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主要历史文化遗存

主要历史文化遗存

时间:2023-07-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好太王碑 好太王碑位于吉林省集安市市区东4公里,距好太王陵200米,是高句丽第十九代王广开土境平安好太王的墓碑,系高句丽第20代王长寿王为其父19代王好太王所立。2004年,高句丽历史遗迹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在所有的高句丽遗存中,当属墓葬最为常见,且具有数量多、分布广的特点。集安地区的高句丽壁画墓,绝大部分是大、中型封土墓,现已发现近20座。

 

好太王碑 好太王碑位于吉林省集安市市区东4公里,距好太王陵200米,是高句丽第十九代王广开土境平安好太王的墓碑,系高句丽第20代王长寿王为其父19代王好太王所立。

好太王,名谈德,生于374年,卒于412年,在位时期,励精图治,开疆拓土,国家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民富国强。

好太王碑建立于414年,距今已1600余年,为一整块角砾凝灰岩稍加修凿而成,略呈方柱形。碑高6.39米,幅面宽1.34—2.0米不等。碑文自东南面开始,四面环刻,计44行1775字,全部为隶书汉字,古朴方正。碑文大体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较短,共6行,主要记叙了高句丽建国的神话传说及好太王统治时期国富民强,五谷丰登的局面。第二部分是碑文中心所在,22行,较详尽地记录了好太王率军攻城略地的戎马生涯,颂扬了好太王的文治武功。第三部分16行,记载了为好太王守墓的烟户数量、来源以及有关的守墓制度。

清初康乾之世,长白山区被封禁二百多年。作为现存最早、文字最多的高句丽考古史料,好太王碑直至1877年,才由桓仁县书启关月山所发现。1961年,包括好太王碑在内的集安古墓群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5年,国家派技术人员对碑身进行了化学封护。1976年至1977年,拆除腐朽倾斜的旧亭,加固了碑基,修筑了大型石坛。1982年,修建了具有民族风格的碑亭,著名考古学家夏鼐为其题写了匾额。2004年,好太王碑与太王陵一并被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批准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毌丘俭纪功碑 毌丘俭纪功碑是3世纪中叶魏将毌丘俭征伐高句丽后所立,是研究高句丽历史的重要石刻资料之一。1904年,集安乡民筑路,在县城西17公里的板岔岭处发现此碑,后交于县知事吴光国,藏于县劝学所内。再后,世事变迁,该碑几经辗转,归奉天博物馆所有,现藏辽宁省博物馆,为一级藏品。

毌丘俭纪功碑系赭红色含石英粒岩石,发现时已残缺不全,仅存全碑的左上角,残碑长39厘米,宽30厘米,厚8—8.5厘米,其上阴刻汉字,清晰可见竖排7行48字;另有二字虽已残缺,但尚能辨识,共为50字,为隶书。该碑出土后,很多学者对碑文进行考证、注释,其中以著名学者王国维先生的补订最为精当。其补订文为:

正始三年高句丽反(以下缺毌丘俭衔名)

督七牙门讨句丽五……

复遗寇六年五月旋

讨寇将军魏乌丸单于

威寇将军都亭侯

行裨将军领玄

裨将军

毌丘俭,字仲恭,魏河东郡闻喜县(今山西省绛县西)人,承袭其父爵位,历任尚书郎、羽林监等职,因得罪朝廷,被调出京城,任荆州刺史,后迁任幽州刺史。正始五年,244年秋,毌丘俭奉命帅军从玄菟郡出发,征讨高句丽。高句丽王闻讯率步骑二万迎战。双方大战于梁口(今通化市江口村一带),高句丽王率残部败走。毌丘俭乘胜追击,攻占高句丽国都丸都,斩俘数千人,高句丽王落败。次年,毌丘俭再征高句丽,派玄菟太守王颀追击高句丽王及残军。王颀军队很快就从背后冲破了高句丽都城周围的防御网,长驱直至肃慎南界。然后,在高句丽都城附近与毌丘俭军会合,刻石纪功,旋师幽州、玄菟。

毌丘俭东征稳定了曹魏政权的后方,使一些被高句丽控制下的部族恢复了与中原王朝的隶属关系。自此,曹魏政权加强了对东北的管理,使东北出现了一个较为安定的社会局面,对于发展当地生产力起到了积极作用。

高句丽王城、王陵、壁画 我国吉林、辽宁地区存续着大量高句丽历史遗迹,其中的高句丽王城、王陵和壁画更富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2004年,高句丽历史遗迹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高句丽王城。在我省集安市发现两座高句丽城址,一座是今集安市区所在的平原城,即国内城,一座是距离市区不远的山城子山城,即丸都城。国内城平面近方形,东墙长558米,西墙长699米,南墙长749米,北墙长735米,周长2741米。城垣外部石砌,内部土筑,地表下构筑有基础。北墙、西墙南段、南墙西段、东墙南段保存较好,地表高度多2米以上;东墙保存较差。现存的等级最高、规模最大的建筑址位于城内中西部,出土有东晋青瓷、卷云文字瓦当等遗物,建筑等级较高。

丸都山城的城垣依自然山势而建,山城整体呈“簸箕”型,周长6947米。城墙表面以楔形石错缝垒砌,墙体中部梭形石交错咬合摆放,石隙填以碎石。墙体由底部向上略内倾,顶部筑有女儿墙。城墙以东墙南段、西墙北段和北墙保存较好,高处达5米左右。现发现城门7处,除1号门址构筑于城垣最低点的地势平缓处外,余者均构筑于地势险要处。城内出土遗物除少量生活器皿、武器、工具外,以建筑构件为主。

“国内城”与“丸都山城”是高句丽时期平原城和山城建筑实例的集中体现,对高句丽的都城、建筑工艺等研究均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高句丽王陵。在所有的高句丽遗存中,当属墓葬最为常见,且具有数量多、分布广的特点。据历年调查累计,仅在集安就发现古墓群71处,墓葬12358座,其中大多数为高句丽墓葬。而最为集中的则是距国内城与丸都山城城外不远的通沟平原上的洞沟古墓群,堪称东北亚地区古墓群之冠。该古墓群划分为禹山墓区等7个墓区,现存高句丽时代墓葬近7000座。墓群中有十余座超大型的墓葬,为高句丽王的陵墓,如将军坟、太王陵、千秋墓、西大墓、临江墓等。将军坟,位于集安市东北龙山脚下,造型颇似古埃及法老陵墓,被誉为“东方金字塔”,据考为二十代王长寿王陵。整座陵墓呈方坛阶梯式,高13.1米,墓顶面积270平方米,墓底面积997平方米,整个墓体全部用花岗岩砌成。坟阶达七层,均由重达数吨的条石铺砌而成。墓室通道位于第五阶处,墓室边长5米,高5.5米,顶部覆盖着一块完整的石板,平面达50余平方米,重50余吨,墓室内并排置放着两个石棺床。在坟的顶端,四边条石上留有亭阁建筑的印记,这与北方古代其他少数民族的丧葬习俗极为吻合。将军坟是高句丽建筑技艺、艺术成就所达高度的一个缩影。

高句丽壁画。在高句丽权贵的坟墓中,除陪葬品外,常绘有五彩缤纷的壁画,所用的材料多为矿物颜料,故至今保存较好。集安地区的高句丽壁画墓,绝大部分是大、中型封土墓,现已发现近20座。根据墓葬形制和壁画内容的变化,可将壁画墓分为四期。第一期包括角羝墓和舞俑墓,壁画内容都以墓主人居住、生活、出行、狩猎场面为主。其建造年代为4世纪至5世纪。第二期包括麻线沟1号墓、通沟12号墓、长川2号墓、山坡下983号墓等,壁画内容除第一期常见的题材外,具有佛教色彩的莲花纹、王字云纹图案明显增多。其建造年代为5世纪。第三期包括龟甲莲花墓、散莲花墓、长川1号墓、冉牟墓、环纹墓等,壁画内容除了前期出现的之外,百伎戏乐、山林逐猎是这个时期的重要内容。其流行时间为5世纪末至6世纪中叶之间。第四期包括四神墓、五盔4号、5号墓,壁画内容以四神为主,流行时间为6世纪中叶至7世纪初。集安高句丽壁画内容丰富,色彩鲜艳,技巧高超。人们在谈及中国古代壁画艺术时,常有“西北有敦煌,东北有集安”之誉,对高句丽壁画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贞惠、贞孝公主墓碑 贞惠公主墓和贞孝公主墓,是渤海第三代王大钦茂二女和四女的陵墓。

贞惠公主,生于737年,卒于777年,被安葬在今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敦化市江南镇六顶山村西约500米、六顶山南麓两个自然山坳之中。该处还有多座已查明古墓,被称为六顶山古墓群,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49年,考古人员对贞惠公主墓进行了发掘整理。墓中出土了贞惠公主墓碑。墓碑出土时已破裂为7块,后来经过拼对,全碑很完整。碑呈圭形,花岗岩质,通高90厘米,宽49厘米,厚29厘米。正面镌刻墓志,阴刻,楷书真字。碑文21行,序19行,铭6行,末行为立碑年月,计725字,有491字清晰可识,其余234字已经斑驳难辨。碑文记述了渤海王大钦茂次女贞惠公主的出身、气质、容貌、教养以及出嫁、矢志守节和去世等经历,是一篇典型的骈体碑文。该碑是我国首次发现的渤海时期文字,成为东北古代文化遗存中的珍品,现收藏于吉林省博物院。

贞孝公主,生于756年,卒于792年。墓葬位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县龙海公社龙头山上。在孝贞公主墓的东南和东部山坡,有十多座古墓,形成墓群,被称为龙头山古墓群,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孝贞公主墓,南北向,用砖和石板修筑,由墓道、墓门、甬道、墓室和塔五个部分组成。1980年10月,考古人员对贞孝公主墓进行了发掘整理,发现了竖立着的贞孝公主墓碑。经研究比对,发现贞惠公主墓碑和贞孝公主墓碑碑刻的文字几乎是一样的,只有姓名、年月日和地址有差别。所以,用贞孝公主墓志为底本,对贞惠公主墓志进行补充,使一篇完整的贞惠公主墓志呈现在人们面前。

这些墓群墓葬是唐代渤海国早中期王室贵族墓地,对渤海墓葬类型演变、分期和葬俗研究,渤海石构墓葬的起源研究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对研究渤海的政治、经济、文化及与中原文化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长白灵光塔 灵光塔坐落在吉林省长白朝鲜族自治县长白镇西北郊塔山山顶之上,距今已有千余年历史,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灵光塔是一座四角密檐式空心砖塔,塔身通高12.8米,由青砖砌成。整座塔由通道、甬道、地宫、塔身、塔刹5部分组成。通道呈阶梯式,共有台阶11级,左右壁及台阶均为原生土,唯每级台阶中央铺砖三、四块。通道后接砖砌甬道,底铺砖3层,上无盖板石。甬道后为地宫,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1.9米,东西宽1.42米,高1.49米。侧壁和底部均为砖砌,顶盖石板。地宫盖石之上,夯筑有塔基。塔身以长方形、圭形、多角形砖砌筑。塔身平面呈方形,高5层,从第一层往上每层的边长逐层缩短,高度也随高而降低。

灵光塔并非此塔原名,由于年代久远,塔的原名和建筑时间早已失传。据说塔前原立有一块字迹模糊的刻文石碑,后也被人损毁。经考证,塔的现名是1908年由时任长白府知府的张风台所起。1936年,地方士绅补葺修复了塔刹。灵光塔最近一次重新维修是在1984年,由吉林省政府拨资金,除了对塔进行全面加固整修外,又按被吹断前的型样重铸塔刹,并在塔顶安置了避雷装置。

长白灵光塔是目前国内仅存的唐代渤海国建筑,是渤海国建筑工艺、文化艺术和佛教研究的重要载体。198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农安辽塔 农安辽塔位于农安县黄龙路与宝塔街交汇处,是辽代黄龙府(今农安)遗留至今的唯一建筑,始建于1023年,建成于1030年,是省级重点保护文物。1994年,被确定为吉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农安辽塔为砖筑、实心、密檐式、8角13层,由塔座、塔身、塔刹三部分构成,通高44米。承托塔身的塔座每边长7米,直径16.9米,平整坚固。塔身有亚门、平栏门、密檐、角梁、斗拱、花拱、西瓜顶等多种工艺形式。塔身第一层高13米,每面间隔着各建一个龛门或假门,上方承檐部分置两组斗拱;棱角部位为仿木构明柱,上置转角铺作。第二层以上各层,层层收分,均高1.75米,承檐部分均置斗拱两组,棱角部分亦置转角铺作。檐上戗脊均饰蹲状的猛兽,前为狮子,后为龙马昂首向天,栩栩如生。在瓦垅前端有圆形瓦当,周饰双重套环,中间为“喜”字图案。塔刹底部是三层绽开的仰莲,仰莲上是细颈鼓腹的宝瓶,宝瓶上是铜制镀金“圆光”,内为车轮形的卷曲花纹。“圆光”之上筑一铜制镶金仰月,月牙向上。仰月留有双层空边,中间雕刻云卷。仰月之上镶有5颗铜制镀金宝珠,宝盖设在第二颗宝珠上,顶端两颗宝珠呈葫芦形连在一起,宝盖上焊有4条铜链,分别挂在最上层戗脊的铁钩上。精美匀称的塔刹,使古塔增强了挺拔高耸的气势。

1953年,省政府对辽塔进行了保护性修缮。修缮过程中,在塔身第十层中部发现一砖室,砖室的西北角设有一砖砌小台,台上为一硬山式木制的屋宇,内有铜铸释迦牟尼佛和观音菩萨像等。1982年,农安县政府对古塔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修缮,使辽塔恢复了原貌。

完颜娄室与完颜希尹墓 金代完颜娄室墓位于吉林省长春市区东10余公里的石牌岭,墓地石碑已佚失,现残存一大一小石龟趺两尊。完颜娄室是金代的开国功臣,女真族的著名奖领。在金灭辽的历次战争中,他屡建战功,生前多次受到最高统治者的奖赏。1130年,完颜娄室病死于军旅之中,被葬于今长春市区东10公里的石碑岭。1146年,被追封为莘王,后改谥金源郡王。

墓地残存大龟趺上面曾立有一块石碑,叫完颜娄室神道碑。据记载,石碑早在光绪年间就已经不见踪迹了,不过碑文保存下来了。《柳边纪略》大体记录了完颜娄室神道碑的碑文,全部碑文4000余字,对于研究辽与金、宋与金的战争历史是极宝贵的资料。1912年,日本人盗掘了完颜娄室墓,把盗得的文物运往旅顺陈列。其中银毛拔、银帽冠等12件文物,现仍保存在旅顺博物馆。

完颜希尹墓位于吉林市舒兰市小城镇东村附近,2001年,其被确定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墓地于清光绪年间由时任吉林将军的长顺发现,并对其进行了保护。“文革”期间,墓前原有“大金故尚书左丞相金源郡贞宪王完颜公神道碑”被毁,碑碎块现藏于吉林省博物院。1980年该墓由吉林省文物工作队发掘。墓葬由墓道、天井和墓室三部分组成。墓道辟于东壁正中,土筑,呈斜坡状,后接横向长方形天井,墓门用硕大厚重的石板封堵。墓室近方形,南北长2.45米,东西宽2.4米,高2.4米,四壁用修琢规整的花岗岩石条砌筑而成。四壁上以石条仿作梁枋,上置内收的三重顶石,墓顶以一整石雕琢成四阿式盖顶。发掘过程中,出土了一些具有很高史料价值和文物价值的珍贵文物。

完颜希尹家族墓地是我国东北地区现有为数不多的金代家族墓地。墓地众多碑碣的出土,对金代历史、政治研究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特别是女真文墓志的发现,为研究金代女真文字的字形、字体变化及女真书法等提供了重要依据。

大金得胜陀颂碑 大金得胜陀颂碑位于扶余县徐家店乡境内,立于大定二十五年(1185年)七月二十八日,是金代第五帝世宗完颜雍为追记其祖父金太祖、女真族杰出首领完颜阿骨打在此聚集族民誓师反辽,最终灭辽立金的功业而立。

碑用青石雕成,由首、身、座三部分组成。通高320厘米,碑首高79厘米,宽100厘米,厚38厘米。正、阴两面各雕两条对称盘龙,龙头在侧面并伸向下,龙身相交,同戏一火珠。正面两盘龙之间留有碑额,上刻篆书2行6字“大金得胜陀颂”。碑身高177厘米,宽85厘米,厚31厘米。正面刻有汉字碑文的序及颂诗30行,815字。因多年风雨侵蚀和碑身断裂等原因,部分文字已不完整。阴面为女真大字碑文。碑额3行12字,碑文33行,每行字数不等,共1500余字。碑身正、阴两面的四边皆饰同样的蔓草纹图案。正面汉字与阴面女真字大体对译。碑身下有龟趺碑座,高72厘米,宽97厘米,长160厘米,重逾千斤。石碑的龙首、龟趺形制与雕刻之法,为唐宋碑刻的风格。

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受朝廷加封,到东北任职的爱国学者、东北历史地理学家曹廷杰亲至石碑捶拓,是碑文捶拓的最先者。民国四年(1915年)县长孔郁吾拓印碑文、修复碑身,并新建了碑亭,还在碑侧立石镌文。1960年,吉林省人民政府拨款建立碑亭。“文革”期间,碑亭被毁,碑身断裂成三段。“文革”以后,陆续对碑身实施了修复、封护,并修建了护栏和碑亭。1993年为石碑安装全封闭钢板保护罩。2008年,在大金得胜陀颂碑侧,建起辽金历史陈列馆。

现在存世的汉、女真两种文字碑刻,大金得胜陀颂碑虽不是绝无仅有,但也是极为罕见的。它是研究辽金时期政治、军事、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同时表明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开发治理祖国北疆的事实。1994年,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阿什哈达摩崖石刻 阿什哈达(满语,峭壁之意)摩崖石刻,位于吉林市丰满区江南乡阿什村,吉丰公路南段松花江东岸的临江绝壁上,是省内唯一一处明代摩崖石刻,也是明王朝统治东北的重要历史遗迹。1994年,省委、省政府确定其为吉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阿什哈达明代摩崖刻石共有永乐刻石和宣德刻石两处。刻石虽经多年风剥雨蚀,但字迹尚可辨析。第一刻石在绝壁中部较为突出的长方形青灰色花岗岩石上,高1.35米、宽0.70米,石上有文字三行,阴刻、楷书、竖读。中间字体较大,每字径约为12厘米,左右字体较小,字径约为6厘米。第二刻石在第一刻石西侧山脚斜坡处一块突出的黄褐色风化花岗岩石之上,两石刻相距约40米。石上有一上圆下方的碑形刻线,刻线中间高1.22米,两侧略低,面宽0.61—0.62米,刻线内有阴刻、楷书、竖读文字7行。由于崖壁斑驳,不甚平整,因此所刻字体大小不等,大多字径在4—5厘米之间。碑文记述了明辽东都司都指挥使刘清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洪熙元年(1425年)、宣德七年(1432年)三次率军至此,以及第一次修建龙王庙的具体时间。刘清三次领军来吉林松花江畔造船,每次并不是当年可以完成,有的一次造船要历时四五年。

为加强对阿什哈达摩崖刻石的保护,1983年文物部门在两刻石处分别修建了亭阁,后来又对刻石铭文进行了封护处理,同时亦修建了陈列室,并设专人看护,定期排除崖壁危石,以确保摩崖刻石免受损害。2003年7月,“吉林明清船厂历史陈列馆”开馆接待观众,收到良好社会效益。

龙虎石刻 吉林省珲春市区库克纳河畔,有一个颇具清代风格的亭榭,亭内镶嵌着一块高1.40米、宽1.38米、厚约1米的花岗岩石碑。石碑正面平整,用双钩法镌刻着“龙虎”两个大字,左下端刻楷书“吴大澂书”4字,这就是在当地家喻户晓的龙虎石刻。

龙虎石刻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原在珲春市凉水河镇东3.5公里的图们江边(此地现划归图们市)。1941年重修图珲公路时,该石刻被北移300米至山坡上。1982年,为保护石刻,就地修建了一座木石结构的六角形保护亭。1986年,因重修图珲公路,又将石刻移至市区现址。

龙虎石刻的“龙虎”二字为清朝督办边务大臣、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吴大澂在光绪年间查勘边界时留下的手迹。从光绪六年(1880年)到光绪十二年(1886年)的6年间,吴大澂以钦差大臣身份奔走于吉林、珲春、宁古塔之间,抵抗沙俄入侵,最后签订了《中俄重勘珲春东界约》等条约,改立和添立土、萨、啦等石界碑和边界记号,争回了黑顶子地方和图们江的航行权,为阻止沙俄继续入侵做出了贡献。

吴大澂书写“龙虎”二字刻于石上,立在凉水,自有他的用意。多年来沙俄入侵,祸患频生,百姓不得安生,渐渐远走他乡,使得凉水(当时名凉水泉子)已渐趋荒凉。吴大澂查边到这里后,帮助边民整修房屋,举办“劝农所”,组织边民抗击沙俄。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使凉水之地日益兴盛。当地人为报答吴大澂恩德,求书于他。吴大澂奋笔疾书,写下了“龙虎”二字。当地人用花岗岩精心地镌刻了这座龙虎石刻。龙虎石刻历经一个世纪的沧桑巨变,从一个侧面记载了中华优秀儿女在国难当头、国土受侵的危难时刻奋起抗争的勇气、智慧和担当精神。

北山寺庙群 北山寺庙群位于吉林市船营区北山公园内东峰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是由玉皇阁、坎离宫、药王庙、关帝庙等组成的清代寺庙建筑群。

玉皇阁也称大雄阁,位于北山寺庙群的最北端,始建于1776年,是寺庙群中地势最高,建筑最宏伟的庙宇。玉皇阁历经多次修葺,1926年做了一次较大规模的重建。重建后的玉皇阁占地面积为5124平方米,建筑面积1527平方米。庙宇坐北朝南,为二进院落,由前、中、后三部分建筑组成。阁内立有三通石碑,记载当初建阁以及后来两次重修的经历。院中有一些参天古松,传说是开山僧人宽真亲手所栽,距今已有200年。

坎离宫位于玉皇阁南约80米处,是北山寺庙群中最小的庙宇。建筑坐北朝南,有正殿三间,东配房三间,西侧原有胡仙堂一间。正殿正中原祀太阳神,两侧祀土地、山神、龙王、雷公和火德神。

药王庙建于1738年,又称“三皇庙”,位于坎离宫南约80米处,建筑坐北朝南,有正殿三间,正殿供奉三皇;两侧是华佗等十位古代名医。正殿是有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吉林将军都尔嘉题“民生永赖”的匾额。东西配庑各三间,后院原为眼药池、春江阁,阁旁有灵心堂和花窖。

关帝庙始建于1701年,占地面积为2801.17平方米。庙正殿供奉关公塑像,头戴通天冠,身着蟒龙袍,并配法物铜质偃月刀一柄。左右两侧分立着火神和龙王。庙内有清代著名书法家铁保撰书“泽被松江”“文武圣神”等匾额。

北山寺庙群集佛、道、儒为一体,颇具特色,实为集北方宗教寺庙建筑之大成。早在清朝年间即有“千山寺庙甲东北,吉林庙会盛千山”之美誉。1987年,北山寺庙群被吉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伪满洲国皇宫 伪满洲国皇宫旧址位于长春市东北角的光复路5号,是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充当伪满洲国傀儡皇帝时的宫廷遗址,长春人俗称“伪皇宫”,现称伪满皇宫博物院,是一处宫廷旧址上建设起来的遗址型博物馆。

伪皇宫旧址总占地面积13.7万平方米。其中宫廷主体部分即核心保护区为4.6万平方米,其余为附属部分。主体部分分东西两院,西院以中和门为界分为内廷和外廷两部分。内廷包括寝宫、中膳房、茶房、西膳房、司房、佣人住房、西御花园与同德殿、书画库、东御花园、御用防空洞等建筑设施,是溥仪及其眷属的日常起居区;外廷有勤民楼、怀远楼、嘉乐殿、日本宪兵室等,是溥仪的政务活动区。此外,还包括西部的御用汽车库、跑马场、禁卫军营区、御用花窑以及东部的御用铁路专用线、东南部的建国神庙、庙务所、近卫军营区等建筑设施。从1932年3月溥仪就任“满洲国执政”到1945年8月逃往通化,溥仪在这里度过了近14年的傀儡生涯。

1954年,吉林省博物馆由吉林市迁到长春市,馆舍临时选定在伪满皇宫。1982年,经过修缮,伪满皇宫一些建筑基本上恢复了原貌。2001年2月,伪皇宫陈列馆正式更名为伪满皇宫博物院。进入新世纪以来,伪满皇宫博物院全面完成了原貌恢复工作。2006年九一八事变75周年之际,建在伪满皇宫旧址东部区域,展示日本侵略中国东北史实,对广大干部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东北沦陷史陈列馆落成,并推出了大型基本陈列《勿忘“九一八”——日本侵略中国东北史实》,吸引了众多观众,得到了社会各界一致好评。

辽源煤矿万人坑 辽源煤矿万人坑位于辽源市西北8公里处,又称辽源矿工墓,现为东北沦陷时期辽源矿工墓陈列馆,是一处墓地遗址与现代化陈列展示相结合的爱国主义教育展馆。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用武力强行接收了西安(现辽源)煤矿,采取最野蛮、最残酷的压榨手段,对矿山全面实行法西斯统治,使这里变成人间地狱。资料记载,从1931年到1935年的4年时间内,至少有7万多名矿工在此断送性命。侵略者不仅在生命上摧残矿工,还在经济上残酷进行压榨。人们在修整矿工墓时发现的牛世清的“一张工票”,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敲骨吸髓,剥削我劳动人民的罪恶本质。工票在矿工牛世清尸骨的胸部发现,按其记载,牛世清在矿上干活到死,不但没挣到一角钱,反倒欠了一身债务。这张闻名全国的工票作为国家一级文物,保存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制件在陈列馆展览大厅内展出。

辽源矿工墓现有八处尸骨陈列馆和一处炼人炉遗址,保存着比较完整的矿工遗骨197具及零散的矿工遗骨20多具,在周围的沟岗上还有3000多座矿工坟。在矿工墓中心的山冈上耸立着庄严肃穆的矿工墓纪念碑,上面镌刻着“日伪统治时期辽源煤矿死难矿工墓”十五个大字。昔日残害矿工的刽子手、方家柜的总经理蔡九龄的铸铁像长跪在死难矿工的墓前。

辽源矿工墓的保护展示工作始于1963年。2001年6月至2003年6月,各级政府对矿工墓文物馆进行了大规模、全方位地整修,将各尸骨展点在保持原貌的基础上进行了修复。2005年,辽源矿工墓被中宣部确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