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温州乐清低压电器产业集群

温州乐清低压电器产业集群

时间:2023-07-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产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电气已逐渐成为乐清市的支柱产业。电器产业已经成为乐清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成为乐清特色产业的优势。截至目前,该市电气行业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拥有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46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47家。

随着产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电气已逐渐成为乐清市的支柱产业。在电器领域,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乐清实现了从加工到国际化制造,从无牌到中国名牌,从家庭作坊到企业集团的跨越,成为我国低压电器的主要生产出口基地之一。电器产业已经成为乐清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成为乐清特色产业的优势。乐清电器行业拥有15个中国驰名商标、12个中国品牌产品、14个全国免检产品,是全国知名品牌最多的县级市之一,全市“国”字号产业基地已发展到11个。现在,该市已经成为全国生产规模最大、市场占有率最高、产品种类最齐全的工业电器生产基地,成为著名的“中国电器之都”。近几年来,乐清相继被有关部门授予“国家火炬计划智能电器产业基地”“中国电器之都”“中国断路器产业基地”“中国防爆产业基地”“中国钻头生产基地”“中国电子元器件生产基地”和“中国精密模具生产基地”等荣誉称号,形成了以电力电气、电子、机械、仪表、船舶、五金工具等为主导行业的工业体系。在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提升了行业经济。

乐清工业电气产业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低压电器产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从前店后厂的家庭作坊到股份制公司再到集团化发展,产业结构和产品品质不断优化,已由单一的低压电器元件生产发展到以低压电器为主,集输电、变电、配电、工业控制电器于一体的工业电气产业集群。集群内企业生产、销售的电气产品多达200多个系列、6000多个种类、25000多种型号规格,从业人员多达20余万人,集群主要分布在104国道线乐清段两侧,以柳市镇为中心,北白象、翁垟街道、乐成街道、盐盆街道为边侧的一带条形空间,形成了庞大而比较完整的产业链,产生了正泰、德力西、天正、人民等一大批电气行业龙头企业集团。现就乐清工业电气发展现状进行总结,并试图从中寻找产业升级的途径。

(一)产业规模迅速壮大。2012年,乐清规模以上工业电气行业实现产值624.17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58.81%,其核心产品低压电器多年来一直占全国市场份额的60%以上,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电器之都”。

(二)组织体系相对完善。目前全市共有电气及相关配套生产企业60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68家。2012年全国工业电气100强公司中,乐清企业占10家,占全部内资企业16.4%。大多数企业扎根乐清本地发展,社会化分工和专业化协作机制不断优化,以龙头骨干企业关键产品和装配生产、市场营销和技术研发为主导,中小企业聚焦零部件加工生产的区域产业链垂直分工协作体系日益成熟,基本形成了由一群高度关联的生产企业群体、供应商群体、销售商群体和其他相关产业以及行业协会构成的工业电气产业集群。

(三)品牌质量不断提升。乐清工业电气行业目前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5枚。产业标准基本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接轨,标准总体水平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拥有的生产许可证、强制性产品认证(CCC认证)、美国保险商实验所(UL)、欧盟认证等国内外证书在全国电气产业基地中最多。拥有100多家产品试验中心,1个省级高低压电器产品质量检验中心,国家工业电器质检中心也在建设中。

(四)创新能力有所增强。近年来,乐清工业电气企业不断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对100家工业电气企业调查问卷数据显示,2012年26.1%的企业加大了企业在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方面的投入,55.2%的企业投入与去年持平。截至目前,该市电气行业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拥有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46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47家。

乐清市工业电气产业集群经过多年发展,成长为一个典型的原发性产业集群。

乐清市工业电气产业集群虽然发展比较成熟,但集群结构演进比较缓慢,高度化不足,基本上还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低加工度、低附加值的传统工业电气制造业,集群以简单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知识、智力密集型企业比重过低。具体表现为:

(一)产品主要集中于竞争激烈的产品制造领域。电气产业链主要包括上游的原材料供应,中游的电气设备制造,以及下游的电力系统企业及各类终端电力用户。其中,中游电气设备制造企业分为电站设备制造企业、输配电设备制造企业和工业自动化设备制造企业。目前来看,上游原材料供应环节主要被资源型企业占据,中游发电设备和高压、特高压领域基本由外资企业和大型国有企业主导;下游电力生产及电网建设基本处于自然垄断环境。乐清工业电气产品主要集中于中游以中低压为主的输配电领域,行业竞争较为激烈。

(二)低端徘徊导致横向同质竞争过于激烈。虽然乐清工业电气产品已从低压延伸至中高压领域,但是创新能力偏弱。目前大部分企业仍以中低压为主,低压领域主要产品仍以第一代、第二代和改良后的第二代为主(约占低压电气总量的70%),这些产品生产技术成熟,装备投入要求不高,导致行业进入门槛比较低。集群内大部分企业仍然习惯于被动模仿或者依赖外部技术力量解决自身的技术需求。产业“低、小、散”现象严重,目前仍然存在一大批管理落后的小加工企业,产业主体产品同质化,低价竞争现象比较突出,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生产经营和产品质量的提升。2012年,柳市镇片区经工商登记的低压电器生产厂家有5700多家(包括零部件生产企业、销售店铺),有企业集团72家,持证生产企业(3C证书)达1000多家,有3C证书13000多张,生产企业众多。但是,2012年中国电气工业100强企业地区分布中,江苏省拥有100强企业21家,浙江省只有16家;前100强企业榜单中,乐清进入榜单的企业只有正泰电器、德力西电气及正泰电气3家进入前50名,其中正泰电器进入前10强,其他企业在榜单中排名均比较靠后。这从一个侧面表明,该市工业电气企业虽然数量众多,但是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力并不强,大企业还不够大。“乐清创造”产品较少,重规模轻创新的现象仍较为普遍。2012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电气产业新产品产值达140.9亿元,占总产值12.1%,新产品产值不高,产品基本以老产品为主,且大部分产品结构趋同、功能相似,不同的只是包装与标牌标识,产品严重同质化,导致恶性低价竞争严重。低端、同质致使产品利润率低。2012年,全国电气工业100强公司的平均利润率9.63%;其中,利润最高的施耐德电气低压(天津)有限公司的利润率达45.55%;利润率前10强排行榜中没有乐清企业,乐清上榜企业中只有正泰电器和德力西电气利润排名略高于平均利润率,其他企业利润率均低于平均水平。说明乐清电气企业与全国100强相比,利润率偏低。

(三)企业之间纵向合作的协同性仍然偏低。在技术研发方面,乐清工业电气技术研发主要集中在龙头骨干企业,但是龙头企业技术研发比较孤立,没有形成本地化优势,与配套企业之间缺乏技术、信息、知识等方面的共享和协同管理,难以实现产品设计、技术研发等方面的同步升级,龙头企业的研发资源对配套企业带动作用不强。在产品销售方面,由于龙头企业数量较少,规模巨大,处于市场交易塔尖的位置;配套企业数量众多,规模较小,处于塔身、塔基位置,在销售方面严重依赖龙头公司的销售网络;双方在交易市场中的不对等位置直接影响了交易结果的公平性。随着买方市场的凸现,龙头企业千方百计降低配套产品的成本,以增加产品性价比,提高企业竞争力。龙头企业通常的做法有直接降低产品价格、延长货款付款期限、实行招投标增加供应方等。配套企业因为依附于龙头企业,自身的市场议价能力较弱,只能被动接受或者加强自主销售,但这样容易弱化龙头企业和配套企业的协作性。

(四)城市综合服务配套能力亟需整合提升。一是土地资源紧缺。这是乐清工业电气产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该市标准厂房建设较滞后,工业用地基本靠政府供给。2012年,该市全年新增建设用地指标1855亩,其中道路交通、市政建设等占用了697亩,工业用地仅占697.8亩,远不能满足企业用地需求。因土地供给不足,工业用地价格不断攀高,企业生产成本增加,制约了装备更新和工艺改善,甚至导致部分优秀企业外流,将全部或者主要产能迁出乐清,影响了工业电气产业的发展后劲。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生产用地十分困难。这些企业生产场地小、自有资金少,小微企业园也只能满足一小部分企业的生产用地需求。二是物流业发展遭遇瓶颈限制。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有物流企业200家左右,年货物周转量达到了3800万吨,形成了公路运输为主的基本覆盖全国各地的物流网络,大部分货物运输是以点对点方式运输,是浙南地区重要的物流中心。但该市物流企业发展场地受限制,没有大型的物流园区,企业难以做大做强,缺乏领军企业,物流企业发展受限制,大部分仍是传统物流(货物运输为主),离现代智能物流要求有很大距离;政府对物流业发展的前瞻性研究不够,缺乏科学规划,在土地安排、产业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等环节很少考虑物流业发展;而且在人才、规制、纠纷调解机制、行业自律等方面存在着不少问题。三是部门服务不到位。工商、税务、劳动等部门对企业以管理为主,缺少主动服务;多的是照章办事,少的是将心比心的换位思考。四是资金环境恶化。宽松、灵活的银行融资环境和发达的民间金融,曾是乐清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但是,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对资金的要求越来越高,该市企业融资渠道单一,以间接融资为主,融资成本高的弊端逐步显现出来。部分企业因为资质不足,缺乏有效抵押物,开展企业银行互保,担保链不断延伸,错综复杂,为企业发展埋下极大的隐患。五是人居环境差。乐清的城市化水平明显滞后于工业化,图书馆、公园、广场等配套设施缺乏,经济发达地区环境问题突出,空气污染严重、水质差,教育水平参差不齐,住房保障建设步伐缓慢,致使企业人才“引不进、留不住”,影响了企业发展。

(五)销售网络有待健全。乐清工业电气产业之所以在国内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与其富有特色的营销体系有着很大的关系。其层级分明、高密度布点的营销网络奠定了乐清工业电气产业在国内的龙头地位,支撑着乐清工业电器在全国骄人的销售业绩。据统计,乐清电气行业拥有20多万人的营销队伍,从最初的走街窜巷到区域代理再到建立销售公司,这支队伍在很多年里不但成功推销了乐清的电气产品,也在一定程度上拦截了其他地区企业向低压电器低端产品市场的渗透。但随着这支队伍的进一步壮大,伴随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销售渠道过于单一。电气行业的销售队伍基本是以亲戚带亲戚、朋友带朋友、老乡带老乡的方式发展起来,彼此之间很熟悉,而且对乐清本地众多电气生产企业也非常了解,因此经销商的议价能力非常强。当企业因为成本上涨等因素计划提价以确保产品利润时,经常被众多经销商联合抵制,企业不得不以减少利润或降低生产成本的方式来维持产品价格。这也是乐清电气行业多年来难以升级的一个外在原因。此外,各经销商之间发展不平衡,彼此实力差距很大,鱼龙混杂,甚至在一些欠发达地区经销商以次充好,扰乱市场,整个电气行业销售系统还有待整合。销售模式陈旧。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销售早已影响了各行各业,但电气行业还停留在传统市场销售模式阶段,网络销售模式未形成气候。目前,淘宝网、天猫、阿里巴巴等知名电子商务平台上电气行业网购占有一定市场,总体上以开关、电线等家庭用电气产品为主,销售规模小、品种单一。与其他行业相比,网络销售量占比过小,电气行业网购市场还是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的。

综上所述,尽管乐清工业电气产业集群在国内具有一定的市场影响力和号召力,但总体上仍处于产业链的低端环节。

(一)集群内企业竞争推动产业升级。行业创新能力弱导致产品同质化现象突出,大量高度同质化的产品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产品价格战,以及由此引发的偷工减料,产品假冒伪劣,进而影响到整个行业形象。有远见的企业为跳出低价竞争怪圈,选择产品升级,增加产品科技含量,提高产品性能,避开传统产品市场竞争,走产品差异化路线。越来越多的产品升级推动着产业集群升级。

(二)跨国公司进入带动产业升级。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际电气巨头陆续进入集群,最初主要是在集群里设立贸易机构,然后建立销售代理机构。近几年,巨头们开始和集群中的中心企业建立合资企业,实现本土化生产。2006年,施耐德和德力西合资建立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合作引入了施耐德的生产组织方式、人员管理方式、销售方式等,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对于本土的其他企业来说,新进者立足,市场份额被分摊,生产资源被抢夺。合资带来的“鲶鱼效应”显现,打破了本地长期形成的电气产业格局。集群内其他企业为战胜强大的竞争对手,积极开展产业集群升级,从而带动整个产业的升级。

(三)外部发展环境压力倒逼产业升级。尽管中国的劳动力仍然是供大于求,还处于“劳动力红利期”,但劳动力供给减少趋势已是事实。同时,劳动者就业理念已发生很大转变,在就业选择时除工资外,开始关注其他问题,尤其是80后、90后新生代,更加重视安全、关怀和权利的维护,工资待遇、劳动环境、闲暇时间和业主的人性化程度,成为80后、90后劳动者就业时的重要考虑因素。这些无疑会增加劳动力密集型企业的用工成本,靠廉价劳动力支撑起的价格优势大大减弱。问卷调查数据显示,接受调查企业中的85.4%认为:与2011年年底相比,乐清电气行业人工成本明显增加。此外,工业电气主要原材料价格长期趋涨,能源使用成本提高,企业用地与厂房租金提高。各种因素综合,使企业综合生产成本提高。问卷调查数据显示,51%的企业认为2012年企业综合生产成本较2011年有所提高。近年来,该市电气行业主要产品平均价格基本维持不变。严峻的外部发展环境催逼着企业要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附加值,追求产业升级。

乐清工业电器产业转型升级方向

(一)加强新产品研发,追求产品升级。推进电气产业内的高级化、与电气相关产品的高级化,引导企业向产业链的两端延伸。大力推进电气行业新产品研发和战略性产业化项目,重点聚焦于高压、特高压、智能电器和新能源等领域,激发主导产业发展潜力,产品结构要进一步从简单低压领域加快向成套设备、智能电气等领域升级发展,从电器普通元件向核心元件、发电设备等延伸,从以中低压领域为主加快向高压、特高压、智能电器和新能源领域拓展。此外,大力推进低压电气、电线电缆、仪器仪表等传统产业领域高新化,利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二)拓展新兴产业,引导产业链升级。工业电气行业经过多年的充分市场竞争,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管理经验,这些经验为企业产业链升级提供了基础条件,很多有抱负的企业纷纷自觉或不自觉地开展产业链升级,从电气行业向新能源、绿色能源等行业升级。拓展高压超高压、智能电气、工业自动化领域,把握技术和产业发展新趋势,培育壮大物联网、新能源装备等具有广阔市场前景、在成熟后发展速度明显高于其他产业、利于技术和产业跨界融合、产业链条长、行业带动性强、能有效促进相关产业提升和产业规模扩张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引导工业电气设备制造、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等领域企业积极开发智能装备,推进产品升级,培育物联网延伸产业。

(三)优化集群结构,提升产业链内企业合作效率。产业集群的生命力主要表现在群内企业的协同组织生产能力。要培育集群内企业协同能力,塑造新型竞争合作关系,提升产业链内企业纵向协作能力。首先要引导和扶持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企业,成为支撑和带动行业发展的骨干和中坚力量,形成真正具备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大型企业集团;此外,鼓励中小企业组建零部件专业化生产,成为行业的“隐形冠军”,提高与龙头企业的议价能力,从而优化集群内部结构,形成大中小企业兼备的金字塔状分工协作体系。鼓励龙头企业为其协作企业提供企业管理、技术辅导、财务支援等方面的业务指导和帮助,政府部门对合格协作企业在生产用地、融资等方面给予优惠,带动一批配套企业的快速成长,逐步提升集群内部产业链分工企业的协同性,增进集群的凝聚力。

(四)升级销售网络。品牌升级,由产品销售向品牌塑造升级;销售渠道升级,构建高效有序的分销体系;销售方式升级,由传统的实体销售向网络销售升级;服务升级,由传统产品销售向售后服务延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