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德国服务业发展分析

德国服务业发展分析

时间:2023-07-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曾经“德国制造”使德国闻名遐迩并成为其在世界的名片,因为”德国制造”代表了品质与信任。在制造业发展的同时,德国并未忽视其对服务业发展的需求。德国服务业的内部结构分析德国的服务业是在制造业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而之后服务业的发展也与制造业有着密切关系。可以看出在德国服务业中通讯、计算机具有较大的竞争力,占据服务业出口额的半壁江山,且发展较为稳定。

曾经“德国制造”使德国闻名遐迩并成为其在世界的名片,因为”德国制造”代表了品质与信任。德国经济浓厚的德国色彩也是其能在数十年内在世界工业强国排名中一直稳居第三的原因之所在。正是由于其制造业甚至工业的发展与成熟,使德国在20世纪80年代末由工业型逐渐向服务型经济转型,而其也由一个工业大国逐渐转为服务业大国。如今,服务业在德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已逾七成,并成为全球第三大服务贸易国。

1.发展状况

(1)服务业增加值的占比分析

与其他国家不太相同的是,德国的服务业是在制造业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当其制造业已发展到一定的水平,就会对服务业产生需求进而形成服务业的外包、服务业的种类增加、质量提高。德国的服务业就是在制造业的发展需求之下产生的,它与制造业息息相关。

一方面,制造业和服务业对德国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德国制造业发展比较成熟,在1995年至2010年的十五年中能保持GDP占比约20%,即使是2009年的经济危机其制造业的增加值也仍然能保持在20%左右。在GDP占比约30%的工业中,制造业一直是独具鳌头,在德国工业的发展中始终占据头把交椅。[16]德国制造业的稳定、高端发展在对其经济增长发展起着毋庸置疑的作用,成为德国抵御经济危机的坚强后盾。德国的服务业在90年初兴起之后有过一段波动期,但经历一段时间的发展与过渡之后,从1999年开始服务业的增加值也保持在一个相对较稳定的值70%左右。而到2009年其服务业增加值的占比已经超过70%,一举成为德国经济的核心产业。然而,也正是凭借着服务业的这股强劲态势抵消了德国制造业的小幅下滑。在2009年-2010年全球经济疲软的形势下德国经济仍能保持一定幅度的增长,不得不让人交口称赞。这使得其不仅成为名符其实的欧洲经济的”发动机”,更是超过了美国和其他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水平,成为世界经济的排头兵。另一方面,制造业的发展带动了德国服务业的发展。相对于制造业的发展,服务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但正是由于服务业的滞后性,使得服务业能在制造业发展低迷时抵消其消极影响以维持经济的稳定发展。当制造业出现低迷态势后,服务业也会紧随着呈现出下滑的趋势,如2006年—2008年制造业的增长率一直处于下降的态势,而紧随着服务业增长率也于2007年—2009年出现下降的态势。也就是说,德国制造业的增长率一定程度上会对服务业的增长率起着拉动作用。当制造业增长率上升时会拉升服务业增长率,制造业增长率下降时会拉低服务业的增长率。制造业增长率的波动幅度越大使得服务业的波动幅度相应变大,而当制造业波动幅度较小时,服务业的发展相对较稳定。

美国,专注于服务业发展同时将其制造业大量转移至国外以规避发展中国家在制造业的模仿与竞争;中国,专注于模块化生产的制造业发展从而在生产全球化的经济中分得一杯羹。与这两种现象不同的是,德国既没有大量向外转移制造业而专注于服务业,亦没有专业化于制造业而忽视制造业乃至整个经济对服务业的需求。美国的制造业在其GDP中的比重逐渐降低,到2010年仅为13%左右,而其服务业的占比却由1995年的72%左右上升到2010年的近80%,制造业占比下降的同时伴随的是服务业比重的逐年提升。[17]中国制造业虽然处于较稳定的发展态势,在2010年仍保持占比在30%左右,服务业处于逐渐上升趋势但相较于发达国家的70%的水平差距仍然较为明显。不难看出,德国的制造业处于美国和中国之间为较为均衡的状态,且其服务业也处于美、中两国之间并与美国差距逐渐缩小。德国企业认为制造业是服务业甚至经济发展的基础,脱离制造业会使其实体经济萎缩进而造成虚拟经济的过度膨胀最终会造成经济危机。因而德国公司很少将其制造环节迁移海外,他们认为在海外建立生产环节并不比在国内生产更经济。在制造业发展的同时,德国并未忽视其对服务业发展的需求。如在德国的大众、西门子等大型制造业周围都积聚了众多的中小企业。这些中小企业专注于某一技术领域,为大众、西门子等大型企业提供完整而又专业的技术解决方案、培训、调试和售后服务等一系列专业化的生产性服务。这些专业化的服务在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同时降低了其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这是在欧洲债务危机、美国经济疲软以及全球经济发展前景不明朗的背景下德国仍能实现GDP实际增长3.6%的奥秘之所在。

(2)德国服务业的内部结构分析

德国的服务业是在制造业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而之后服务业的发展也与制造业有着密切关系。因此享誉世界的服务业主要为金融业、会展业、物流业和咨询业等与制造业有较大关联的行业。而随着20世纪末德国国内进行的改革,一大批行业原有的垄断机制被打破,行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企业活力也大大加强,在此期间服务业也得到较好的发展,使得其电信等一些高端服务业也得到了发展。德国的交通比较发达,在全球范围内具备一定的竞争力,而最发达的为其他服务,占据2007年服务出口总额的50%以上。在其他服务中最具竞争力的则为商务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金融服务业比较发达,由此可以看出德国主要发展的是现代服务业,即具有高附加值、低资源消耗的服务业。其在2007年服务的出口额能达到2291万亿美元,现代服务业可谓功不可没。可以看出在德国服务业中通讯、计算机具有较大的竞争力,占据服务业出口额的半壁江山,且发展较为稳定。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信息和通信技术,)服务业则呈现出上升的态势,表明其对技术、创新等核心竞争力的关注有所加强。德国的旅游业享誉全球,但是从2006年到2010年一直为下降的势态。[18]可以看出,德国的高端服务业越来越成为其服务业发展的主轴,高端服务业的发展在为其增加出口额的同时也带动其产业的更新换代升级,从而使其服务业更具竞争力。

在全球经济受冷、欧洲债务危机以及美国经济疲软等多重不利影响下,虽然德国经济在2009年出现4.7%的下滑,但在2010年即呈现出强劲的反弹之势,年增长率达到3.6%。强势反弹的主要原因是具有出口型亦即外向型经济特点的德国在外需不足的情况下能转为投资和消费。“三驾马车”中的另两辆“马车”的正常运行使得“德国战车”能正常运转。而内需之所以能发挥作用这与就业又密不可分。2010年德国的失业率不断下降,就业人口则不断增。据调察显示,该年德国就业人口持续上升,在第三季度达到4120万,环比增长1.2%。与此同时,其失业率也随之降至10年来的最低点,仅为7%。

德国服务业的持续扩张创造了大量新的工作岗位,这也是其自1997年来第二次服务业发展的高潮。另外,德国个人消费回升的一个明显标志就是其服务业指数保持高位。从图3.4可知,德国服务业的就业人数逐年增加,到2009年已达到70%左右。而工业和农业的就业人数则呈现下降趋势,两者之和已不到30%。可见,服务业为德国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就业率的提高使得其个人消费得到提升从而拉动内需、刺激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2.发展特点

与“德国制造”相似,德国服务业的发展也有着浓烈的德国色彩。

(1)服务业与制造业相容

德国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是在制造业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有着很浓的制造业色彩。当一国制造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为增强其核心竞争力、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使得其需将服务业进行外包。众所周知,德国拥有世界领先的加工技术和雄厚的制造业基础,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但这发达的制造业背后其实是无数的中小企业对其支撑所起的作用。德国中小企业数已达到99%,对德国经济实现稳定、持久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些中小企业聚集在大型企业周边,对大型企业的某一生产环节进行研究从而为其提供工业设计、产品开发、技术创新、系统规划、生产管理甚至物流服务等一系列服务。由此可见,德国生产性服务业是在其制造业的基础之上发展、成熟起来。不仅如此,在利好于制造业的同时,生产性服务业其本身的发展也一定程度上依附于制造业的发展。在德国,在一个大型企业周围形成了许多服务产业集群,这些企业之间在进行激烈的同业竞争的同时,相互之间又通过多种形式进行的协作,如联合建立生产供应链,开发新产品以及开拓新市场等,由此形成竞争与合作互动的机制。由此可见,与美国等服务业发达国家以金融业等高杠杆性、高效益型服务业发展起来相区别的是德国服务业是以与制造业相关的服务业发展起来的,其产品相关服务业发展最为成熟。因此,德国服务业具有浓厚的制造业色彩,这也是其区别于其他国家服务业的最大特点。

(2)标准化

德国是一个务实且严谨的国家,不仅工业如此,服务业的发展同样如此。为使提供的服务更加标准、科学和严谨,德国在服务业发展的初期即开始进行服务标准的制定。早在1996年,德国标准委员会就已成立,其主要职责就是制定和修订服务标准。除此之外,德国于1999年提出一项大型标准化科研计划项目——“为了全球市场的服务标准”。例如非常之有德国特色的物流业,就有着一套非常严谨的标准。物流业中,物品在装箱之前已实现托盘标准化;在装箱时则采取集装箱标准化;而在运输时则采用运输工具标准化。另外,条形码的使用也非常之普及。在德国高速公路上,所能见的运输货箱基本都具有相同的外部尺寸;在物流仓储中心内,可以发现每一条条形码都对应着一件商品,通过条形码,企业员工可以非常迅速且方便的对货物进行统计、整理和取放。这些标准的建立大大提高了运行效率、节省了人力成本和时间,也使得服务过程更加的精准、科学和严谨。在2009年,德国还成立了服务业标准委员,该机构主要负责制定基础性工作,针对的对象是终端客户和企业的服务。

(3)兼顾主次,全面发展

德国服务业并不只是专注于其领域中的某一项,恰恰相反,其服务业大多数都具有多项功能从而能在竞争中获得较强竞争力。德国的商业银行就与美、日等都具有多项功能从而能在竞争中获得较强竞争力。德国的商业银行就与美、日等其他发达国家的分业经营的体系不同,它选择的是“全能银行”。德国的银行都为混业经营,保险、商业银行、证券以及投资银行等金融服务都一应俱全。这种“全能银行”在实现优势互补的同时又能促进创新、增强其综合竞争能力。

同样,飞速发展的德国物流业也不单单是提供运输服务,而是朝着多功能化的方向发展。例如德国有名的不莱梅物流集团公司,并不只是提供单纯的运输服务,还为客户提供专业的配送、转运和仓储等等服务,是一个典型的集多功能于一身的物流企业。全面发展能补足其短板从而充分发挥木桶效应以获得更多的市场,增强其服务的优势进而更具竞争力。

(4)完善的管理体系

健全的法律体系:尽管服务业包含的行业种类繁多,但在德国每一种服务行业建立相应的法律进行规范、保障和支持,使其能有法可依、有法可循,健康而有序的发展。例如保险业有《保险法》,银行业有《银行法》,物流业有相关的物流法规,咨询业有相关的咨询法规和政策。每一部法律和法规都对服务行业的运作和行为作出了严格的规定,是德国企业经营活动的指导原则和行为规范。

成熟的行业协会:在健全的法律法规基础上,服务业的各行业都形成了一定规模的自己的行业协会,如物流业有物流协会,咨询业有咨询协会,会展业有会展协会等等,这些行业协会一方面对其自身行业的发展、促进内外交流提供信息、以及法律法规的制订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对企业起到政策和规章辅导者的作用。例如德国工商大会一共设有十个部门,共有200名工作人员。为了向德国中小企业开拓世界市场提供统一的世界范围的服务,德国工商大会打造了一个称之为“DE international”的遍及全球的服务网。通过该网络,企业可以获得有关其所在市场的详细市场分析,可以了解重要会展活动的概况等等各种信息。总之,行业协会在提高各行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帮助该行业的企业获得工业界、管理界、政府的信任和在社会上获得良好的声誉等方面,都起着不容小觑的作用。

市场经济为主,政府引导为辅:德国企业在规定的市场活动框架条件之内能获得相对最大化的自由,他们可以自由独立地决定企业想要生产的产品类型以及怎样进行生产。换句话说,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甚至直到谁可以从中得到什么以及得到多少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都交由市场决定。这些都由市场起决定性的作用,而政府则最大程度的放弃对市场的干预,只在市场失灵时发挥调节的辅助作用。无论什么行业的任何企业的管理、运营都由其自身进行,实行真正意义上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政府则只是起着调节和监督等作用。

市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政府在活动中则是起着引导、规范、监督以及在企业遇到困难时伸出援手的作用。德国联邦统计局负责提供月度和季度的数据,以供企业用于分析该统计领域内企业结构、经营情况及竞争力,而联邦外贸信息办公室的具体工作内容是将国外市场信息传达给德国公司。不仅如此,对内,德国采用财政、金融和产业发展等政策相结合的办法以支持和鼓励本国服务业的发展以及服务业出口的增加;对外,其则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和条例对服务业进口进行一定程度的干预以对国内市场和企业进行保护。如德国每年都有专项财政拨款投入服务业以提高其竞争力,2010年的就有针对知识密集型中小企业推出“高科技战略”、“国际化”促进措施”以及中小企业创新核心项目等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