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准确把握新形势下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需求,紧紧围绕民生工程、民生实事,突出民生财政、民生预算,努力保持每年公共财政投入80%以上用于民生事业,使人均基本公共服务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围绕“学有所教”,严格落实教育优先发展保障政策,健全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建立贫困学生救助体系,支持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推进学前教育发展。围绕“病有所医”,建立和完善政府主导的多元化卫生投入机制,逐步提高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继续支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大食品安全支持力度。围绕“劳有所业”,坚持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落实好就业援助、资金补助和财政贴息等政策,扩大小额担保贷款规模。围绕“劳有所养”,加大社会保障投入,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巩固和提升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成果。围绕“居有其屋”,积极探索共有产权、市场化运作、在建工程融资等多种建设资金筹集方式,落实保障性住房税费减免优惠政策,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围绕“文化吴忠”,重点支持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农村电影放映、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文化精品创作等文化惠民工程。围绕“平安吴忠”,重点支持社会管理创新,推动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围绕“美丽吴忠”,重点支持推进生态移民、扶贫开发、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积极有为地推动打造天蓝水净、地绿山青的生态环境。围绕“收入倍增”,一手抓财政增长,一手抓居民增收,落实各项强农惠农补贴政策,健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努力实现到2017年城乡居民收入在2012年基础上翻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