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本书相关概念界定

本书相关概念界定

时间:2023-07-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本书在工商资本投资农业相关概念界定上,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展开:一是资本的概念界定,二是工商资本的概念界定,三是农业资金供给主体结构概念解析。关于工商资本投资农业范围的界定,本书将在5.4节工商资本投资农业指导目录生成及其实现中加以介绍。

本书在工商资本投资农业相关概念界定上,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展开:一是资本的概念界定,二是工商资本的概念界定,三是农业资金供给主体结构概念解析。关于工商资本投资农业范围的界定,本书将在5.4节工商资本投资农业指导目录生成及其实现中加以介绍。下面,我们重点从资本和工商资本两大核心概念进行界定。

1.2.1 资本

在中国最早出现资本概念的地方是元曲《萧德祥杀狗劝夫》:“从亡化了双亲,便思营运寻资本,怎得分文?”清平山堂话本《错认尸》:“这在乔俊看来,有三五贯资本,专一在长安崇德收丝,往东京卖了。”[4]显而易见,这最古老的文献中的资本概念仍主要是指“本钱”。从国外来看,资本这个概念来源于拉丁文。在15—16世纪间,资本最早出现在西方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当时意大利商业资本繁荣,促进了资本的产生和发展。据当时的史料,“资本”是一种钱财,可以产生增值,这是国外最古老的资本形态。下面,我们对马克思的资本定义、西方经济学说史中有关资本的定义、资本内涵与外延的拓展进行相关阐述,最后得出本书资本的概念界定。

1.马克思的资本定义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全面准确地定义了资本。马克思说:“资本作为自行增殖的价值,不仅包含着阶级关系,包含着建立在劳动作为雇佣劳动而存在的基础上的一定的社会性质。它是一种运动,是一个经过各个不同阶段的循环过程,这个过程本身又包含循环过程的三种不同形式。因此,它只能理解为运动,而不能理解为静止物。”[5]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资本的含义:

(1)货币是资本的载体和最初形式。

货币本身并非资本,只有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下,货币带来剩余价值时,它才变成了资本。马克思认为:“它不断地变换货币形式和商品形式,改变着自己的量,作为剩余价值同作为原价值的自身分出来,自行增殖着。既然它生出剩余价值的运动是它自身的运动,它的增殖也就是自行增殖。”[6]接着,马克思又指出:“因此,价值成了处于过程中的价值,成了处于过程中的货币,从而也就成了资本。”[7]在对资本的货币形式分析中,马克思认为,资本只有表现为货币时,才具备了一个独立的、同一的形式。马克思指出:“首先需要一个独立的形式,把自身的同一性确定下来。它只有在货币上才具有这种形式。因此,货币是每个价值增殖过程的起点和终点。”[8]可见,货币是资本采取的最初形式,是资本的载体。它是资本增值过程的起点和终点,贯穿于整个产业资本循环中。

(2)资本具有自行增值的价值特征。

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从产业资本循环“生产资本—商品资本—货币资本”来看,这三个阶段具有“空间并存,时间继起”的基本特征。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产业资本循环进行了如下表述:“这个过程的完整形式是G-W-G'。其中的G'=G+ΔG㊣,即等于原预付资本额加上一个增殖额。我把这个增殖额或超过原价值的余额叫作剩余价值。可见原预付价值不仅在流通中保存下来,而且在流通中改变了自己的价值量,加上了一个剩余价值,或者说增殖了。正是这种运动使价值转化为资本。”[9]马克思曾经形象地把资本比喻成吸血鬼。他指出:“资本是死劳动,它像吸血鬼一样,只有吮吸活劳动才有生命,吮吸的活劳动越多,它的生命就越旺盛。”[10]资本只有通过与活劳动结合,才能创造剩余价值。马克思认为:“当资本家把货币转化为商品,使商品充当新产品的物质形成要素或劳动过程的因素时,当他把活的劳动力同这些商品的死的对象性合并在一起时,他就把价值,把过去的、对象化的、死的劳动变为资本,变为自己增殖的价值。”[11]可见,自行增值是资本的价值特征,这种特征需要资本与活劳动的有机结合,才能顺利实现。

(3)资本具有无限度运动的特征。

马克思在对各部门平均利润问题的分析上,详细论述了不同部门间由于资本有机构成的不同,导致利润率的差别进而出现了资本流动性的问题。马克思在论述资本的运动性时说道:“作为这一运动的有意识的承担者,货币所有者变成了资本家。他这个人,或不如说他的钱袋,是货币的出发点和复归点。”[12]他接着分析道:“这种流通的客观内容——价值增殖——是他的主观目的;只有在越来越多地占有抽象财富成为他的活动的唯一动机时,他才作为资本家或作为人格化的、有意志和意识的资本执行职能。因此,绝不能把使用价值看作资本家的直接目的。他的目的也不是取得一次利润,而是谋取利润的无休止的运动。”[13]在分析了资本家以获取无休止利润为主要目的后,马克思认为:“这种绝对的致富欲,这种价值追逐狂,是资本家和货币贮藏者所共有的,不过货币贮藏者是发狂的资本家,资本家是理智的货币贮藏者。货币贮藏者竭力把货币从流通中拯救出来,以谋求价值的无休止的增殖,而精明的资本家不断地把货币重新投入流通,却达到了这一目的。”[14]可见,“无休止的增殖”是资本在流通领域的具体表现。资本具有无限度增殖的人格化特征,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最终目标的。

(4)资本的深层本质是一种社会生产关系。

马克思认为,资本不是单纯的一种物。现实中存在的诸如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等不能天生成为资本。只有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下,才可能成为资本。马克思指出:“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作为直接生产者的财产,不是资本。它们只有在同时还充当剥削和统治工人手段的条件下,才成为资本。”[15]在对生产资本进行研究时,他认为也只有在一定条件下资本才可能转化为生产资本。他认为:“生产资料本身,只有在劳动力作为生产资本的人的存在形式,能够和生产资料相合并时,才成为生产资本的物的形式和生产资本。”[16]马克思认为,资本只有在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下才成为资本。他指出:“资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会的、属于一定历史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它体现在一个物上,并赋予这个物以特有的社会性质。”[17]马克思曾形象地描述到:“黑人就是黑人。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他才成为奴隶。纺纱机是纺棉花的机器。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它才成为资本。脱离了这种关系,它也就不是资本了。”[18]可见,从本质上看,资本是一种社会生产关系。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资本能够被资本家利用,通过榨取工人剩余劳动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

2.西方经济学说史中有代表性的资本定义

在西方经济学说史中有关资本的定义,我们主要从发展的四个阶段来简要梳理。第一阶段是前古典经济学阶段,主要包含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重商主义。第二阶段是古典经济学阶段。这个阶段大体处于18世纪下半期到19世纪中期,属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学说阶段,包括了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萨伊、约翰·穆勒等代表性人物。第三个阶段是新古典经济学阶段。该阶段主要从19世纪70年代初的边际革命到20世纪20年代末凯恩斯主义的出现。第四个阶段是当代经济学阶段,是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出现开始的。[19]下面,我们将从西方经济学说史的不同发展阶段,简要梳理每个阶段中有代表性的资本的定义。

在前古典经济学时代,重商主义主要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正在形成的市场经济制度所作的最初理论考察。它的逻辑体系可以大体概括为,以贵金属来积累财富,国家通过对外贸易顺差来实现发展。重商主义商业资本观认为:利润是通过交换获得的,只有把资本投入到流通领域才会不断增殖。

在古典经济学时代,有关资本的定义比较丰富。威廉·配第认为:“所有物品都是由两个自然单位——土地和劳动——来评价,换句话说,我们应该说一艘船或一件上衣值若干面积的土地和若干数量的劳动。理由是,船只和上衣都是土地和投在土地上的人类劳动所创造的。”[20]可见,配第只是将劳动和土地看作生产要素,资本只不过是劳动的辅助手段而已。重农学派非常重视农业资本的价值。他们认为,只有投入在农业上的资本才是真正的资本,必须吸引更多的资本投入到农业领域中。亚当·斯密在此问题上,具有和配第基本一致的观点。他认为:“一切资本,虽都用以维持生产性劳动,但等量资本所推动的生产性劳动量,随用途的不同而极不相同,从而对一国土地和劳动的年产物所增加的价值,亦极不相同。”[21]可见,斯密也是坚持土地和劳动是生产要素的观点,认为资本是人类社会分工之后的产物。李嘉图在劳动价值学说中分析了资本条件下的价值决定。这里的资本,其实是生产工具的含义。他的劳动价值学说中的“劳动”不仅指“直接投在商品上的劳动,而且还有投在协助这种劳动的器具、工具和工厂建筑上的劳动”[22]。这表明,决定商品价值的,不仅有直接活劳动而且有资本的因素。在资本积累论中,李嘉图指出:利润是资本积累的源泉和动机,应减少地租、赋税等非生产性消费,以增加积累扩大生产。萨伊坚信资本是抽象的价值物。他说:“生产资本的价值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一是各种技艺所使用的工具,二是劳动者在执行他的部门的生产任务时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三是劳动者所使用的原料。”[23]他接着说:“尽管各种资本不断消耗,不断分解,但只要以这种活劳动形式把资本的价值保存起来,资本本身便不消灭,便不消耗。”[24]约翰·穆勒认为:“资本是拔出来运用于再生产的财货。无论什么东西,只要用于满足生产性劳动所必需的以上各种先决条件,就是资本。”[25]在资本生产性方面,他认为:“资本与非资本之间的区别并不在于商品的种类,而是取决于资本家的意向,看他将其用于何种目的,任何一种财产,不论多么不适合于劳动者使用,但只要这种财产获得自这种财产的价值用于生产性再投资,它就是资本的一部分。”[26]可见,穆勒对于资本生产属性认识在不断深化。

在新古典经济学时代,比较有代表性的资本定义是马歇尔提出的。他把资本当作一种物质财货。马歇尔认为:“来代表一切人们要得到的东西,即满足人类欲望的东西。人们要得到的东西或者说财货,有物质的财货,或个人的和非物质的财货。物质的财货包括有用的有形东西,以及保有或使用这些东西,或从它们获得利益,或将来再获得它们的一切权利。”[27]

在当代经济学阶段,凯恩斯认为,只有劳动才是唯一的生产要素。他指出:“资本在其寿命中,会产生一个收益,超过其原来成本;而不是说资本是生产的。”[28]他接着分析说:“我们最好把劳力看作唯一的生产要素,在一特定的生产技术、天然资源、资本设备以及有效需求等环境之下工作。”[29]萨缪尔森认为,资本是生产要素,明确了资本是生产性的,资本的使用可以大大促进生产率的提高。他区别了土地、劳动和资本三个生产要素。其中,土地和劳动是由外部因素决定的基本生产要素,而资本是一种生产出来的生产要素。他认为:“资本是一种不同形式的生产要素。资本(或资本品)是一种生产出来的生产要素,一种本身就是经济的产出的耐用投入品。”[30]他还提出了资本品的特殊性,即“资本品的性质是它既是投入也是产出”[31]。从资本对生产率的影响来看,他认为:“资本品使人的劳动能力成为更加有效率的生产要素,并且引起了生产率的增长高出前些年的好几倍。”[32]

3.资本内涵与外延的扩展

在经济学的发展中,资本的内涵与外延不断得到扩展,先后遵循了“从物质资本到技术资本”,再从“技术资本到人力资本”,最后从“人力资本到社会资本”的逻辑主线。

(1)从物质资本到技术资本。在古典经济学派中,亚当·斯密主要研究一国国民财富增长问题,李嘉图侧重国民财富的分配研究。新古典经济学抛弃了古典经济学中分工和专业化相关理论,开始专注于规模经济研究。按照哈罗德-多马模型,经济增长必须要有人口增长同步,但是这一时期西方工业化国家收入连年增长的同时,人口却增长缓慢甚至负增长。该模型无法解释现实问题。到了20世纪50年代,索洛(Solow,1957)开始将技术进步引入生产函数进行研究,认为技术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在索洛经济增长模型中,将投入要素扩展到土地、劳动、技术、资本四个方面。[33]因而,资本也由物质资本首次扩展到技术资本。不过这种技术资本还是以依附物质资本为前提,故此时的技术资本仍然是广义物质资本的含义。

(2)从技术资本到人力资本。在技术进步相似的前提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收入差距将不断缩小。不过现实却是收入差距的不断拉大。索洛经济增长模型无法解释这个现实问题。舒尔茨(Schultz,1960)提出了人力资本投资的相关问题,认为接受过培训与教育的劳动力决定了生产要素的利用率,并正式将人力资本引入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框架。[34]20世纪80年代,罗默(Romer,1986)提出了人力资本在长期经济增长中的源泉和机制,突破了传统的劳动、资本等投入要素收益递减的假设。[35]至此,资本的概念再一次得到拓展,产生了由技术资本到人力资本的跨越。

(3)从人力资本到社会资本。诺思(North,1973)认为,一个有效率的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尤其是要在这个组织内提供有效率的制度,而制度因素中,财产关系的价值最为明显。[36]他认为,正规的、成文的制度和规范,对于一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布尔迪厄(Bourdieu,1980)在《社会科学研究》一文中首次正式使用社会资本的概念,并指出这些资源、关系、网络多少是制度化的。[37]科尔曼(Coleman,1988)认为,社会资本是各具形式的不同实体,由社会结构内部的各要素组成,为结构内部的人提供便利。[38]在这里,制度已经包含有资本的内涵,资本的概念得到第三次拓展,从人力资本拓展到社会资本,它可以脱离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而存在。

4.本书中资本的概念界定

无论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还是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趋利性都是资本的本质特征。本书的资本概念界定主要包含两个层面:一是资本以货币资本形式为主。虽然资本有多种表现形式,但货币资本是最容易转化为其他产业资本的形式。在产业资本循环中,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形式均是在货币资本实现后才能顺利实现。二是资本具有趋利性。这主要是从资本和资金的概念进行区分。资本区别于资金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资本的流动性。按照马克思“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说法,在社会各部门之间,只要存在盈利前景,资本就会自发地流向该部门,从而实现资本在社会各部门间的转移和分配。

1.2.2 工商资本

1.资本与资金的比较分析

资本具有自行增值的价值特征,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的流动性和趋利性是其本质特征,这也是资本与资金的最大区别。资本具有典型的流动性,要素趋利性极强,具有贪婪和激情的基本特征。因此,需要一整套理性约束机制加以保障,才能合理控制其趋利性,尽可能发挥资本的生产要素功能,积极引导其为“三农”服务。

2.工商资本相似概念比较分析

在“资本投资农业”相关的文献和资料中,资本有多种不同的表述形式,如社会资本、社会资金、大资本、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外商资本等等。目前使用的概念不一,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比如,“社会资本投资农业”,主要也是以工商企业为主的投资。民间资本富庶的江浙一带,也用民间资本投资农业来表示,其实质也是民营企业投资农业。目前,还有所谓“新三资”的提法,即境外资本、工商资本、民间资本组合成的社会资本。吴群、冯青松(2004)认为农业投资的重要部分为三资,即“外商资本、民间资本、工商资本”[39]。因此本书尝试着对当前争议较多的相关概念进行梳理和比较,以期实现工商资本的明确界定。

(1)社会资本概念辨析。

社会资本是在不同学科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一个概念,最早是由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布尔迪厄(Bourdieu,1980)在社会学领域首次正式提出。随着社会科学的发展,社会资本的概念也逐渐发展到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不同学科。马克思认为,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他把社会资本定义为资本的社会属性以及扩大的、总和的个人资本。马克思意义上的社会资本产权比较明晰。从经济学角度来看,社会资本是指非政府财政资金的统称。这是从农业资金来源视角进行的分类,也可以理解为社会资金。

蒋华东(2006)对社会资本进行了界定。通过对我国农业投入不足的再认识,他指出:“除了国家总量投入不足,基本情况是农户无法投,地方政府无力投,社会资本不敢投。社会资本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它既包括生产业主的资金,也包括金融、保险、技术服务、营销服务等中介组织的资本和人力资源、劳动手段等生产要素。社会资本不敢投,但却具备了投入的力量。”[40]可见,他是将社会资本概括为了一个集成的生产要素概念,不仅包括资金,还包括服务、人力、劳动等。

(2)民间资本概念辨析。

马九杰、朱勇(2004)指出:“民间资本、工商资本和外商资本(简称‘三资’)进入农业,是农业开发融资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所谓‘三资’开发农业主要是指个人或企业等非农户投资主体,对农业及涉农产业进行直接投资,并以企业形式运作。民间资本流入农业就是自然人通过非家庭经营方式直接投资于农业,这与小规模的农户家庭农业生产投资是不同的。工商资本流入农业是指企业法人直接投资于当地农业企业及涉农企业。”[41]可见他是将工商资本和其他两个资本形式等同来看待的,即这三种资本形式都是通过企业化形式运作,开发投资主体均是企业或个人私企业主。

刘平青(2004)通过对民间资本的分析后指出:“从理论上讲,国家(包括国有企业)、农户、民营企业及外商企业的资金都可能成为农业企业化的资金来源。可以推测,如果大量民营企业直接或者间接投资农业,我国农业发展将可能出现新的转机。”[42]民间资本具有产权硬约束,考虑投资回报,且组织化程度高。“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市场监管加强,资本的趋利性将表现在农产品品牌竞争、农业技术创新以及农业企业管理创新等方面。由民间资本投资形成的农业法人主体,通过把农产品从生产到加工再到营销的各个环节紧密联系起来,拉长了产业链条,提高了农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43]他主要从对民间资本法人主体资格角度来考虑,民间资本具有产权约束效力,可以通过直接或者间接的方式投资农业。

(3)大资本的概念辨析。

李晶晶、李建英、刘亚坤(2013)指出:“大资本包含了外资、工商资本和民间资本等方面。工商资本进入农业领域,是农业产业化发展新的趋势。资本像一个纽带,聚集着人才、管理、技术、资金等现代生产要素。”[44]在该文中,大资本囊括了外资、工商资本和民间资本等方面,同时资本具有生产要素功能,能够带动其他生产要素产生集成和整合效应。

通过对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大资本等的分析,一般而言,社会资本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概念,在社会学中应用较广,本意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信用、人际关系网、制度等。在社会资本作为社会资金概念的时候,社会资本可以理解成非政府财政资金。这就包括了多个维度,如民间资本、工商资本等。社会资本不仅可以包括货币资金形式,还可能包括非资金形式的资源。大资本的概念亦如此。社会资本除了包括工商资本以外,还包括国家有权调控的资本、个人或企事业单位的闲散资本等。它与社会再生产有密切的联系,被用于社会的生产、分配、流通、交换和消费等环节。

3.工商资本的概念界定及其特点分析[45]

在工商资本的概念界定上,存在外延和内涵两种概念界定。从外延上来看,工商资本不仅包含了工商企业的资金,还包括其技术、生产方式、营销渠道等财物和资源,以及多种形式的无形资产等。在既定的农业资金条件下,农业生产经营者可以根据技术条件和各种资金要素的相对价格,以成本最小或利润最大化为目标,选择最优的生产要素和产品组合进行生产;从内涵角度看,工商资本是企业的资金范畴,由于其趋利性和流动性,因此用工商资本进行概念表达。

(1)工商资本是以货币资本为载体的生产资本。

广义的农业资金实际上已经涉及农业管理的全过程,而目前制约农业发展最关键的资金问题是狭义的农业资金投入问题。马克思认为:“资本价值是按照它的价值总量全部作为货币资本,或者作为生产资本,或者作为商品资本出现的。”在整个产业资本循环中,需要经历从“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个“空间并存、时间继起”的阶段。在本书中,工商资本是以货币资本为载体的生产资本,而不包含其他形式的财物或者资源。马克思认为:“货币资本作为最先进、最发达的生产要素,成为发动整个社会再生产的第一推动力和持续推动力,成为推动社会形式发展的条件和发展一切生产力即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的主动轮。”[46]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资金的高流动性,很容易让其转化为其他相关形式,比如转化为产业资本循环中的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等。工商资本投资农业后,将以生产资本的形式融入农业和农村发展,融合到整个农村产业体系的有机体中。

(2)工商资本“投资”的含义:资本逐利性与农业公益性相结合。

工商资本的基本特征表现如下:一是流动性:在农村市场化不断推进的历史进程中,与其他市场竞争主体一样,工商资本也面临着平等竞争。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农村市场化的进程中,工商资本投资农业作为一种市场行为,体现了资本要素的流动性。二是收益性:工商资本的逐利性要求合理的利润空间以及明朗的盈利前景。现代农业的高收益、高投资回报率成为工商资本逐利的价值洼地。三是公益性:从“投资”的角度来看,资本具有极强的趋利性,工商资本投资农业以获利为目的。因此,应辩证地看待工商资本的投资行为。最后,应强化工商资本支持农业的功能,让工商资本的逐利性与农业的公益性紧密联结。同时,在强化其农业支持功能的基础上,保证其合理的利润空间。

(3)城市工商业为主要投资主体。

在工商业的界定上,首先要区分乡镇企业与城市工商企业。乡镇企业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特殊时代的产物,在一定时期发挥了其作用和价值。不过随着我国加入WTO,乡镇企业自身竞争力不足的缺点越来越放大,导致其很难参与市场竞争。因此,乡镇企业也逐渐销声匿迹了。当前,虽然在广东、浙江等地还存在着具备一定实力的乡镇企业,但已经不再是主角。在本书工商资本投资农业上,将参与主体主要界定为城市工商资本。2013年一号文件明确指出:“鼓励和引导城市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种养业。”尤其是诸如联想集团等大型工商企业,这种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强,资金、技术实力雄厚,能够带来规模化、产业化运营,引导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从近两年中央决策层的政策制定和公开口径来看,国家对于大型工商企业支持农业还是抱有很大希望的。根据中央政策精神,本书将更侧重于大型工商业投身于农业产业化进程的研究。这类工商企业资本堪称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带动力极强的龙头企业,它们实力雄厚,技术实力突出,营销渠道和品牌构建影响力强,还可以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运作,堪称业界典范。

(4)工商资本投资农业的进入方式:直接进入与间接进入。

在工商资本投资农业的进入方式上,我们可以从覆盖农业产业链的环节来分析。在整个农业产业链链条中,工商资本可以投入单一环节、多个环节或全产业链,因此可以总结为单一环节进入、多环节进入以及全面进入等不同类型;从工商资本投资农业的具体环节来看,可以分为生产环节进入、流通环节进入、加工环节进入、储运环节进入等多种方式。本书更侧重工商资本在农业产业链的生产环节相关分析。

从工商资本投资农业的进入方式上来看,主要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两种主要类型。工商资本直接投资农业的方式分为两种:一是要素契约视角下进入农业的路径。工商资本直接取得农地承包权,投资于规模化种植或养殖业,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成为完整的农业产业链条。二是通过工商业资本对在农业生产环节从事生产活动的、已经破产或退出的农业上市公司进行收购和兼并,从而直接组建农业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上经营农业生产项目。工商资本间接投资农业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企业+农户”订单农业模式。企业和农户间以商品契约形式进行联结。工商资本不直接进入生产环节,而是以资金、技术等为纽带联结农户。二是中介组织下的“企业+合作社(大户)+农户”的模式。在间接进入方式下,工商资本不直接参与农地经营,而是与中介组织签订协议,进行农产品收购。本书将尝试着分析工商资本投资农业可能的进入方式,并对企业和农户间的利益联结模式进行思考。

1.2.3 农业资金供给主体结构

农业资金投入,一直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这一问题也在不断凸显。我国农业现代化,不能照抄他国的办法,要走出一条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合乎中国情况的道路。陈锡文(2009)也指出:“如果单纯从GDP、财政收入角度考量,投资农业的确没有太大意义,但是从国家的长治久安考虑,农业的确需要大量的投入。”[47]

从历史来看,农业资金投入存在先天不足的问题。长期以来,由于我国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实行由国家一整套自上而下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进行强制性分配,将有限的农业剩余转移到工业领域,造成了工农业价值转换和流转关系的失衡,削弱了农业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能力。从现实看,仅有的农业资金也存在着严重的非农化倾向。根据马克思平均利润理论,各行业间利润率存在着差异,资本总是从利润率低的部门流向利润率高的部门。利润在不同行业间存在着重新分配和转移。农业的比较收益低下,生产周期长,风险大,投资回报率低。同时,受农村土地流转滞后,农业产业化进程发展缓慢,城市产业自身的优势与发展空间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农业资金非农化的倾向也越来越明显。考察农业投资主体结构的嬗变轨迹,有助于把握一国农业投资主体结构的演进历程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下各种农业投资主体的产生和发展。下面,本书将对农业资金供给主体结构的演变历程做简要分析。

1.农业资金的特点

从一般意义上说,资金具有流动性、易转换性、多功能性、收益性等基本特征。农业资金除了具备上述特征之外,还具有以下特殊性:一是农业资金的收益率低。相比非农产业部门,农业领域的规模报酬率低,农业资金面临着“高风险、低收益、周期长、回报低”的基本特征。二是农业资金的外部性。如果单纯从GDP角度看,农业资金投入的意义不大。不过从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等角度看,农业资金的投入具有外部性。它对于我国粮食安全和国计民生都会产生巨大影响。三是农业资金的政策性。从西方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角度看,农业作为产业部门中的弱质部门,单纯依靠自身的发展难以有所突破。因此政府的政策支持和保护体系构建非常有必要,比如农业补贴、优惠政策、公共服务等。

2.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业资金供给结构的历史变迁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投资主体结构经历了不同阶段的演变和调整。王国敏、马慧吉(2004)通过客观描述农业投资主体结构的嬗变轨迹,科学地把握了我国各时期、各类型农业投资主体结构全貌。该文主要分析了三个不同发展阶段的农业投资主体的类别:“一是1949—1953年:“国家+农户”二元投资结构。这一时期,形成了以“国家投资为主,农户投资为辅”的二元投资主体结构格局。二是1953—1978年:“国家+集体经济组织”的二元投资主体结构。农村中形成了高度集中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农村集体经营取代了农户的个体经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代替了农户,成为农业的直接生产者和经营者。三是1978年后:“国家+农户+其他主体”的多元投资主体结构。[48]1978年年底,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实施,农民经营的主体资格得到进一步确认。据统计:“农民生产性投资占农业生产总投资的比重,由改革初期的34.5%上升到80年代末期的90%,90年代以来稳定在72%~80%之间,表明农户已经逐渐成为农业生产投资的主体。”[49]与此同时,政府和集体经济组织在农业投资主体结构中的职能和作用大大弱化。

从20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末,农业投资主体结构开始出现多元化态势。有关资料表明,1980年我国农业投资比例构成情况如下:“政府占总投资的比例为29%,集体经济组织为50%,企业为7%,农户为13%,外资为0%;1997年,政府投资为15%,集体经济组织为29%,企业为8%,农户投资比例为44%,外资为3%。”[50]据有关研究:“2000年中国全社会农业总投入是1.2万亿元人民币,其中:农业信贷投入占40%,农民自筹投入占37%,各级政府投入占17%,其他投入(包括上市公司、外资等)仅占6%。这说明,当时工商企业、资本市场、外商投入农业的资金非常少。”[51]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到90年代以后,我国对农业投资形成了以农户为大头,政府、农村集体组织为中头,企业和外资为有益补充的多元参与的农业投资结构新格局。1993年11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政府与市场之间关系的处理,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使得我国农村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各种农业投资主体不断参与到农业发展中来。农业投资主体结构日趋呈现多元化、多层次的特点。

进入21世纪,中央在政策导向上,以国家财政投入为主导,以“跳出农业解决农业”的战略思维,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投资新农村建设和农业发展。从国内来看,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出现了资本投资农业的萌芽,但由于政策限制、利润前景不明等而未能立足。20世纪90年代,理论界和决策层对引入大型工商资本投资农业进行战略性构想,聚焦在论证工商资本投资农业的可行性研究阶段。2001年中央18号文件明确提出:“农村土地流转中为防止企业到农村圈地,不提倡企业到农村大规模包地。”可见根据当时的国情和实际,中央政策并不鼓励企业到农村承包土地。2004年9月,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同志明确提出“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为我国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指明了方向。从2004年到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0年聚焦“三农”,搭建起了农业支持保护的政策体系。最近四年,在保持财政支农稳中有升的前提下,加大了对社会力量投入“三农”的支持和引导。2013年一号文件,更是将社会力量直接定位在“城市工商资本”上,力求践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运行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新农村建设”“城市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种养业”等。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商业资本和工业资本将加大向农业渗透的力度,从而扩大农业投融资渠道,有利于大幅度增加农业投入。现阶段,对于适合工商资本投资的领域,国家是鼓励和有条件支持的态度,这对资本雄厚的工商企业而言无疑是一项政策红利。

通过对我国农业投资主体结构的嬗变分析,呈现出以下两个主要特点:一是农业投资主体结构多元化。由“国家+农户”二元投资结构转变为多元并存的农业投资格局。二是由强制性制度变迁向诱致性制度变迁转变。随着农业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格局显现,政府和集体经济组织在农业投资领域的地位不断弱化,农户、企业以及其他主体的投资格局不断显现。尤其是工商资本的技术实力和资金实力,更是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青睐。郑洪涛、李锐、张蕙杰(2000)曾经尝试性地对“21世纪初我国农业资金供给形势做出分析和预测”[52]。陈澍、韩俊(2003)指出:“目前中国农村投资的渠道有农民个人的投资、政府财政渠道的投入、来自金融渠道的投入、农业利用外资和利用证券市场的直接融资等。”[53]笔者认为,目前,我国按照供给主体来划分,在农业资金供给结构上主要分为农户、国家财政、银行信贷资金、企业资金、集体组织或合作组织、外资及其他[54]等几个方面。

综上,各农业资金供给主体虽来源不同,但各主体间相互联系,有机耦合,形成了系统的农业投入体系。因此,应以财政投资为主,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同时,积极构建良好的农村投资外部环境,最大限度吸引其他各主体比如农户、企业、外资、集体组织等的投资。社会资金应在国家财政资金的“经济引擎”的引导下,合理分工,明确职责,形成各主体之间相辅相成,有机整合,以国家财政资金为主导,多元主体参与、分工协作的农业投资新格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