外部环境的不稳定性增加了银行经营的风险,因此,80年代以来美国银行界的资产负债管理的头等任务是对各种银行风险的综合管理。美国银行界资产负债管理技术是随着银行外部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即银行风险)的增加、同业竞争的加剧以及80年代以来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而不断发展并日趋复杂化、精确化。尽管美国各银行由于本身的特点及优势不同,各行的电脑软件使用也不尽相同,因此各行的资产负债管理的具体技术也各具特色,但是,就其管理的一般原理及方法却是大致相同的。下面将就美国银行界资产负债管理的一些重要风险领域的某些做法做一简介。

一、流动性风险管理

所谓流动性管理,包括预测流动性需求及满足流动性需求方面的内容。

商业银行流动性需求的变化主要取决于存款的变化和贷款需求的变化。存款的变化,一般来说,是银行难以控制的,银行必须满足客户的提款需求;对贷款来说,虽然银行可以拒绝贷款,但为了巩固与客户的联系,特别是稳住老客户,银行对贷款的需求也一般要予以满足。这样,无论是存款或是贷款都有一定的易变性,银行的选择只是预测这些变化,并设法应付这些变化。

无论是存款还是贷款需求的变动,从形态上划分,可分为随机性变动、季节性变动、周期性变动和趋势性变动四种。随机性变动包括突发性自然灾害、重大经济冲击以及政治事件等,难以作出规律性预测,但可以估计一定的发生概率。季节性变动同农业生产与收获、市场购销、工业生产计划执行等因素有关,可以根据以往的经验做出大致的判断。周期性变动同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库存增减、通货膨胀率升降以及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松紧等因素有关,其起伏指标是明显的,可以运用统计方法和经济计量模型进行预测。但这种预测往往精度并不很高,经济周期的波动幅度和时间长短往往前后不一致。趋势性变动是由人口、劳动力、设备存量与增量、技术等社会经济因素来决定的,具有相对稳定性,因而可以用经济计量法比较准确地预测出来。

把以上几种变动结合起来,就可以大致预测出流动性需求的变动。在流动性需求的具体计算时,还要将随着存款增减而引起的法定准备金升降因素考虑进去。具体可按下列公式测算:

流动性需求=贷款增(+)减(-)-存款增(+)减(-)+法定准备金增(+)减(-)

举例说明,数据如下表:

上表中流动性需求符号为正时,表示对流动资金的需求;符号为负时,表示银行资金的暂时闲置。由于存款增长大于贷款增长,所以预测今后7个月内流动性在总体上每次剩余150,应设法转化为盈利性资产。

对流动性需求做出估计后,下一步就是如何满足这些需求的问题。为了说明这个问题,首先必须区分银行资产负债表各项目中可以自主决定的项目和不能自主决定的项目。在正常情况下,银行家在较大程度上可以自主决定处理的项目有以下这些:国库券、政府机构债券、银行承兑票据、拆借的联邦储备基金、大额可转让存单、借入欧洲美元以及证券问题协议等。

流动性管理的主要内容是用可以自主决定的项目抵消或适应不能自主决定的变化,以满足银行的流动性需求。比如由于银行存款外流,银行流动性受到影响。为了抵补存款的减少,银行可以减少能自主处理的资产,或增加可以自主处理的负债,或者兼用这两种方法。如果用可以自主处理的资产(如出售国库券)来抵补上述存款的外流,那么银行就得缩小业务规模,直到存款增加为止;如果从可以自主处理的负债方面(如拆借联邦基金)补充银行的现金准备,那就用不着收缩业务范围。同样,贷款的增加也可以从这方面着手解决。

银行可自主决定的资产负债项目主要取决于当时金融市场形势,根据各项目调整的难易程度和成本来决定,同时也和银行管理层的管理哲学,即管理层的决策是属于进取型还是属于保守型有关。

二、利率风险管理

把银行的资产负债综合起来,可划分为两大类:固定利率的资产负债和浮动利率的资产负债。一个时间段(通常为一年)内到期或可重新定价的浮动利率资产叫做利率敏感性资产;一段时间(通常为一年)内到期可重新定价的浮动利率负债,叫做利率敏感性负债。敏感性资产减去敏感性负债的差额称为敏感性缺口。

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西方各国的利率频繁波动,银行的利率风险越来越大。在利率频繁波动的情况下,商业银行的敏感性缺口极大地影响到商业银行的收益。当商业银行有正的敏感性缺口,银行的收益随着利率的上升而增加,随着利率的下降而减少;当银行有负的敏感性缺口,银行的收益随着利率的上升而减少,随着利率的下降而增加。这样,根据利率的变动趋势来调整银行的敏感性缺口状况就非常必要,这就是利率敏感性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般来说,利率的变化有周期性。在经济衰退阶段,利率趋于上升;在经济回升阶段,利率趋于下降。在利率上升阶段,银行主管人员应当建立一个正的缺口(GAP)。通过增加敏感性资产,减少敏感性负债来建立一个正的缺口。随着利率的提高,增加了的带息短期资产将按较高的市场利率展期,而只有减少了的负债按较高的市场利率的上升而增加。利息收益对市场利率变化的确切反映程度,取决于由固定利率负债提供资金所购买的浮动利率资产的相对份额。

当国民经济有比较明显的回升迹象,预期利率将要下降时,应当降低敏感性缺口或直接建立负的缺口,即使这时市场利率还没有达到最高峰也是如此。因为按照不对称风险模式理论,利率下降的速度快于利率上升的速度。由于在接近利率最高峰时,因不能降低敏感性缺口带来的损失风险,大于在利率上升时不愿提高敏感性缺口所带来的损失风险。所以,在这个时候应特别小心。当预期利率下降时,要逐步降低敏感性缺口,一旦利率真的降下来,应迅速建立一个负的敏感性缺口。

在利率下降阶段,必须保持负的敏感性缺口,直到有明显迹象表明利率即将上升。同样,敏感性缺口的再度调整必须在利率达到最低点前做出,否则,净利息收益持续下降的风险就大大增加。

上述操作方法有一个假设,即利率变化的周期性比较明显,而且可以较精确地预测。但实际经济生活远比这复杂。特别是中央银行的反周期货币政策,使利率变动更加复杂,难以预测。因此在商业银行的实际操作中,当银行决定调整敏感性缺口时,并不会集中购买和出售资产,而是采取分批购买和分批出售的形式进行,而且一般在购买或出售资产时,往往同时签订一个“再出售”或“回购”协议,以免因利率趋势判断的错误而带来损失。这是一个比较保守的敏感性缺口政策。

中小商业银行为了避免利率风险采取一个更加保守的敏感性缺口政策,这就是“收支相抵”战略,即维持一个比较小甚至为零的敏感性缺口,市场利率变化同时在资产和负债方得到反映,而利差不变。实施这种战略要求合理安排资产负债的期限,使资产和负债基本上在同一时间到期,重新制订利率。否则,无论是资产比负债先到期还是负债比资产先到期,都面临着利差减少的风险。但是,实施这个战略也有一定的难度。

避免利率风险的另一种方法是在金融期货市场上做套期保值。例如,银行现在持有的市政债券3个月后到期。有一笔现金收入(10000美元),资产主管人员计划把这笔收入投资于国库券。但根据银行经济部门的信息,资产管理人员认为市场利率在未来几个月下跌,国库券价格将上涨。为了得到当前的高利率,资产主管人员可以到期货市场上以当前价格购买一份90天利率期货合同。3个月后,假设利率果然下跌,国库券价格上涨,而银行可以按原订价格履行合约购买国库券,那么就避免了利率下跌,国库券价格上涨造成的损失。当然,也可能失掉利率上升,国库券价格下降带来的收益。但这正是银行做套期保值的目的——固定资产收益率。

期货市场的长期保值不仅可以用于固定资产收益率而且可以用来固定负债成本。例如,假设某商业银行已发行100万美元的3个月存单吸收资金用来发放一笔6个月期贷款。为了满足3个月后的资金需要,3个月以后,必须把存单展期。但假如3个月以后市场利率将会上升,银行的筹资成本将增加,银行的净利息收益则会减少。

为了固定资金成本,资产主管人员以972.250美元价格出售一份3个月后到期的存单期货合同,收益率为11.4%。3个月以后,市场利率上升,银行以12%的利率将3个月定期存单展期,使贷款的资金成本增加了2500美元,但是这2500美元额外成本被2500美元的存单期货交易利润抵销了。现设银行的资金成本固定在原来的11%的水平上,则现货、期货市场的情况如下表:

当然,期货市场上的价格波动有别于现货市场上的波动。因此,长期保值并不能完全达到固定资金成本或资产收益的目的。

三、银行经营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的风险是指银行的资产和收入遭受损失的可能性,由于商业银行业务涉及国民经济各个领域,银行经营既受到微观企业家庭活动的影响,又受到宏观经济、政治环境的制约。具体说,银行经营常见的风险有以下几种。

(1)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主要指贷款不能按期收回或变为坏账及存款人挤兑存款的风险,是银行日常业务中随时可能发生的主要风险。

(2)市场风险:即利率风险,是指市场利率变化而使资产收益减少或负债成本增加的风险。市场风险往往在经济波动的转折关头最为明显。

(3)汇率风险:包括外汇买卖风险,交易结算风险等。

(4)购买力风险:这种风险主要发生在贷差较大的银行。另外,通货膨胀可能导致存款减少。

(5)政治风险:指国家政局发生变动或重大政策发生变化所带来的风险。

衡量风险的通常数学概念是随机变量的方差和标准差。方差是随机变量各个可能值与期望值之差的平方与其概率的乘积的代数和,计算公式为:

标准差是方差的平方根

这两个概念表示的均是随机变量的离散程度,数值越大,风险越大。然而,由于不同项目的某一个随机变量的期望值也往往差别很大,仅凭方差或标准差来衡量不同项目的风险程度并不准确。需要进一步用变异系数η来表示每一个单位期望值下的离散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计算上述指标,是一项比较费时费力的工作,且计算结果的可靠性还须经过认真复杂的测试。所以,在银行日常经营管理中,常常是用一些财务指标来衡量银行的总体风险。这些财务指标一般是贷款对存款的比率,资产对资本的比率,负债对流动资产的比率,有问题贷款对全部贷款的比率等。有时甚至仅仅根据经验或理论对银行风险作出趋势性的定性判断。

在对银行风险进行衡量和预测后,下一步就是防范和抵御风险。美国商业银行防范和抵御风险的主要策略有准备策略、规避策略、分散策略、转嫁策略、消缩策略、补偿策略等几种。

1.准备策略

所谓准备策略就是对风险管理设置多层防线的方法。银行经营安全的根本基础是保持足够的自有资本,这是重大风险冲击的最终防范堤。所以,从风险预防角度考虑银行的开业资本必须具备相当规模。当然,银行自有资本在总资产中的比重毕竟很小,单靠自有资本防范风险显然是不足的。

银行抵御风险的主要措施是在资产份额中保持一定的准备金(又称周转金)。现金和在联储的存款是基本的准备金,被叫做第一线准备。有时将存放于同业的活期存款也计入在内。它们既可以随时应付提款的要求,又可以及时满足临时贷款的需求。但这部分准备金常被作为宏观调控对象,法定必须保持某一比例的份额。这一法定准备金一般是不能当作风险防范资金来使用的,因此,常常需要保持某些超额准备金以备不时之需。不过,法定准备金并非一点不能使用,在衡量日期之前,它可以暂时地代替真正的周转金应付一下已出现的资金需求,但必须在衡量日到来时补足法定数额。

当然由于第一线准备都是不生利资产,于是,银行还应将某些流动性较大的盈利资产充当第二、第三线准备,如短期政府债券、短期贷款、可转让的定期贷款等。这些资产的防范作用在于,到时可以出售、转让或按约收回现金,灵活性较大。显然,所有周转准备金只起着防患于未然的作用,一旦风险损失已经铸成,还需要有一种依靠自身能力而又不影响正常运行的准备手段,这就是专项准备金。

常见的专项准备金是贷款坏账准备金和资本损失准备金。前者专门补偿贷款本金的损失;后者补偿因灾害、失窃、贬值等原因的资本损失。

准备金管理是一项需要精细把握、灵活调度的工作。第一线准备金称货币头寸;第二、第三线准备金称周转准备金。对于货币头寸来讲,基本要求是保留在必需的最低限度。对于周转准备金管理来讲,基本要求是资产的形式与期限,应该同可能出现的资金需求的方式与时间相适应。

2.规避策略

对风险采取规避对策,是美国银行最常用的一种策略。主要有四种方式:

一是避重就轻的投资选择原则。即在对诸种可供选择的投资项目进行权衡时,要注重变异系数所显示的风险大小,选择风险小的项目,避免风险过大的投资。采用变异系数可在兼顾二者的前提下优先考虑风险因素。

二是“收硬付软”“借软贷硬”的币种选择原则。即对将要收入或构成债权的项目选用汇价稳定趋升的“硬”货币;对将要支付或构成负债的项目选用汇价明显趋跌的“软”货币。这种选择策略是以对汇率动向预测十分准确可靠为前提的。同时,也以业务进行时银行自己所处的实力地位和谈判条件为转移。

三是扬长避短、趋利避害的债务互换策略。即两个或多个债务人利用各自不同的相对优势,通过金融中介机构互相交换所需支付债务本息的币种或利率种类与水准达到彼此取长补短,各得其所的避开风险的目的。主要的互换有货币互换和利率互换两种。

四是资产结构短期化的策略。即降低资产的平均期限或提高短期资产的比重。短期化资产结构的好处是既有利于增强流动性以应付信用风险,又有利于利用利率敏感性来调整资产负债或利率重新定价来处理市场风险。

3.分散策略

对难以回避的风险采取分散策略,是普遍应用的一种手法。其基本手法是实现资产结构的多样化,即尽可能选择多种多样的、彼此相关系数极小的资产进行搭配,使高风险资产的风险向低风险资产扩散,以降低整个资产组合的风险程度。

多样化首先是指资产状况的多样化,如在资产形态、种类、期限、利率、风险、税收、政府管制诸方面,都力求各有差异。

多样化也是授信对象的多样化,既有企事业单位,也有各级政府和住户;既有大企业,也有中小企业;既有高收入阶层,也有中低等收入阶层,还要兼顾各行各业和各地区。

多样化同时意味着分散化,即不将大部分资金贷给一个企业或投向一种证券,单项资产在总资产中的份额必须限于极小的比例。若有吞资巨大的贷款需求或证券筹资,则尽量邀请其他银行组成银团共同贷款或投资。

分散策略可用一句谚语来生动地表述:“不要把全部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一般来说,实施这种策略须以规模经营为前提,应当是总量大规模和个量小规模的统一,规模经营是多样化的基础,分散经营是多样化的内容。

4.转嫁策略

如果分散之后仍有足够大的风险存在,则采取转嫁策略是必要的。

美国银行外汇买卖中适当的头寸管理就是一种转嫁方式。预计外币升值时做多头,预计外币贬值时做空头,把风险转由交易对手承担。这种做法必须以汇率变动的预期十分可靠为前提,否则会遭受双倍的风险损失。因此,最稳妥的办法是尽量缩小头寸,只持必要的预备性头寸。

发行可转让的贷款证是转嫁贷款风险的一种新方法。这种方法容易诱使银行放松对贷款质量的把握,从而增大整体上的风险,但贷款银行自己却可通过转让,将借款企业还本付息不可靠的风险转移出去。

5.消缩策略

倘若风险转嫁不出去,则尽可能地在本身经营中消除或缩小风险的策略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对此,可借用的交易手段主要有四种:

一是套头交易(Hedging),又叫长期保值或对冲交易。即在发生一笔现货交易的时候,同时在期货市场上做一笔同额相反交易,这样,在汇率变动一旦同预期相反时,前一笔损失后一笔得益,或前一笔得益后一笔损失,总能相互抵消。

二是掉换转移(SEiych)。即在进行某项业务的时候,可分别在期限、证券种类、发行地点或交易对象某一方面,做一笔方向相反的业务,价值金额上可以是对应的,也可以不对应,通过这种逆向式策略来缩小风险。

三是远期交易(Forward)。即当前达成成交合约并按当前利率或汇率指定在以后某个时间结算的方式,无论利率汇率变动产生怎样的风险和收益,交易双方均不承受。当然,其中一方消除了风险,另一方也失去了收益。

四是期权交易(Opyion)。即交易双方按约定的利率或汇率就将来某个时间决定是否买卖某种证券或外汇的选择权达成的交易契约。如期权买方给卖方付一笔保险费(Premium),但在有效期内或约定日可以按商定价格购买该证券或外汇,也可以自动放弃不买,这叫看涨期权。反之,卖方期权叫做看跌期权,也要付一笔保险费。这种交易方式将整笔证券外汇买卖的可能损失缩小为只占其极小比例的保险费的风险。

6.补偿策略

最先考虑的补偿方法是将风险报酬打入价格之中,即在一般的投资报酬率和货币贬值因素之外,再加进风险报酬率因素。这样的喊价若能成交,风险损失即使形成也不用担心了,因为已经预先得到补偿;尽管各种资产的实际损失额要大大高于其风险报酬额,但由于其他资产可能没有实际损失,它们的风险收益可以抵消个别损失。

其次可采取的是一种预备性补偿措施,即订立抵押条款。抵押价值宜略高于被抵押的资产价值。类似的做法叫担保条款,要有足够的现金担保。对于具体的风险损失,如何从抵押品或担保金中补偿,是需要在契约合同中明确规定的。

再有一种愈来愈普遍的补偿方式是保险。银行自己参加保险。对存款、贷款、证券和其他业务实行某种特殊的保险制度,是减少银行风险的有效途径。尽管存款保险只对存款者进行补偿,但间接地可消除对银行挤兑的风险。

最后,利用民法司法手段对造成银行风险损失的法律责任者提出财产清理的诉讼,也可挽回一部分损失。

美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ALM)通常由一个专门的机构来执行。具有较大规模的商业银行,一般设有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Asseyand Liabiliyy Managemeny Commiyyee),简称ALCO,其成员由银行首席执行者或部门负责人组成。该委员会对资产负债的协调是建立在广泛收集和深入分析各种综合性的或专门性的情况报告,只有在全部掌握情况的基础上,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