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节是根据第二章对经济增长质量界定、内涵分析等经济增长质量相关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分析,依据第二章构建的经济增长质量指标体系来选择代表相关经济情况的代理变量,并以此查找数据。中国的改革开放始于1978年,印度的经济改革始于1991年,因而本书对经济增长质量指数计算的时间区间选择为1978年到2012年,这一区间的数据不仅可以反映出中国改革开放30余年来经济增长质量的变化,还可以反映出印度在其1991年经济改革前与经济改革后经济增长质量的变化情况。
经济增长质量包含了效率维度、经济增长的公平与稳定维度以及可持续维度,较为全面地反映了中印两国1978年以来经济增长质量的变化程度与趋势。本书以劳动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GDP单位能源使用量等指标作为经济增长效率维度的代理变量;以通货膨胀率、经济增长率的波动系数、全部股票价格指数环比变化率等作为经济增长公平与稳定维度的代理变量;以人均能源消耗量、可替代能源和核能使用(占能源使用总数的比例)、每一美元GDP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等作为经济增长可持续维度的代理变量,详见第二章。参考李俊江、彭越(2016)[4]的论文,本书根据系统性原则与可比性原则,选取使用的数据主要来源于1978年到2012年世界银行的数据,部分世界银行没有的指标数据或缺失较多的数据来源于中经网与国研网、联合国网站、OECD、中国国家统计局等网站。本书所采取的指标皆是以2005年为基年来测算,尽量避免因统计口径不同等原因所造成的结果与实际情况的偏离,较为直观地比较中国与印度两国经济增长的效率、经济增长的公平与稳定、经济增长的可持续以及经济增长质量的总体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