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创新发展离不开工匠精神

创新发展离不开工匠精神

时间:2023-07-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很多人认为,创新这个词仿佛与匠人精神没有多大联系,甚至于,工匠精神还与创新精神有点儿抵触,作为一个匠人,专注专心于自己手头上繁复、单调的工作,这和创新似乎有着不小的距离。其实不然,创新就寓于这烦琐单调的工作之中,重复是创新的土壤,工匠精神的核心就是创新。创新是“工匠精神”的精髓,没有创新,“工匠”的技能只能故步自封,迟

很多人认为,创新这个词仿佛与匠人精神没有多大联系,甚至于,工匠精神还与创新精神有点儿抵触,作为一个匠人,专注专心于自己手头上繁复、单调的工作,这和创新似乎有着不小的距离。其实不然,创新就寓于这烦琐单调的工作之中,重复是创新的土壤,工匠精神的核心就是创新。

“工匠精神”指向的是凡事追求极致,在这过程中,本身就需要以最开放的姿态吸收最前沿的技术,创造最新的成果。而创新是一门技术活,也是一门风险活,如果没有“工匠精神”,不追求极致,又怎么可能会有创新成果?

所以,“工匠精神”与创新创造并不矛盾。小到对每一个工作环节高质高效的创造,大到一个新的产品、一种新的技术开发,都是工匠精神。

刘涛是3M公司的一个技术工人,有一天,他到一家汽车车身制造厂去送货,看见一名工人在为车身喷涂双色漆。

当时为爱车刷上双色调油漆面是一种十分时髦的做法,但是操作起来却非常困难。

为了不让第二种颜色覆盖整辆汽车,工人们不得不用胶将一张纸贴到车身上,可这样做效果并不好,有些粘胶剂强度不够,有些则无法在油漆活完后拿下来,而且那些被纸贴过的地方,总会在油漆干了以后,留下难看的凸起。

刘涛看见那个油漆工人一会儿往车身上漆抹胶水,一会儿再往上贴廉价的包装纸,累得满头大汗,而且两种颜色的油漆总是混在一起。

这个问题并没有逃过刘涛的眼睛,他像发现了新大陆一般兴奋,他想怎么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一个制作遮蔽胶带的念头立刻展现在了他的脑海中。

于是他制作了一个5厘米宽、一面涂上沾胶剂的皱纸卷,试下来效果非常好。

后来,3M公司一推出刘涛发明的这种遮蔽胶带,立即得到众多汽车制造商的青睐。目前,这种胶带仍普遍应用于喷漆作业中,而它的发明者刘涛也因此获得了丰厚的奖赏。

不管你从事的是哪一个行业,幸运之神都偏爱会思考、有创新精神的人。思考能使人不断进步,创新能使你的事业再上一个巅峰,与众不同的创新个性能使你成为众人的灵魂。只要你不断培养思考和创新的习惯,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开始培养,那么你的远大目标的实现会自然而然地水到渠成。

李彬是海尔集团西宁冷柜的产品经理。2005年10月,他得知中国移动公司西宁分公司要在2005年年底推出一个活动:存1万元手机费,送5000元话费!

移动公司的这一活动引起了李彬的浓厚兴趣:他决定要拿下这笔订单!

你看得也许有点糊涂,西宁移动公司推出话费优惠活动,跟冰柜有什么关系?

李彬却把这件事情跟自己的工作联系了起来。

李彬了解到:西宁的经济不算发达,当时,手机对当地人来说,是身份与地位的象征。

掌握了这些关于西宁经济特点的信息还远远不够,李彬又去了解移动用户的信息:一些经济富裕的移动用户自己一年的电话费也花不到一万元,再送5000元也花不出去,就白白浪费了,所以他们这样的人对移动公司的这个活动并不感兴趣。

了解到这些信息后,李彬马上设计出了自己的方案:

如果移动公司赠送的话费可以买海尔冰柜,那对于移动公司来说,活动的吸引力、可行性会更大,参与活动的移动用户会更多;而对于移动用户来说,赠送的话费不仅不会浪费掉,而且有了“意外收获”!

方案提出后,马上得到了移动公司的认可。就这样,这笔相当于西宁冷柜平均月销量两倍的大订单被拿下了!

李彬是一个具有创新头脑的人,他把两件毫不相关的事情联系在了一起,从其他行业的市场之中发现了自己的市场,从而不但提升了业绩,还使原来两个公司共有的难题变成了一个“双赢”的结果。

有思考才会有创新,有创新才会有出路,有出路才会成功。世上每一次伟大的成功,都是先从创新开始的。创新就像一位哲人所的那样:“你只要离开人们常走的大道,潜入森林,你就可能会发现前所未有的东西。”

创新不是某些专业人士的专利,它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它不因为你的学历低就鄙视你,不因你的社会经验少而不垂青你。正如杰克·韦尔奇所说的:“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创新的人,关键是看我们有没有创新的勇气和能力,能否掌握创新的思维方法和运用创新的基本技巧。”你只要在工作中时常注意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式去考虑和操作,在完善专业技能的同时你也在创新了。

福特汽车公司是美国创立最早、最大的汽车公司之一。1956年,该公司推出了一款新车。尽管这款汽车式样、功能都很好,价格也不高,但奇怪的是,竟然销路平平,和公司预期的情况完全相反。

公司的管理人员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但绞尽脑汁也找不到让产品畅销的方法。这时,在福特汽车公司里,有一位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却对这个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叫艾柯卡。

当时艾柯卡是福特汽车公司的一位见习工程师,本来与汽车的销售工作并没有直接关系。但是,公司老总因为这款新车滞销而着急的神情,却深深地印在他的脑海里。

他开始不停地琢磨:我能不能想办法让这款汽车畅销起来呢?终于有一天,他灵光一闪,于是径直来到总经理办公室,向总经理提出了一个自己想出的方法,他提出:“我们应该在报上登广告,内容为花56元买一辆56型福特汽车。”

这个创意的具体做法是:谁想买一辆1956年生产的福特汽车,只需先付20%的货款,余下部分可按每月付56美元的办法直到全部付清。

他的建议最终被采纳,“花56元买一辆56型福特汽车”的广告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

“花56元买一辆56型福特汽车”,不但打消了很多人对车价的顾虑,还给人留下了“每个月才花56元就可以买辆车,实在是太划算了”的印象。

奇迹就因为这样一句简单的广告词而产生了:短短的3个月,该款汽车在费城地区的销售量,从原来的末位一跃成为冠军。

而这位年轻的工程师也很快受到了公司赏识,总部将他调到华盛顿,并委任他为地区经理。后来,艾柯卡不断地根据公司的发展趋势,推出了一系列富有创意的办法,最终脱颖而出,坐上了福特公司总裁的宝座。

不论是企业还是员工,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保持长久的生命力。美国著名管理大师杰弗里说:“创新是做大公司的唯一之路。”没有创新,企业管理者肯定会毫无作战能力,也根本不会有继续做大的可能。同样的道理,创新是一个员工的立身之本。创新突破常规,能创造机遇,能找到新招。

创新是“工匠精神”的精髓,没有创新,“工匠”的技能只能故步自封,迟早会被时代淘汰。企业要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创新。人是企业的根本,如果人不创新,企业谈何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智慧源泉,员工有责任要求自己在工作中融入创新元素,从而更为出色地完成任务。企业都喜欢具有创造力的、善于创新的员工,因为只有这样的员工才能创造骄人的结果,才能为企业创造更高的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