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包容性和社会融合是指社区内具有不同社会属性的人之间的交流融合以及社区与更广范围社会人群的经济和社会交流,它影响着住户的居住和社会体验,强调人在社区乃至社会中的地位与参与感。该维度的考量体现了对“居住融合”问题的思考,同时也希望通过经济和社会交流,提高公共租赁住房住户改善自身境遇的能力,实现公共租赁住房准入退出的健康循环,更好的发挥公共租赁住房解决暂时性住房困难群体的住房困境的政策初衷。
图5 住房质量及满意度的评价体系
社区包容性和社会融合的基础是社区人口结构的多元性。人口结构包含收入阶层、教育程度、行业等不同属性。同一小区内有不同属性人群,给具有不同文化和社会经济背景的人群互动的机会,可以建立积极的社会联系和社会融合度,增加对公共租赁住房居住的满意度。
在人口结构多元化的基础上,可以促进社区融合的积极行为是社区内部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以增加社区活跃度,鼓励住户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并为社区建设建言献策。社区包容和社会融合主要有三个维度。
(1)居民结构多元维度。社区中居民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从事的行业、收入等构成了社区居民结构的基础要素,是融合性的基础。
(2)社区内部的活动和管理因素包含邻里关系、社区活动和社区管理三个层面的含义,主要体现的指标有:邻里关系和谐程度、社区经常组织有丰富多彩的公共活动和社区居民对公共活动的参与程度、居民对社区管理是否提出积极建议。总体而言,社区内部因素反映的是对入住群体在职业发展能力方面的提升程度。
(3)与社会交流沟通因素。具体可以分为两个维度。其一是经济维度,即社区内居民能够获得公平的工作机会,并且享受区域的配套服务设施,主要体现的指标有:交通便利程度、教育服务(如幼儿园、小学、初中及培训机构等)、生活消费服务(包括便利店、超市、菜市场等)、金融服务(包括银行及自动取款设施等)、社交休闲场所(包括电影院、KTV、咖啡厅、餐厅等等)。其二是社会维度,主要是通过居民个体与周边社区居民的来往、公共租赁住房社区积极参与周边社区举办的活动、与周边社区关系和谐度、社会对公共租赁住房小区的社会认可度等指标来反映。
从前文样本数据初步分析来看,目前公共租赁住房承租群体中,并没有出现弱势群体集聚的现象,而是不同收入、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户籍等群体混合居住。因此,公共租赁住房居民多元化特征比较明显。
同时,对公共租赁住房租户的社会融合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入住群体对小区配套服务层面的满意度有待提高。从教育服务配套、金融服务配套、社交休闲场所配套等因素来看,都有超过4成的租户满意度水平在一般及以下。另外,入住群体对小区内组织的公共活动的种类及自身参与性上,住户的满意度也表现不佳,有46.0%的人表示出一般及以下的满意度水平(见表19)。
表19 公共租赁住房租户的社会融合满意度情况
续 表
为了进一步分析影响社区包容及社会融合性的关键影响因素,这里先进行相关性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KMO检验及主成分分析方法确定关键影响因子。从相关性分析结果来看,大部分指标的相关系数较高,线性关系较强,可以提取公共因子,适合因子分析(见表20)。
表20 影响社会融合因素的相关系数矩阵
其中:*表示犘<0.1,**表示犘<0.05,***表示犘<0.01。
进一步运用KMO和巴特利特球度检验发现,KMO值为0.953,其犘值为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01,拒绝原假设,因此,适合因子分析(见表21)。
表21 KMO和Bartlett的检验
运用SPSS 22对因子进行主成分分析,将≥0.5因子载荷的公因子提取出来,并通过因子旋转提高因子的解释效力,得到的因子旋转矩阵。其中,因子1强调“活动”、“管理”及“交流”等软性因素,主要是公共租赁住房社区建成后的邻里关系维护、社区活动的建设和参与以及公共租赁住房社区与周边社区的交流,命名为融合性的软性因子。因子2是偏经济因素,强调公共租赁住房的“交通”、“配套”等硬性因素,主要是社区建设和房源筹集需要选择合适的位置,可以接触更多的社会公共服务,并且加强公共租赁住房社区的配套生活教育等服务设施的建设,可以命名为融合性的硬性因子(见表22)。
表22 因子旋转矩阵
续 表
通过理论探究和实证研究,可以构建对社区包容和社会融合性的三个维度:
(1)有关租户结构多元化视角。通过对上海市公共租赁住房进行调研发现,入住群体在教育、收入、职业结构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呈现出多元化特征。
(2)有关社区的活动管理、社区与外界的经济社会交流视角。实证研究发现,可以从融合性的软性因子和硬性因子对社区包容性和社会融合性进行评价。社会融合的硬性因子主要强调公共租赁住房的区位满意度,涉及公共租赁住房的位置选择、交通便利度及周边的生活、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可得性;社会融合的软性因素主要强调社区内部的活动、管理及邻里和谐带来的融合性满足以及公共租赁住房社区与其他社区的交流和获得的认可度。其中,融合性的软性因子和融合性的硬性因子的具体内容可见图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