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大宗商品中间贸易商在困境中寻找机会

大宗商品中间贸易商在困境中寻找机会

时间:2023-07-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面临产能过剩与后端需求不足的困境,大宗商品产业链上游厂商、中间贸易商、下游厂商的日子都不好过,利润越来越少。图3-7 大宗商品贸易商面临的三重压力中间贸易商与上下游厂商是全产业链的利益相关企业,但长期以来他们的地位却各不相同。尽管近年来贸易商的经销局面不利,但产业在供给侧改革的大潮中正面临巨大的战略机遇。

面临产能过剩与后端需求不足的困境,大宗商品产业链上游厂商、中间贸易商、下游厂商的日子都不好过,利润越来越少。因此中间贸易商近年来一直寻求突变,对大宗商品现货与期货相结合的商业模式十分热衷,但运作效果并不理想,一是没有期货交易方面的专业人才,二是对这种模式还没有吃透,为对冲而对冲,为套利而套利,没有对全产业链进行细致整合与共享研究,如图3-6所示。这种模式没有构建“全产业链整合与共享平台”,因此不能整合产业链资源,不能形成上下游厂商与贸易商的共振合力,不能捋直产业链利润在各个环节的合理分配。因此这种模式没有形成全产业链整合的共享平台,失去了根基,自然达不到预期效果与目标。

图3-6 传统的“期现结合”模式

例如,大宗商品PVC正面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严重产能过剩,贸易商分销环节度日如年,面临产业链两端挤压的激烈竞争,现货越做越亏,虽然整个期货大趋势是往下走的,但体量不够大,且震荡加剧,期货也很难做。贸易商只做现货是亏,采取“贸易+金融”模式做“期现结合”却更亏,整个中间贸易商被洗牌,并没有体现“价格发现、风险规避、资源配置、风险投资”等期货交易的功能,使得产业竞争优势很难提高,贸易商可持续发展也变得更加艰难。中间贸易商会面临来自上下游产业厂商与金融机构的三重压力,如图3-7所示。

图3-7 大宗商品贸易商面临的三重压力

中间贸易商与上下游厂商是全产业链的利益相关企业,但长期以来他们的地位却各不相同。不论是面临市场产能过剩还是产能不足,上游厂商在产业制造及产品贸易供应链中都处于主导地位,而贸易商是从属地位。这和我国卖方市场中“谁掌握资源,谁就有更多的话语权”的游戏规则相匹配,因此上游厂商在全产业链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优越性,从而导致贸易商生意越来越难做,陷入越做亏得越厉害的窘境。

在供给侧面临严峻的产能过剩的情况下,中间贸易商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压库”[6]。这就是双方在产业链中地位不平等的外在表现,长期这样下去,会使贸易商积极性大大受挫,而且遭遇巨大亏损后企业难以为继,使得贸易商市场更加萧条,形成恶性循环。其实,中间贸易商保持一定的安全库存是必要的,也是普遍而正常的现象,但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上游生产厂商不能停工[7],最多也就是适当限产限能,厂商为消化产能,只能向中间贸易商下压库存。再加上还有一些厂家出于营销战略考虑,不顾市场容纳能力迅速抢占市场份额,强制向贸易商压库。这种现象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已经存在一定时间了,这也不能完全责怪厂商把握市场能力不足,市场需求分析不准确、生产速度与产能释放过快,从而导致供大于求,企业陷入越生产越亏损的境地,市场期望值过高,产品生产速度高于市场需求。

除了贸易压力以外,中间贸易商还面临金融压力。大宗商品大都是具有“数量巨大、资金占用较大、利润率极低”特点的工业用原材料产品。贸易商的资金成本较高,在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会面临金融信贷机构“紧缩银根、限贷回笼资金”的巨大压力,资金链断裂是贸易商最怕见到的痛苦结局,不得已只得忍受高息民间借贷,财务成本大幅上升。

从我们的走访调查来看,因面临“贸易+金融”的困境,这几年大宗商品PVC的经销商大都在吃老本,根本赚不到钱,少亏就是赢。

尽管近年来贸易商的经销局面不利,但产业在供给侧改革的大潮中正面临巨大的战略机遇。供给侧改革是对产品的结构性的调整与变革,能够提升整个社会需求,未来消费者对“品质高、服务好、品牌强”的好产品需求会激增,这是贸易商、厂商共同面临的重大战略机遇,只要我们用创新驱动的供给侧新结构来应对新需求升级就能够分享供给侧改革成效。新的环境下有利于克服“大规模制造、大规模分销,靠人口红利和廉价劳动力的低成本优势获得增长”的传统经营模式弊端,做好供给侧改革能够有效地改变“产能严重过剩、厂商开工不足、贸易商渠道效益下滑、价格战”的混乱局面,也有利于促进中间贸易商“提高效率,减少大规模压货、压缩大规模分销,缓解社会库存层层压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