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确定农产品营业成本

确定农产品营业成本

时间:2023-07-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成本计算期一般按公历年度确定,即从公历1月1日到12月31日,也可以按产品的生产周期确定,即从农产品开始生产到收获的一段时期。

(一)农产品的成本核算

小知识

成本核算是对农户生产中所发生的物质费用和人工费用进行记录、计算、分析和考核的一系列过程。

农产品的成本核算程序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确定成本核算对象 成本核算对象是指对哪些产品进行成本核算,也就是进行成本核算的具体产品项目。由于大多数农户不只是生产一种产品,产品种类比较繁多,所以首先要确定成本核算的具体对象,才能较清楚地反映该产品生产中的各项花费。农产品生产从大类上可以分为种植业和养殖业,其对应的成本就是种植业成本和养殖业成本,只有进行具体分类,才能核算出每种产品的成本。

2.确定成本计算期 成本计算期是要明确是对哪个时期的产品进行成本核算,因为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往往经过许多阶段,在产品出售的时候,农户也是要根据市场情况,市场情况好,农户就出售农产品,市场情况不好,就暂时不出售。

成本计算期一般按公历年度确定,即从公历1月1日到12月31日,也可以按产品的生产周期确定,即从农产品开始生产到收获的一段时期。到底如何确定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以玉米为例,青储玉米和成熟玉米的生产周期就不一样。

3.确定成本开支范围 确定成本开支范围是指确定哪些费用应计入农产品成本,哪些费用不应该计入农产品成本。应该计入农产品成本的范围主要包括在生产过程中花费的支出、农户在生产中因借贷而支付的利息等;不应计入农产品成本的范围主要包括农户用于生活的开支、农户向国家所缴纳的各种税款等。

4.确定成本项目 确定产品成本项目,需要对计入产品成本的各项费用按经济用途进行分类。有了成本项目就可以比较清楚地反映出产品成本的经济内容,并进行成本分析。

农户应根据具体情况设置成本项目。一般情况下可设置以下成本项目:

(1)直接材料。指生产中耗用的自产或外购的种子、种苗、肥料、地膜、农药等。

(2)直接人工。指直接从事种植业生产人员的工资、工资性津贴、奖金、福利费。

(3)机械作业费。指生产过程中进行耕耙、播种、施肥、中耕除草、喷药、收割等机械作业所发生的费用支出。

(4)其他直接费。指除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机械作业费以外的其他直接费用。

(5)制造费用。指应摊销、分配计入各产品的间接生产费用,如运输费、管理费等。

5.计算农产品总成本 农产品成本是农产品价值的一部分,是农产品价格的最低界限,是生产一定种类、一定数量的农产品所消耗的生产资料和劳动报酬费用之和。

总成本=直接费用之和+间接费用之和。

6.计算单位农产品成本 通常需要计算单位面积成本和单位产品成本。

由于农业生产的特殊性,在进行农产品成本核算时,还须考虑农产品成本的空间(地区、地块)和时间(年度)差异性;并且必须正确规定自产自用产品的估价办法以及不同作业、不同生产项目的共同生产费用和主、副产品费用的分摊办法等。

(二)农产品营业成本核算

农产品营业成本是指已经销售的那部分农产品所分摊的生产成本,它是根据销售数量和单位产品成本计算的。

农产品营业成本=销售量×单位产品成本

例如,某农民一年收获玉米20 000 kg,共花费6000元各种费用,则每千克玉米的生产成本就是每千克0.3元。若该农民出售玉米2500 kg,则玉米的销售成本就是750元即2500×0.3=750。可见,营业成本虽是以生产成本计算出来的,但它与生产成本不是一回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