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承德市双滦区:鼎盛王朝,文化产业园

承德市双滦区:鼎盛王朝,文化产业园

时间:2023-07-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圆月东升,夜色降临。为此,双滦区结合承德市整体发展战略的调整,在全区上下围绕如何转型发展展开了一场广泛深入的思想大讨论。这些优势,为双滦区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前景。由此,区委区政府敏锐地意识到,文化产业立区应该是双滦区经济社会发展方式上实现转变的最佳路径。

圆月东升,夜色降临。承德市双滦区元宝山下,一场大型实景演出正在进行,忽而战马嘶鸣、旌旗猎猎,威武勇猛的霸气大军从舞台两侧浩浩荡荡冲杀而出,带领观众仿佛穿越到开疆拓土的鼎盛王朝;忽而华灯绽放、鼓乐齐鸣,满汉全席的道道佳肴、避暑山庄的处处美景次第呈现,引导观众宛若共赴一场皇家文化的饕餮盛宴。这场恢宏的实景演出已经成为游客中赞誉最高的景点,也成为了承德一张靓丽的名片。

鼎盛哈雷俱乐部全景

面对困境 果断转身

承德市双滦区因境内有双塔山和滦河水而得名,总面积45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0万,这里历史悠久,素来就有“承德山水的精华、山庄文化的源头、五代清帝的行踪、两个王朝的背影”等美誉。然而在5年前,双滦区靠的并不是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不是秀美的自然风光,而是区内丰富的铁、钒、钛、磷等矿产资源,以及世界最大的钒钛磁铁矿冶炼高炉群落、单体提钒车间。国际通用的钒钛式磁铁矿以双滦区的大庙镇命名,以钢铁、电力和采选行业为主导的工业增加值占全区GDP的80%以上,提供税收占全部税收的60%以上。正是因为如此,虽然背靠青山绿水,坐拥名胜奇观,但双滦区被贴上的标签是“郊区”“老工业区”“从属旅游区”。伴随着逐渐严峻的经济形势,双滦区依赖矿产资源和承钢等驻区大企业、矿业开采粗放;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消费拉动能力差;城乡发展不协调,有“城”无“市”,对乡村带动力不强;资源环境矛盾等问题越来越突出。钢铁业一家独大、矿产资源掠夺式开采的道路已经不能再继续走下去了,面对囧境,必须果断转身,转变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走一条可持续的道路,实现双滦区的再次创业。

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思想的深刻“裂变”。为此,双滦区结合承德市整体发展战略的调整,在全区上下围绕如何转型发展展开了一场广泛深入的思想大讨论。通过讨论,大家看到,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最主要途径。除了矿产资源,双滦区拥有丰厚的历史遗产,汉筑城垣、辽修古塔、清建行宫,清王朝在塞外建造最早、规模最大的皇家宫苑“喀喇河屯行宫”即坐落于此。此外,优越的地理位置也是双滦区得天独厚的优势,京承、承唐、承赤、承张高速和京沈高铁穿区而过,是承德市“两环十射”交通网的重要枢纽。这些优势,为双滦区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前景。由此,区委区政府敏锐地意识到,文化产业立区应该是双滦区经济社会发展方式上实现转变的最佳路径。

《鼎盛王朝·康熙大典》实景演出

以文促旅 以旅兴文

有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选择一个优秀的项目作为突破口,培育成为带动全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有力引擎。经过对广西、成都、西安等文化休闲旅游产业发达地区的深入考察,双滦区委区政府按照“体现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尊重自然、保护生态、传承历史、延续文脉”的理念,决定依托清文化,建设中国·承德《鼎盛王朝》文化产业园区。

2010年5月21日,在双滦区壮美瑰丽的元宝山山脚下,《鼎盛王朝》文化产业园项目破土动工。2011年6月18日,历经一年摸索,《鼎盛王朝》文化产业园核心项目全球首部皇家文化大型实景演出《鼎盛王朝·康熙大典》正式公演,一亮相就获得了无数掌声与喝彩。

《鼎盛王朝·康熙大典》全剧由《序·逐鹿》《天问》《天籁》《天性》《天下》五幕组成,从“清之鹿如何不失”的反复设问,到文治武功、开明理国终成鼎盛王朝的恢弘成就,以气势磅礴的大手笔、规模震撼的大制作、波澜壮阔的大视野,全面展示清王朝最鼎盛时期的历史风貌及人文情怀,以最精彩的形式描绘出康熙大帝辉煌的一生。

地为舞台天为幕,山为情境人为本。《鼎盛王朝·康熙大典》的演出引爆了承德的“不夜天”,使双滦区的旅游市场迸射出了全新活力,四面八方的游客慕名而来,场场爆满,多次加演,彻底改变了“白天看庙、晚上睡觉”的尴尬,把承德市和双滦区悠久丰厚的历史底蕴全方位展现在游客面前,让承德“一座山庄、半部清史”名扬全国。正是抓住了文化这个“魂”,挖掘好、整合好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坚持文化与旅游相融合,构建相辅相成的“大文化”体系,双滦区走出了以文促旅、以旅兴文的新路子。

人无我有 人优我特

依托当地山水文化,以实景演出带动旅游发展,在全国已经并不新鲜。双滦区委区政府认识到,仅仅依靠一场大型演出就能把一个地区的文化产业做大做强并不现实,只有把文化创意元素、艺术表现形式与传统的生态优势、产业优势、人文优势相结合,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做出特色、做出品牌,才有生命力和竞争力。基于这种认识,他们围绕大型实景演出,陆续建成了一批独具特色的文化观光旅游项目:

——在《鼎盛王朝》实景演出现场对面的山上,投资2.5亿元的鼎盛哈雷俱乐部已落成运营。鼎盛哈雷俱乐部是集办公、展示、西餐、机车维护、骑行、红酒储藏、雪茄品鉴等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哈雷机车文化平台。百余辆自主定制哈雷摩托车,10余辆高端保障车,5公里机车训练跑道,将单纯的摩托机车融于哈雷狂野、自由、奔放的文化生活方式中,通过以车会友的形式,将异域机车文化同本土文化、传统文化、鼎盛皇家文化相融合,打造出全国乃至全世界哈雷机车友中国承德行的“驿站”,利用机车文化推广承德旅游线路,建设高端自驾营地,为鼎盛文化注入新的文化元素。第十五届、第十六届中国承德国际旅游节和大型“骑着哈雷去旅行”活动的成功举办,使哈雷成为承德市一张新的旅游名片。

——在鼎盛烟斗博物馆,中国承德国际烟斗艺术展盛大开幕,来自丹麦、意大利、美国、德国、中国等13个国家的上百位独立烟斗制作人带着各自的“手工精品”进行了集中展示,让前来参观的人们领略到了烟斗的魅力与其独特的艺术。

——在鼎盛书画院,专业展馆、创作室、画廊、学术报告厅等配套完善,各类讲座、拍卖会、高端笔会、书法提名展多次开展,在探讨艺术、追寻传统中搭建了一个文化艺术的交流平台。

——连续三年的“鼎盛皇家灯会”活动,填补了承德冬季无旅游项目的空白,五光十色的花灯、丰富有趣的项目和一系列民俗文化展演已成为拉动景区冬季旅游、推进国际旅游城市建设的一大亮点。

不拒众流 方成江海

人才,是创新之源、发展之本。引进一支有活力、有激情的精英团队,是项目成功的基础。成立于2009年12月的承德鼎盛文化投资有限公司是《鼎盛王朝》文化产业园区主要投资建设单位,隶属承德京城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下辖14个子公司,是拥有固定资产30多亿元,员工4000多人的大型民营企业,位居承德同行业首位。为了成功打造《鼎盛王朝·康熙大典》实景演出,一支精英的主创团队成为了关键所在。

鼎盛书画院书画展

实景演出艺术顾问是于丹,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著名电视策划人、知名文化学者。实景演出史学顾问是纪连海,北京师大附中高级历史教师、清史专家。只有聘请一流的顾问,才能最大程度地挖掘历史,保证演出的真实性。

实景演出的总导演是梅帅元。这位曾先后制作过大型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禅宗·少林》《大宋·东京梦华》《井冈山》《成吉思汗》的艺术家,被称为“中国实景演出创始人”,也是将实景演出推向国际的第一人。只有聘请一流的导演,才能最大程度地弘扬历史,保证演出的观赏性。

实景演出的演员团队来自于佛山市南海区松岗豪马特技演艺中心,是国内专业从事马战、马术表演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一支专业队伍,并且擅长制作影视特技特效。只有聘请一流的演员,才能最大程度还原历史,保证演出的震撼性。

为了打造好文化旅游产业高地,双滦区委、区政府更是将该项目作为一号工程,给予了大量优惠政策:争取国家、省、市文化专项引导资金4430万元;建设用地按文化产业类用地,实行协议出让;免除了部分行政性事业收费;演出山体1000亩林地和未利用土地,免费提供给公司使用;给予贷款利息补贴;对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实行先交后退的方式,累计退回659万元。这些举措极大增强了企业投资信心,加快了项目进度。

近者悦而尽才,远者望风而慕。双滦区积极整合资源、搭建平台,引来了金凤凰来区投资建设。鼎盛文化投资有限公司也不负厚望,克服重重困难,组建了国内顶尖的专家团队。在各方努力下,终于打造出了气势磅礴的《鼎盛王朝·康熙大典》实景演出,将双滦区文化旅游建设推向高峰。

腾笼换鸟 凤凰涅槃

经过5年的不懈建设与努力,《鼎盛王朝·康熙大典》实景演出成为全国首部皇家文化主题大型演出、首个3D裸眼秀、4D灯光秀。9000平方米的演出区内搭建了近2000平方米的360度旋转中心实景舞台,安装了国内体量最大的舞台机械设备,以及百余个灯光景片,借助近3000个声光设备。演出演职人员近千名,仅进口战马就有200匹。放眼望去,巍巍群山,悠悠滦水,演化为硕大无比的中心舞台,给人宽广的视野和非凡的感受。截止目前,《鼎盛王朝·康熙大典》已演出720场,接待观众百万人次,收入2亿多元,先后获得“河北省十大文化产业项目”“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

乘着文化旅游业迅猛发展的东风,双滦区加快对滦河水环境的治理,探索湿地建设,持续加大绿化力度,提高森林覆盖率,把一个天蓝水清、绿树掩映、典雅秀丽的生态小城展现在国内外游客面前。2015年,双滦区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8%,实现税收2.5亿元,全区旅游接待人次和综合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95%和246%,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区”。2016年1-6月份,全区财政收入59477万元,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全面开花。5年的时间,依托鼎盛文化产业园地的成功建设,双滦区完成了从“老工业区”到“文化产业示范区”、从“从属旅游区”到“文化休闲游高地”的华丽转身。

(省政协研究室调研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