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膜防水屋面,是将可塑和黏结力较强的防水涂料刷在屋面基层上,固化后形成不透水的薄膜体,达到防水的目的。 其特点是防水抗渗,黏结力强,延伸率大,弹性好,耐腐蚀,耐老化,不燃烧,无毒、冷作业施工方便,在建筑防水工程中已得到广泛应用。 主要类型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水或溶剂溶解后于基层上涂刷,通过水或溶剂蒸发干燥硬化,称为涂料类;另一类是通过材料的化学反应,使涂料与胎体配合,增强涂层的贴附覆盖能力和抗变能力,称为胎体增强材料类。
(1)涂膜防水屋面构造及做法
氯丁胶乳沥青防水涂料以氯丁胶石油沥青为主要原料,选用阳离子乳化剂和其他助剂,经软化和乳化而成,是一种水乳型涂料。 其构造做法为:
①找平层。 在屋面板上用1∶2.5~1∶3的水泥砂浆做15~20mm厚的找平层并设分格缝,分格缝宽20mm,其间距不大于6m,缝内嵌填密封材料。 找平层应平整、坚实、洁净、干燥,方可作为涂料施工的基层。
②底涂层。 将稀释涂料(防水涂料:0.5~1.0的离子水溶液为6∶4或7∶3均匀涂布于找平层上作为底涂层,干后再刷2~3度涂料。
③中涂层。 中涂层为加胎体增强材料的涂层,要铺贴玻璃纤维网格布,有干铺和湿铺两种施工方法。 在已干的底涂层上干铺玻璃纤维网格布,展开后加以点粘固定,当铺过两个纵向搭接缝以后依次涂刷防水涂料2~3度,待涂层干后按上述做法铺第二层网格布,然后再涂刷1~2度,铺法是在已干的底涂层上边涂防水涂料边铺贴网格布,干后再刷涂料。 一布二涂的厚度通常大于2mm,二布三涂的厚度大于3mm。
④面层。 面层根据需要可做细砂保护层或涂覆着色层,细砂保护层是在未干的中涂层上抛撒20厚浅色细砂并辊压,使砂牢固地黏结于涂层上;着色层可使用防水涂料或耐老化的高分子乳液作黏合剂,加上各种矿物养料配制成品着色剂,涂布于中涂层表面。
全部涂层的做法如图10.22所示。
图10.22 涂膜防水屋面构造做法
(2)焦油聚氨酯防水屋面
焦油聚氨酯防水涂料又名851涂膜防水胶,是以异氰酸酯为主剂和以煤焦油为填料的固化剂构成的双组分高分子涂膜防水材料,其甲、乙两液混合后经化学反应能在常温下形成一种耐久的橡胶弱性体,起到防水的作用。 做法:将找平以后的基层面吹扫干净待其干燥后,用配制好的涂液(甲、乙两液的质量比为1∶2)均匀涂刷在基层上。 不上人屋面可待涂层干后在其表面刷银灰色保护涂料;上人屋面在最后一遍涂料未干时撒上绿豆砂,三天后在其上做水泥砂浆或浇混凝土贴地砖的保护层。
(3)塑料油膏防水屋面
塑料油膏以废旧聚氯乙烯塑料、煤焦油、增塑剂、稀释剂、防老化剂和填充材料配制而成。做法:先用预制油膏条冷嵌于找平层的分格缝中,在油膏条与地基的接触部位和油膏条相互搭接处刷冷黏剂1~2遍;然后按产品要求的温度将油膏热熔液化,按基层表面涂油膏,铺贴玻璃纤维网格布、压实、表面再刷油膏、刮板收齐边沿顺序进行。 根据设计要求可做成一布二油或二布三油。
涂膜防水屋面的细部构造要求及做法类同于卷材防水屋面,读者可根据图10.23的例子加以比较。
图10.23 涂膜防水分格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