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上山下乡”运动对科技人才队伍的危害

“上山下乡”运动对科技人才队伍的危害

时间:2023-07-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中共中央对新中国培养起来的知识青年实行了史无前例的“上山下乡”政策。国内外有关知青下乡的研究资料表明,这一政策开始于1955年。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这场轰轰烈烈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可以说其动机是狭隘的,手段是粗暴的,结果注定是失败的。

在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中共中央对新中国培养起来的知识青年实行了史无前例的“上山下乡”政策。就在全世界的人口都从农村涌向城市的大趋势下,中国新政府却背道而驰,把千百万受过初等教育的青年送到了农村。

国内外有关知青下乡的研究资料表明,这一政策开始于1955年。最初是为了解决城市内大量初中毕业生不能就业,而农村又急需有文化的人来参与生产劳动,帮助提高农民素质这一社会问题而提出的,当然这还是毛泽东同志的创见。他的一句话“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27]具有持久而强烈的号召力,一场持续了20多年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就此拉开序幕。从当时中国的经济社会状况来看,新中国建立后改革旧的教育制度,城市初中毕业生较新中国成立前相比明显增多,但受经济条件的限制,高中和大学的招生能力十分有限,能够升入高中的学生比例很低,因此就会有大量的初中毕业生要进入社会。虽然新中国的建设方方面面都急需人才,但当时的工业和建筑业都很落后,服务业更是低迷,因此城市提供不了足够的就业岗位给这些知识青年。另一方面,作为支柱产业的农业正缺乏有知识有文化的人才(如科技员和会计)。基于解决就业问题的经济动机,号召和动员城市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到边疆去的政策虽然有悖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但也有几分合理性。直到1966年之前,知识青年的上山下乡基本上都是自愿的,当“文化大革命”爆发以后,就变为由政府采取行政强制手段来执行,其政治色彩增强,政治动员和政治压力加大,逐渐由经济动机转向政治目的。

事实上,最早去到边疆垦荒的知识青年是源于对毛泽东同志的高度崇拜,对其号召笃信不疑,满怀激情地投身于最艰苦的地方垦荒建设。他们虽有激情,却没有农村劳动的经验,虽说是知识青年,却不懂农业技术,其促进农业生产的作用必然大打折扣。另一方面,从知识青年自身锻炼来说,虽然当时的城市生活算不上多优越,但比起荒无人烟的大草原、北大荒、戈壁滩来说总要强太多,艰苦环境的锻炼究竟是磨炼了意志,还是磨灭了希望?是强健了体魄,还是造成了伤害?是奉献了青春,还是毁了一生?这些问题在关于知青下乡的各种文艺作品和研究报告中都可以找到答案,这里不再详述。

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这场轰轰烈烈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可以说其动机是狭隘的,手段是粗暴的,结果注定是失败的。首先说动机,前面已经分析了早期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出于缓解城市就业压力的目的,培养锻炼是次要的。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其目的就完全是政治性的,是为了“防修反修”,经济原因不是主要的。中共中央站在维护政权的立场上看待青年人才的培养,突出政治教育而不是科学知识的学习,这种狭隘的观念只能培养出具有特别的政治思想的人,而不是中国共产党所提倡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再来看手段,“文化大革命”之前的知青下乡基本上是在毛泽东的号召下自愿去的,而且是部分知青。“文革”期间由于政治因素的影响,政府采取了一刀切的强制手段,不分情况地把够条件的知识青年都送到农村去插队。由此产生的抵触心理不能不影响“锻炼”,其效果可想而知。这种违背人才培养基本原则的错误做法,其消极影响不仅是毁了一批青年人,而是耽误了几代人的成长。结果就是直接导致科技人才的断层,这种恶劣影响一直持续到改革开放以后,政府停止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政策之后才逐渐消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