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收益之中国经济的总体增长
中国的改革开放始于1978年12月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是由中国政府所倡导、执行的政策,包括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两个方面。1978年以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三十余年中,中国在经济、技术、政治、军事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进步,因此改革开放也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巨大的转折点。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中国1978年国民生产总值仅为3650.2亿元,2012年国民生产总值则达到53.4万亿元,是1978年国内生产总值的一百四十余倍,年平均增长率在10%左右(如图3.1所示),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中国经济保持了高速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4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达到63.59万亿元。现今,中国被世界银行评定为中高等收入国家,尽管近年来受到次贷危机、国际金融危机、欧债危机等危机传染影响中国经济在2015年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仍保持6.9%的速度,因此,部分学者将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称为拉动全球经济复苏的“火车头”。
图3.1 中印GDP增长率(单位%)
从经济结构上来看,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1978年第二产业增加值仅为1745.20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更少,仅为872.48亿元;1995年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8679.4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9978.46亿元;而到2012年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35161.99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则为231934.48亿元。1978年中国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8.19%,第二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7.88%,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3.93%;1995年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9.96%,第二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7.18%,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2.86%;2012年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08%,第二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5.27%,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4.65%;产业结构有了较大的变化,不仅第三产业增加值在改革开放的三十余年间大幅增加,而且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尤其是第三产业中的信息服务产业近年来有了较大的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速度较快。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布数据显示,在2014年《专利合作条约》(PCT)框架下,中国公司国际专利申请一共提交了25539件,申请的年增长率为18.7%;美国2014年专利申请数为61492件,占全球数量的28.7%;日本的专利申请数为42459件,占全球数量19.8%。中国位列第三,占全球数量的11.9%,加之中国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与“一带一路”战略,可以推断出中国经济还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二)收益之改革后中国人均经济水平的提升
虽然中国在经济增长的数量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伴随其而来的问题也逐渐增多;随着问题的增多,各界对其重视程度逐渐加深,尤其是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中国2012年人口为13.5亿,其中城镇人口约为7.1亿,乡村人口约为6.4亿,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5。中国不仅人口基数大,还有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0-14岁人口仅占中国总人口的16.46%,15-64岁人口占中国总人口的74.15%,65岁及以上人口占中国总人口的9.39%。1978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为381.23元,1995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为5045.73元,2012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38459.47元,是1978年的100余倍。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达到14350美元,2015年美国人均国民总收入为57540美元,德国人均国民总收入为48410美元,瑞士人均国民总收入为62590美元,卢森堡人均国民总收入则高达70750美元。虽然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人均国民收入有了大幅提高,但是距美欧等发达国家还有较大的差距。
自中国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扶贫事业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有六亿多的人口在三十余年内摆脱了贫困,被世界银行称为“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快速度的大规模减贫”。目前,世界银行将印度归为中低等收入国家,而将中国作为中高等收入国家。按照世界银行的统计,1981年中国贫困人口比例(按每天1.25美元衡量贫困人口占人口的百分比)为97.9%,2010年中国贫困人口比例(按每天1.25美元衡量贫困人口占人口的百分比)为23.2%,2011年中国贫困人口比例(按每天1.25美元衡量贫困人口占人口的百分比)则减少至18.6%。1981年到2011年贫困人口比例下降幅度较大,减少了79.3个百分点,2012年中国农村贫困率为10.2%,由此可以明显地看出:中国贫困人口减少的规模大且速度快。1992年中国劳动力参与率(占 15 岁以上总人口的百分比)为79%,2013年中国劳动力参与率(占 15 岁以上总人口的百分比)为71%;1992年中国的总失业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比例为4.4%,2010年中国的总失业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比例为4.2%,2013年中国的总失业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比例为4.6%,中国的失业水平有所上升。2010年到2013年失业率上升与中国受国际金融危机、欧债危机传染的冲击有关,国际消费市场萎靡,重商主义抬头所伴随的贸易壁垒增多等国际因素,以及国内经济结构转型调整等国内因素都是中国失业率上升的原因。
另外,根据联合国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的基尼系数为0.4206,巴西的基尼系数则为0.5469,俄罗斯的基尼系数为0.4011;而中国国家统计局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的基尼系数为0.490。所以,不论是联合国还是中国国家统计局都认为中国超过了0.4的警戒线,部分学者甚至认为中国目前的基尼系数实际上已超过了0.5。基尼系数超过0.4表明国民财富高度集中于少数人,国民收入严重失衡,在这种情况下容易引起一系列社会问题,进而引发社会动荡。也正因如此,中国社会保障体系改革的迫切性也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增强。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的数据,2013年中国的基尼系数达到0.473,较改革开放初期基尼系数升高许多,1978年中国的基尼系数仅为0.317。从上述数据中可以看出,中国不仅面临着“未富先老”的问题,还面临着不断拉大的贫富差距,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中国严重的发展不平衡问题,城乡发展不平衡、区域发展不平衡、部门发展不平衡等,中国经济数量上快速增长的红利并未得到有效均衡的分配。
(三)收益与成本之中国市场的开放
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中国1978年进行改革开放时,货物与服务进口额仅为63.4亿美元,货物与服务进口占GDP的7.07%,货物与服务出口额为82.4亿美元,货物与服务出口占当年GDP的6.6%,货物与服务贸易额共占GDP的13.7%;2012年中国货物与服务进口额达到11000亿美元,货物与服务进口占GDP的24.5%,货物与服务出口额为13600亿美元,货物与服务出口占当年GDP的27.3%,货物与服务贸易额共占GDP的51.8%。中国对国际市场的贸易依存度大幅提升的同时,国际市场对中国的影响也大大增强,成为国际生产链条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赢得了“世界工厂”之称。
从世界银行的数据来看,1982年中国外国直接投资净流入仅为4.3亿美元,占当年GDP的0.21%;2012年外国直接投资净流入达到2530亿美元,占2012年GDP的3.08%;2012年外国直接投资净流入额是1982年的500余倍。中国在吸收大量FDI的同时也获得了先进的科学技术与管理经验,不仅收获了FDI所带来的技术溢出,还促进了中国企业管理效率水平的提升,加快了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经济发展速度。中国虽然是制造业大国,但许多产业的核心技术并未掌握在中国手中,技术与市场仍然为欧美发达国家所掌控,中国仅获取了微笑曲线底端的少量利润,因而技术是使中国从大国转化为强国的核心。但如何实现技术创新,掌握产品核心技术以获取超额利润则是中国亟待解决的问题。本书认为采取合理有效的创新战略,例如,中小企业应该采取合作模仿创新战略以获取现有的外国高新技术,深化企业合作创新的分工体系,为进一步合作开发新技术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中国经济增长的成本有多大?
从上文的分析中可以明显地看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与人均国民收入有着较大程度的提升,GDP增长率提升速度居于世界前列,2013年与2014年中国进出口贸易额超过美国居世界首位,中国经济对世界的影响增大。然而,伴随而来的不仅是一次次的金融危机传染的冲击,股票、货币等金融市场波动性增强,中国的国家经济安全受到外来冲击的挑战,还有经济数量上高速增长所带来的资源限制、环境污染以及诸多生态问题。
张兵等(2010)通过模型检验了中美股市的联动特征。他们认为在价格溢出和波动溢出等方面,中国股票市场对美国股票市场具有较弱的引导,而在美国的 QDII实施后,中国股票市场的开盘价和收盘价受到美国股票市场的影响,并且美国股票市场对中国股票市场的波动溢出有不断增强的趋势;通过分位数回归显示出美股收盘收益率对上证开盘收益率的影响呈现U型曲线,且在极端条件下美股变动对中国股市的冲击更显著[1]。在农业生产方面,中国农药化肥施用量大,种植作物的土壤受农药化肥污染的情况比较严重,部分地区的水资源也深受农药化肥、工业污染侵害,这些导致了生态环境退化、水源污染、癌症高发等一系列问题。另外,根据美国能源部能源情报署(EIA)在2013年3月发布分析报告的数据显示,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石油和石油产品消费国,仅次于美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