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雄飞
马克思的方法论思想,高扬的是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它是彻底唯物的,也是彻底实证主义的,因而是科学的。如果要给马克思理论冠上什么主义的话,首要的就是“科学实证主义”;就其社会历史观来说,也可以称为唯物的历史的实践人本主义。它摈除了一切抽象的思辨,包括神学的、哲学的和基于形式逻辑的抽象唯物主义的形而上学的思辨。它把自然和以往一切人类的成果,都看成先在性的,它们是人类生存和实践的前提、基础;它把人看成科学家和实践者。先在性存在虽然是前提,但并不对人的认识和思维起决定作用,它们是人们认识和实践的对象和可资利用的材料。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引起的自然人化的需要或者说存在系统(人是主体,先在性存在是客体)的内在矛盾运动决定着人类的认识和实践的动力和水平。它把一切外在于人的存在都当作特定的、历史的、有机的客观对象。它所做的,就是把科学地加以改造了的辩证法运用于人们对特定的、历史的客观对象的科学认识进程,运用于实证的研究中。它要求一切认识活动必须像自然科学的研究一样,从有机体的观点出发,区分各种认识的相对本质部分和相对处于现象的部分。一方面通过从具体到抽象的研究,把握特定的客观对象的内在规定,不断向本质深处进军;另一方面,相对的本质性原理一旦掌握,又必须把研究行程返过来,探索具体化的知识,使本质和现象获得整体性、系统性的说明,从而不断拓展相关的知识体系。当然,任何认识、知识,最终都必须转化为物质的实践力量。
马克思真正超越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他的思想可以称为“唯物的”,却不能称为“唯物主义”;可以称为“历史的”,决不能称为“历史主义”。因为他要求摈除任何外在的“必然性”对人类意志的强制。当然,个人总是具有被动适应的一面,但作为人类整体,相对于外在的物的存在,其意志必须是自由的,必须能够不断加以伸张。传统唯物主义及其历史观突出了外在事物的必然性对人的认识的“决定”作用。如上所述,在马克思那里,“物”和“历史”虽然具有独立自存的内在机理,它们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人的认识和实践的前提。但马克思突出的却是人的主体性作用。依照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即唯物的历史的人本主义思想,人们的一切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都是以人自身为目的和归宿。因而人的主体能动性对社会存在及其发展才是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离开了具有主体能动性的人,人类的“历史”不可能依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展开,社会的存在与动物世界也就不会有实质区别。应该说,“唯物的”“历史的”这些术语的用法,比顺带加上“主义”两字更为准确地反映着马克思的思想实质。因为马克思是超越了传统唯物主义的,也超越了“唯物化”的黑格尔主义。
说到马克思的基本方法,传统教科书一般都认定是“唯物主义辩证法”(唯物辩证法应该是“唯物主义辩证法”的一种简称)。从我们对马克思理论的总体认识来看,把马克思的基本方法称为“唯物主义辩证法”是不确切的。因为这一提法具有唯物主义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相统一的特点,这与马克思彻底超越了传统唯物主义和黑格尔主义的实际思想状况是不吻合的。单纯地从方法论意义上把马克思的方法称为“唯物辩证法”则是具有一定程度的合理性。它与马克思的思想方法相符合,只是没有达到“科学实证主义方法”的高度,在辩证法的一般原理之外,侧重于外在历史逻辑。“科学实证主义方法”则是对特定客观对象的科学认识进程的内在逻辑与历史的外在逻辑的统一,并且以科学认识进程的内在逻辑为主线。
这里还需要对“科学实证主义方法”与“科学抽象法”的关系做些说明。以往人们往往把马克思的“科学实证主义方法”称为“科学抽象法”。一些不了解马克思研究方法的人,则把这种“科学抽象法”与哲学的抽象思辨联系起来,认为马克思经济学是从特定立场出发阐发经济思想的思辨性理论,且将它与实证研究对立起来,认为缺乏实证性是马克思经济学的基本缺陷。即便是一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人员,对马克思经济学的科学的实证态度以及方法论思想的丰富内容,也认识得不很到位,甚至把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理解为工具性的抽象思维模式。并且,突出“抽象法”也容易与形式逻辑的抽象思维相互混淆,从而有可能把《资本论》看成是一些基本概念的抽象运动。并且,“科学的抽象”法这种提法本身,也还是存在值得商榷的地方。列宁指出:“当思维从具体的东西上升到抽象的东西时,它不是离开……真理,而是接近真理。物质的抽象,自然规律的抽象,价值的抽象等等,一句话,那一切科学的(正确的、郑重的、不是荒唐的)抽象,都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着自然。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的途径”。[133]列宁的这些思想一定程度上具有传统唯物主义的色彩。也没有把“抽象”看成需要用“实在”形式来表现的具体一般。不过,他引入了辩证法,要求人们防止把一般概念、观念看成独立的存在物。这是一种进步,但他仍然基于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来把握辩证法。这种对逻辑与历史关系的认识,无论是在恩格斯那里,还是在列宁那里,似乎都是黑格尔命题的简单唯物化,与马克思的方法论思想存在一定距离。从列宁对《资本论》逻辑的认识来看,他对《资本论》内在逻辑的把握似乎比恩格斯更接近马克思,同时也表现出,他比起恩格斯来,黑格尔主义色彩还要浓一些。[134]
这里说到“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无疑还涉及大量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这方面我们在文献综述中已经涉及一些,例如阿尔都塞的方法论。此外,更多的是从哲学层面涉及方法论思想,限于主题,这里不多加评论。但是,由于德拉·沃尔佩、科来蒂的“新实证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打了“新实证主义”的旗号,这里需要有一个简单的说明,尽管它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现在意大利的一种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这种思潮把辩证法同唯物主义对立起来,认为辩证法只能是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而马克思等唯物主义者则一定是排斥辩证法的。在否定辩证法的基础上,他们又把马克思理论解释成为运用归纳法来证实马克思的规范理论的一种经验科学。这就完全退回到形式逻辑的思维方式认识马克思的方法论思想,从我们的眼光看,这是完全不合理,它与“科学实证主义方法”具有根本区别。
【注释】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51.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50~51.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51.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1卷.人民出版社,1998:414.
[5]马克思.费尔巴哈.人民出版社,1988:77.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卷.人民出版社.1960:261~262.
[7]马克思.费尔巴哈.人民出版社,1988:77.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9:84.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6卷Ⅲ.人民出版社,1974:139.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9:125.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卷.人民出版社,2002:15.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卷.人民出版社,2002:207.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9:23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下册.人民出版社,1980:171\182.
[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6卷Ⅱ.人民出版社,1973:182\183.
[15]马克思.资本论:1卷.人民出版社,1975:12.
[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9:21.
[17]马克思.资本论:1卷.人民出版社,1975:92.
[1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9:42.
[1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卷.人民出版社,2002:40.
[2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卷.人民出版社,2002:43.
[2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9:445.
[22]马克思.资本论:1卷.人民出版社,1975:98.
[2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9:445.
[2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9卷.人民出版社,1963:248.
[2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卷.人民出版社,2002:15.
[2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卷.人民出版社,2002:111.
[2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卷.人民出版社,2002:111.
[2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下册.人民出版社,1980:382.
[29]马克思.费尔巴哈.人民出版社,1988:17.
[3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9:97.
[3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9:299.
[3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7卷.人民出版社,2004:8.
[3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卷.人民出版社,1958:141.
[3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卷.人民出版社,1958:145.
[35]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164.
[3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卷.人民出版社,2002:14.
[3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卷.人民出版社,1960:261~262.
[38]马克思.费尔巴哈.人民出版社,1988:77.
[3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9:235.
[4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8卷.人民出版社,1985:39.
[4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7卷.人民出版社,1979:572.
[4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7卷.人民出版社,1979:570.
[43]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人民出版社,1976:282.
[4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9:23.
[4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9:200.
[4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50卷.人民出版社,1985:53.
[4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7卷.北人民出版社,1979:631.
[48]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人民出版社,1976:283.
[49]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53.
[50]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105.
[5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105.
[5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116.
[5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57.
[5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104.
[55]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108.
[56]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107.
[57]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107/90.
[58]马克思.费尔巴哈.人民出版社,1988:15.
[59]马克思.费尔巴哈.人民出版社,1988:16.
[60]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92.
[6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74.
[6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123.
[6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124.
[6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93.这里的“共产主义”应该是指生产资料公有这一狭义的含义。
[65]马克思.费尔巴哈.人民出版社,1988:31.
[66]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129.
[6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人民出版社,1979:104.
[68]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做是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1974年版第9页)。这是五阶段理论的主要依据。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应当根据经验来揭示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同生产的联系”(《费尔巴哈》,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4~15页),从这一思想出发,他依据所有制关系,结合德国既有的历史发展水平,阐述了“部落所有制”、“古代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三种所有制形态。他同时指出,第一种所有制的“家庭”中隐蔽地存在着奴隶制,这种奴隶制会“随着人口和需求的增长,随着同外界往来(表现为战争或交易)的扩大而逐渐发展起来”,并且,这种奴隶制在第二种所有制形式中会继续保存着。(同上12页)从这些论述看,马克思把所有制看成广义生产方式(社会形态意义上的生产方式)的核心,尽管限于“德意志意识形态”这一主题和德国发展的现状,马克思没有进一步论述其他两种所有制形式,他把社会发展划分为五阶段的思想则已经非常明显。这里完全没有把“奴隶制”作为一个普遍的社会发展阶段,从主要生产资料的所有制情况看,“作为会说话的财产的奴隶”所有制也只能是所有制关系的一种补充成分,或者看成生产资料的利用方式。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又把“亚细亚所有制”、“古代所有制”、“日尔曼所有制”归并到“公社制”中,把它们看作“原始所有制”的“各种形式”,而“公社制”又可分为两种类型,即部落所有制形式和公社所有与家庭所有相结合的形式。在谈到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解体时,马克思把封建时代的手工业者和“公社”社员归并到一起,同时又把奴隶和农奴合并到一起。可见,作为生产资料利用形式的狭义生产关系不同于所有制形式。从马克思的思想发展脉络看,其后他很可能把“公社制”分成了两种形式,“亚细亚的”代表氏族所有制或部落所有制,“古代的”代表公社所有与家庭所有相结合的形式,加上“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资本主义所有制和后资本主义所有制,共五种所有制形式。奴隶制、农奴制和独立的手工业者,都是生产资料的利用形式,是低一层次的范畴,不能由它们来规定所有制形式的社会发展阶段。明确了社会发展的主线和五阶段划分的依据,对于马克思五阶段划分的内涵及其与三阶段划分的关系,也就不难理解。
[6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95:37.
[7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95:37.
[7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95:235~236.
[72]马克思.资本论:1卷.人民出版社1975.832.原文中“个人所有制”与“个人所有权”可能用的是同一个词组,因为“个人所有权”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制度。但是,从本文诠释的特定内涵看,本文提到的“个人所有制”以及《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9卷第1版246页的“个人所有制”,翻译为“个人所有权”似乎更好一些。
[7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6卷Ⅰ.人民出版社,1972:391.
[7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7卷.人民出版社,1979:362.
[7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下册.人民出版社,1980:472.
[76]马克思.费尔巴哈.人民出版社,1988:74.
[77]马克思.费尔巴哈.人民出版社,1988:77.
[78]熊彼特.从马克思到凯恩斯十大经济学家,商务印书馆,1965:16.
[7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6卷Ⅲ.人民出版社,1974:556.
[80]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50~51.
[8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51.
[8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卷.人民出版社,2002:111.
[8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6卷Ⅲ.人民出版社,1974:499.
[8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6卷Ⅰ.人民出版社,1972:296.
[8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6卷Ⅱ.人民出版社,1973:112.
[8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6卷Ⅲ.人民出版社,1974:26.对于这种循环论证,马克思反复涉及到,可参看本卷第Ⅰ册48页、77页,第Ⅱ册458页,第Ⅲ册77页;第4卷(1958年)98页,第50卷(1985年)116页;《资本论》第3卷(1975年)952页,957页。等等。实质上,这就是那个让萨缪尔森很为难的所谓“资本计量问题”。这是马克思首先在斯密教条中发现的,并进行了深刻的批判。琼·罗宾逊只是把它重新提出来,并把批判的矛头指向新古典经济学。
[8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6卷Ⅰ.人民出版社,1972:140.
[88]乔安·罗宾逊著.马克思、马歇尔和凯恩斯.商务印书馆,1963:15.
[89]艾克纳.经济学为什么还不是一门科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185.
[90]艾克纳.经济学为什么还不是一门科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42.
[91]艾克纳.经济学为什么还不是一门科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4.
[92]丹尼尔·贝尔.经济理论的危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7.
[93]马克思.资本论:3卷.人民出版社,1975:923.
[9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6卷Ⅱ.人民出版社,1973:181~182.
[9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0卷.人民出版社,1982:25.
[9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0卷.人民出版社,1982:16~17.
[9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卷.人民出版社,1957:163.
[98]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人民出版社,1976:282.
[9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9:23.
[10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9:200.
[10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50卷.人民出版社,1985:53.
[10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7卷.人民出版社,1979:631.
[103]参看人民出版社2000年出版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51页,人民出版社1958年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153~154页。
[104]马克思.费尔巴哈.人民出版社,1988:47.
[10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卷.人民出版社,1960:479.
[106]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349~350.
[107]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人民出版社1976:283.
[10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Ⅱ.人民出版社,1973:186.
[10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Ⅱ.人民出版社,1973:183.
[110]马克思.资本论:1卷.人民出版社,1975:20.
[1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6卷Ⅱ.人民出版社,1973:211.
[1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9:25.
[1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7卷.人民出版社,1979:16.。
[1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9:212.
[115]列宁.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56:249~250.
[116]黑格尔.逻辑学:上卷.商务印书馆,1966:37.
[117]列宁.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56:253.
[118]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160.
[11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6卷Ⅲ.人民出版社,1974:512~513.
[120]熊彼特.经济分析史:1卷.商务印书馆,1996:29.
[121]道格拉斯·C·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三联书店,1994:177.
[122]马克思.资本论:1卷.人民出版社,1975:9.
[123]马克思.资本论:3卷.人民出版社,1975:993.
[12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下册.人民出版社,1980:383.
[12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9:24.
[12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卷.人民出版社,1958:352.
[12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9卷.人民出版社,1963:401.
[12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9卷.人民出版社,1963:428
[12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9卷.人民出版社,1963:399.
[13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80:383.
[131]马克思.资本论:2卷.人民出版社,1975:122.
[132]参看施韦廖夫.《资本论》的逻辑.《哲学译丛》,1990(4).
[133]列宁.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56:181.
[134]列宁指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首先分析资产阶级社会(商品社会)里最简单、最普遍、最基本、最常见、最平凡、碰到过亿万次的关系——商品交换。这一分析从这个最简单的现象中(从资产阶级社会的这个‘细胞’中)揭示出现代社会的一切矛盾(或一切矛盾的胚芽)。往后的叙述向我们表明这些矛盾和这个社会的发展,在这个社会的各个部分总和中的、从这个社会的开始到终结的发展(既是生长又是运动)”(《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712~713页)。他还指出:“在《资本论》中,逻辑、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不必要三个词:它们是同一个东西)都应用于同一门科学,而唯物主义则从黑格尔那里吸取了全部有价值的东西,并且向前推进了这些有价值的东西”(列宁:《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56年,357页)。在列宁看来,逻辑就是“关于‘一切物质的、自然的和精神的事物’的发展规律的学说,即关于世界的全部具体内容及对它的认识的发展规律的学说,即对世界的认识的历史的总计、总和、结论”(列宁:《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56年,89~90页)对他来说,社会形态的发展以及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只能是“自然历史过程”(《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10页)。从这些论断看,相比恩格斯的由泛神论黑格尔主义发展而来的唯物化(物性化)的黑格尔主义来说,列宁的黑格尔主义色彩无疑更浓一些。何况在恩格斯那里,历史的实证主义与唯物化(物性化)的黑格尔主义还是并存着的。这种较为浓厚的黑格尔主义色彩,无疑使列宁比马克思、恩格斯更加具有革命理想主义的情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