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发达国家都曾经经历过企业发展和转型升级的历史时期,其关键在于找准自身发展阶段、产品特点和企业优势。从转型特点的角度来划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如表5-所示。
表5-3 企业转型升级种类及特点
资料来源:由笔者自行整理。
2014年经济基本面数据显示,总体经济发展已进入中速期。比较而言,网络经济发展较为迅速,为成为下一个经济增长极而蓄势待发。浙江省制造业以中小微民营企业为主,多年来订单拉动下的发展方式已经给产业发展带来了诸多问题,结合新形势下商务发展特点,有以下几类转型途径可供参考选择。
从制造思维向营销思维转变是产业升级前提
中小企业作为产业主体,多年来,订单数量是刺激产能增长的主要推手,产能增大能够有效降低单位产品的固定成本,实现生产规模效应,从而能够与市场中其他企业进行同质产品价格竞争,低成本战略和激烈的产业内竞争由此而来。代工生产方式赢取订单的主要砝码来自逼近红线的利润率、出口退税和相关补贴等,导致市场竞争的无序和经营生态的脆弱,中小企业的独特优势在以量取胜的出口产品面前黯然失色,同时也出现了许多以次充好和假冒伪劣的质量问题。在这种OEM(委托代工)制造业思维的框架下,中小企业总是处于市场弱势。因此,产业转型升级应该从制造业思维转变为营销思维,刺激产业层级多样化,将规模制造的标准化产品市场交给具有比较优势的大型生产企业,将个性化产品市场交给中小企业。
以营销的观点,在一个经济发展较为成熟的区域内,创造市场比发现市场更具盈利潜力。电子商务正是印证了这点,随着B2B、B2C、C2C和移动营销的发展,创造了产品的个性化定制和小规模生产的蓝海市场。中小企业在既定的企业规模下,转变经营思路是转型升级的前提,发展特色化道路是可选途径之一,而提升企业规模则应该视为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自然形成,而不应是一种强求。换言之,产品经济正在被市场孕育,与传统的商品经济将同时存在。小众化消费时代的来临,产品被赋予了更多附加值,例如情感、文化和个性等元素,使得“非规模”的生产也能够获得经济利润。中小企业灵活的经营机制、年轻化的员工团队和与生俱来的市场洞察力都是其优势所在,结合互联网优势,创建市场辨识度较高的企业文化,以产品设计为运营主线,将盈利点放在小众市场。
形成优势互补的产业布局是升级关键
制造业产业中各主体之间应形成优势互补的格局。目前中小民营制造业企业仍以小订单OEM为主,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普遍面临着订单不稳定和同质企业间价格竞争的问题。中小企业的优势在于灵活性和创新性,设计应被提升到战略高度,逐步由OEM过渡到ODM(设计加工)经营方式。企业在加大设计环节投入的同时,也应该考虑如何提高设计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市场进入壁垒问题,即通过知识产权保障企业产品优势,减缓竞争者复制的速度。同时,申请自有品牌也需要在这一阶段得到落实,企业通过设计等个性化元素来建立一个市场辨识度较高的品牌,是体现产品质量、保障产品附加值的有效途径。例如,浙江省某保温杯制造企业申请保温技术专利,为日本客商提供高质量产品的同时,有效制约竞争者,同时企业还以自有品牌进行产品销售,从而提升企业产品利润率和国内市场占有率。当设计部门逐步发展成为企业主要利润来源时,企业家则可以思考如何将企业经营由ODM转向OBM的问题。企业在这一阶段中可能会发展为单纯的设计中心或是品牌中心,将制造环节外包给其他OEM厂商。抑或者,由于良好的互补性和鲜明的特色,中小企业可能会被同行业的大企业兼并,中小企业可以分享到大企业的资源和平台,大企业则可以进行兼并式转型升级,达到双赢的状态。
综上,产业集聚是浙江经济的特色之一,集群企业产生了等量大型企业的产品量,提供了市场竞争环境下物美价廉的商品,却留下了比等量大型企业更少的利润额。为了满足订单而做大了的中小企业,是企业发展的常态,也是制造业思维下“薄利多销”式的经营理念,特别容易受到市场的冲击。政府在宏观调控的过程中,首先应该将不同企业规划和战略区别对待,例如选择性地培育中大型企业作为示范型制造业,其重点在于规模和市场占有率;同时也需要选择性地培育中小企业,其重点在于特色化、个性化和精细化制造,帮助其开拓小众市场。其次,需要加大对中小企业业主培训力度。近年来,对中小企业业主的培训投入逐年加大,例如浙江省商务厅、浙江省财政厅对中小企业提升国际化经营能力划拨扶持资金等扶持政策,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最后,政府需要为企业对接提供服务平台。例如,杭州中小微企业的3大集中领域是文化创意、信息软件和电子商务,它们代表了新型产业发展方向。其外围市和地区应该形成圈层结构,通过服务平台,方便中小企业自主与杭州对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