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发达国家(地区)的经验看,在服务业就业数量上升的同时,各国(地区)都经历了农业和工业部门就业数量减少的现象,并且就业总量有所增加。其中,农业、工业、服务业各部门对总就业增加量的贡献情况可以通过表8作进一步分析。
表8.各国三次产业就业增量与总就业增量之比(%)[26]
根据上表,可以按照三次产业就业变化的方向对这些国家进行简单的分类。其中,法国、意大利、瑞典、英国为第一类,其特点是农业和工业部门就业增量对总就业增量的贡献都是负值,只有服务业部门的贡献是正的。这表明,在这类国家,都发生了程度不同的结构转变,且农业和工业部门就业都流向服务业部门。特别是法国,工业部门就业大幅度减少而服务业就业大幅度增加,这是典型的产业结构高级化的特征。加拿大、日本、韩国、新加坡、西班牙、泰国为第二类,其特点是工业和服务业部门对总就业增量的贡献都是正的,且服务业部门的贡献大于工业部门,农业部门的贡献为负值,就业减少,这是产业结构正在发生变化的特征,其中泰国农业部门就业减少量极小,结构转变不明显。菲律宾为第三类,其特点是三个部门对总就业增量的贡献都是正的,但服务业部门的贡献最大,这是产业结构转变初期的特征。澳大利亚情况比较特殊:工业部门就业减少,农业部门和服务业就业都增加,其中农业部门就业增加和工业部门就业减少量都极小,总就业增量几乎全部来自服务业。
表9给出了目前一些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占全社会就业的比重。
表9 一些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各行业占全社会就业比重(%)[27]
总之,以上国家(地区)的经验数据表明:随着服务业就业比重上升,就业总量增加了,且总就业增加量的大部分来自服务业部门。服务业部门的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比例一般在70%左右(见表10)
表10 一些发达国家服务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比例(%)(2005)[28]
1.现代服务业发展促进就业的可能性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在高服务需求收入弹性、高收入水平、多闲暇时间、生产信息化、社会化和专业化的条件下形成的服务需求上升率和在第一、二产业的高生产率等条件下形成的服务供给上升率的共同作用下,经济服务化趋势日益明显,三次产业中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不断提高。2004年,我国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就业比重分别为40.4%、30.6%,2013年则上升到46.1%、38.5%,分别增加了5.7、7.9个百分点。从绝对数来看,2004年到2013年我国GDP从159878.3亿元增加到568845.2亿元(均为当年价)增长幅度为256%,第三产业产值从2004年的64561.3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262203.8亿元,增长幅度为306%,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份额的贡献为48.33%。[29]而在此期间,三次产业全部就业人员增加了2713万人,其中,第三产业增加了6911万人,几乎吸纳了新增就业人员的全部,并接收了从第一、第二产业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可见,无论从相对数还是从绝对数来看,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就业的增长效应都远大于其对GDP的拉动效应,第三产业在拓展就业空间、吸纳就业人员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从增量角度看中国第三产业发展促进就业的可能性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我国就业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劳动力就业比重第一产业逐渐降低、第二产业基本保持稳定、第三产业逐渐提高。从表5中可以看出2004年以来我国GDP构成变化及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的转移情况。
在2004-2013年期间,虽然第二产业绝对就业人数是增加的,从2004年的16709万人增加到2013年的23170万人,增长了38.67%,但第二产业的就业人数比重的增长率却较低。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总量和比重都在逐年下降,第一产业就业份额下降主要是由于农产品收入需求弹性较低造成的。由恩格尔定理可知,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食物支出在总支出的比重逐步下降,从而使得第一产业产值在国民经济总值中的比重不断下降,导致该产业的就业人数也相应减少。其次是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日益严重的人地比重,必然从农业中释放劳动力转移到其他行业。第二产业在这一期间呈现绝对就业人数增长较快,相对比重基本稳定的特点。其绝对就业人数从2004年的16709万人增加到2013年的23170万人,增加了38.5%;就业份额从22.5%上升到30.1%,上升7.6%。与第一、第二产业相比,第三产业在这期间呈现出增长迅猛,且发展潜力巨大的特点。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变化最大,从2004年的30.6%增加到2013年的38.5%,增加了7.9个百分点;其绝对就业人数也大幅增加,从2004年22725万增加到2013年的29636万人,增加了30.4%倍。[30]第三产业就业增加如此迅猛,有其内在的动因:一方面,随着工业化的向前推移,物质生产获得极大的发展,而物质生产的发展增加了社会对第三产业的需求;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国民收入的提高,人们不仅要求满足基本生活需求,更多的转向非物质方面的需求,即转向文化、教育和娱乐等精神方面的需求,这些需求主要靠第三产业的发展来满足,而第三产业的发展必将吸引越来越多的人从事第三产业。同时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也从2004年的46.9∶22.5∶30.6转变为2013年的31.4∶30.1∶38.5,第一产业就业份额呈下降趋势,第二产业就业份额保持在30%左右小幅上升,第三产业就业份额大幅增加。我国就业结构变动这一趋势与配第-克拉克定理也基本相符,即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继而向第三产业转移。
(2)从我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偏离的角度看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就业的可能性
为了更加深入的分析第三产业促进就业的可能性,我们采用劳动力结构偏离度这个工具。劳动力结构偏离度是指某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与增加值比重之差,用公式表示为:
其中α表示结构偏离度系数,Em表示某一产业的就业人数,E表示国家三次产业的总就业人数;Gn表示某一产业的增加值,G表示整个国家的增加值,即该国的GDP。从上式可以看出,结构偏离度和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结构偏离度大于零(正偏离)时,即该产业的就业比重大于增加值比重,这意味着该产业劳动生产率低,存在着劳动力转移出去的压力。结构偏离度小于零(负偏离)表明劳动生产率高,该产业存在劳动力迁入的压力。从理论上看,如果各个产业是完全竞争的,并且劳动力是可以自由流动,那么劳动力就会向劳动生产率较高和效益较高的产业转移,直到几个产业之间劳动生产率和收益基本相等时劳动力在各个产业间的流动才会停止。在理论上结构偏离度为零才是最佳状态,此时各产业的劳动生产率相同。因此,我们从各个产业结构偏离度的正负可以判断出该产业是挤出劳动力还是吸收劳动力。
表11 中国劳动力结构偏离度[31]
第一产业在2004年结构偏离度就已经很高,说明当时就已存在剩余劳动力和隐性失业问题。随着改革进一步深化,偏离度逐年减少,说明第一产业不仅不能吸收更多的劳动力就业,相反,成为劳动力源源流出的部门。第二产业的结构偏离度为负值且较大,这说明该产业应当吸收更多的劳动力数。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为负且向零值趋近,这说明第三产业已经吸收了大量从第一、二产业转移出来的劳动力,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正在向均衡状态靠近。由于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一直为负,另外,又因为第三产业产值在GDP中比重越来越大,所以在未来,第三产业仍然具有较强的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二、我国第三产业发展带动就业的有效性我们主要利用就业产值弹性来考察各个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并将以此判断我国第三产业发展带动就业的效果。
2.就业产值弹性及其计算
就业产值弹性是指在某一时期内就业数量的变化率与产值变化率之比。它是衡量经济增长引起就业增长大小的一个指标,用它可以判断各个产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具体到现代服务业的就业产值弹性,也就是现代服务业的产业产值增长率每改变百分之一引起就业增长率变动的百分比。通常经济增长与就业人数之间呈非线性关系,具体函数关系如下:
L=f(Y)=aYb
其中L表示就业人数,Y表示产值,a表示经济发展情况下的就业系数,一般情况下为常数,b表示就业产值弹性系数。由于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的非线性关系,需要对两边取对数,获得就业增长方程:
lnL=lna+blnY
这样,我们在上式的基础上构建回归方程如下:
lnL=a+blnY+e
在上式中,L表示就业人数,Y表示GDP,a为常数,b表示就业吸纳弹性,e表示随机误差,样本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加以确定。
3.根据就业弹性分析下达服务业促进就业的有效性
按照上面的回归方程,根据2004-2013年间中国三大产业就业人数(L)和产值增加值(Y)对各自的就业产值弹性进行了测算。可以看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产值弹性分别为0.088、0.237和0.370。其中第一产业就业产值弹性最小,第三产业就业产值弹性最大,这表明,在2004-2013年间第三产业发展对就业的带动能力最强。
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不同,第三产业一直保持比较高的就业产值弹性,这说明第三产业对劳动力一直保持了较强的吸纳能力,尤其是2004年以来,第三产业就业产值弹性值是第二产业的1.56倍是第一产业的4.21倍,这说明第三产业带动就业的能力是同样发展速度的第二产业的1.56倍。所以第三产业发展对就业有促进作用,而且明显大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当GDP增量一定时,通过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能够更好的促进就业增加,从而也证明了通过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就业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有效的。第三节第三产业各行业对就业的促进作用分析由于第三产业对劳动力具有较强的吸纳能力,因此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应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快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的步伐。然而,我国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变化对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产生的影响,使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逐步减弱,这一现象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当前劳动力供求矛盾失衡的背景下,很有必要对第三产业内部就业结构的变动趋势进行深入研究。另外,由于第三产业部门繁多,并且各个部门要素密集度要求差异显著,因而有必要对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吸收劳动力的特点作进一步分析,不同行业应该区别对待,有所侧重引导就业。
4.从现代服务业内部各个部门就业产值弹性分析其吸纳能力
为了探求我国服务业内部就业结构及其变动趋势,我们再次运用就业弹性这一分析工具。利用2004-2013年间的数据对我国服务业内部主要行业产值弹性进行了测算。根据数据我们可以将各行业的就业产值弹性分为三个层次。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和批发零售业为第一层次,其就业产值弹性分别为0.500和0.352,也就是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和批发零售贸易业每增加1%的产值,就会带动就业增加0.500和0.352个百分点。这表明:在2004-2013年间,随着产值的增加,对就业带动力最强的行业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和批发零售贸易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带动力次之,其余行业带动力最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