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已逾118年的百年老企,也是一个由传统港口装卸企业嬗变为集资源开发商、资本运营商、码头运营商和综合物流服务商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企业集团。
唐山曹妃甸港煤二期码头
百年老企,历久弥新。在深化供给侧改革,掌握市场先机上,河北港口集团不断发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走出了一条传统国企做强做优做大葆生机的成功之路。营业收入由2011年的66.69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114.70亿元,增长了76.01%;利润总额由2011年末的12.79亿元增加到25.11亿元,增长了95.54%;投资收益实现大幅增长,由2011年的4.13亿元增加到17.32亿元,增长了319.37%。2015年,河北港口集团资产总额达到550.52亿元;港口吞吐量、利润总额均居全国沿海港口企业前列,在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中排名第192位。
一、环境倒逼,企业遇到全新挑战
作为计划经济体制宠儿的秦皇岛港,保持了长达数十年的煤炭水路运输垄断地位。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尤其是近年来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煤炭需求不足、周边港口同质化竞争趋于白热化,港口生产经营发展遭遇到全新的压力和挑战。
环渤海建港热潮打破了秦皇岛港煤炭运输垄断地位。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渤海湾北部仅有秦皇岛、天津两个大型港口,港口运输货类实行“黑白分家”,天津港以杂货、集装箱为主,秦皇岛港以煤炭运输为主。自上世纪90年代起,京唐港、黄骅港、曹妃甸港、锦州港先后建成投产,天津港更是强势进入煤炭运输市场,形成六港分切煤炭运输这块“蛋糕”的局面,煤炭下水能力严重过剩,各港综合运输费用的恶性价格竞争愈演愈烈。今年上半年,河北港口集团仅实现吞吐量15480万吨,同比减少3176万吨,降幅达17%,其中煤炭7815万吨、降幅高达30.1%。
国家能源运输总体布局调整加速了秦皇岛港货源分流。我国煤炭主产区在北方、主消费地在南方的能源结构,形成了北煤南运的独特运输格局。近年来,随着准池、蒙冀铁路开通运行,我国西煤东输、北煤南运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特别是准池铁路开通,超过40%将近4000万吨的优质蒙煤从秦皇岛港流向黄骅港,铁路煤炭运输通道增加,加上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煤炭需求量下降,对秦皇岛港的冲击愈加突出。
二、破解瓶颈,集团再造全新优势
面对港口运输遭遇的巨大困难与挑战,港口集团破除国企“等靠要”的旧思维,适应市场,在供给端发力,培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持续推动企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积极应对市场挑战和严峻的竞争局面,把企业做大做优做强。
秦皇岛港煤三期码头
(一)深耕细作港口装卸业务,在聚焦主业发展中做优基础性经济增长点。面对港口煤炭运输的空前压力和挑战,港口集团保持了把港口运营作为主业的战略定力,从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入手推进供给侧改革,降成本提效率,提高并保持了企业煤炭运输综合成本低、增值服务高的核心竞争力。在生产组织方面,首创了港前待泊、雾天航行、矿路港航电合署办公、重载交接等运行模式,港口运行效率大大提高,仅秦皇岛港在没有新增码头设施的情况下,港口通过能力就提高了1500多万吨;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近五年投资15.41亿元,改造翻车机和取料机等装卸设备,加固改造泊位14个,提高了装卸技术与装卸效率;在物流链建设方面,建立“互联网+港口”网上营业大厅,开发生产调度、货运管理和费收、煤炭生产“五调合一”信息系统,研发了秦港智能化交通组织平台,实现了供应链各节点业务无缝衔接、信息实时共享,提高了物流信息化管理水平和联运水平;在市场开发与优质服务方面,开展精细配煤业务,扩大专用场地,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让客户以最低成本获得最大利润;推行客户网格化管理,为客户提供全链条服务,形成磁吸效应,带动大客户,聚集大资源。
(二)抢抓战略机遇,在服务国家、全省经济发展中开发战略性经济增长点。港口集团紧紧抓住中央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战略、长江经济带和河北建设沿海经济强省机遇,主导开发建设了曹妃甸港区矿石、煤炭码头和黄骅港综合港区、散货港区,取得了曹妃甸港中区一港池和丰南港区200余个码头泊位的主导开发权,直接服务于北京(曹妃甸)现代产业发展实验区,2015年,创造净利润5.2亿元。与天津港集团合资组建渤海津冀港口投资公司,与江苏孟家港储运集团、广西北部湾港务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成为企业长远持续发展的实体性支撑项目。抓住国家增加原油战略储备等机遇,以油补煤,谋划在秦皇岛建设30万吨级原油泊位及500万方的储油罐区,在曹妃甸石化工业区建设2个30万吨级原油泊位和原油罐区,在黄骅港综合港区做30万吨级泊位可行性的研究,先后与联彩公司、浅海集团、河北炼化轻化工有限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同时,大力发展杂货、集装箱业务,开通了黄骅港到欧洲的直达班列,秦皇岛港成为我国重要的进口水果口岸,更好地服务全省经济发展。
(三)进军物流业务,打造供应链式的经济增长点。港口集团经营的秦皇岛港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干散货港口,曹妃甸港区是环渤海地区最重要的矿石中转码头,黄骅港综合港区是冀中南地区最经济便捷的出海口。三地港区都是水陆物流节点,港口效益的好坏取决于这个节点上的物流量。为此,港口集团把港口主业作为发展物流的优势资源,逐步向物流业务拓展,实现核心资源转移和交叉补贴,形成港口装卸与港口物流协同发展新局面。整合煤炭交易市场、睿港物流、邯郸陆港、香港公司等单位业务,组建国际物流公司,构建了支撑物流业发展的高效实体物流平台和在线电子交易与信息服务平台。目前,秦皇岛海运煤炭市场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珠海横琴煤炭交易中心挂牌成立,环渤海煤炭交易中心正在组建,上海煤炭交易所重组稳步推进,邯郸陆港2015年实现开港运行,并在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Q板挂牌。2015年,物流收入达40.29亿元,利润4007万元。
(四)精准实施资本运作,在拓宽企业投融资渠道中打造支撑性经济增长点。港口集团在立足于实体经济的同时,勇于试水于资本证券市场,把证券化后的国有资本如何实现保值增值作为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培育,在实践中形成了成熟运作模式。一是实现境外上市,打开低成本融资渠道。港口集团控股的秦港股份于2013年12月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募集资金近30亿元。同时,组建了香港公司,目前正积极推进回归A股工作,有利于其由传统的港口装卸企业向港口贸易、金融、物流等领域转型。二是进行战略投资,为企业创造高额利润、提供现金流支撑。十几年来,港口集团积极参与优质企业投资,到2015年,共拥有控股、参股投资企业36家,投资额127.36亿元,合并口径投资收益达17.56亿元。专门成立投资管理公司,从事资本运营业务。2015年首次试水资本市场,通过盘活上市公司股权获得净收益7.82亿元,实现以资本补实体,保证企业较高的盈利水平,巩固壮大了投资金融和实体运营双核驱动的良性发展局面。2015年,港口集团实现利润总额居省国资委28家监管企业第三位。三是开展内部金融业务,盘活闲置和不良资产,提高企业发展质量。2014年,港口集团成功组建我国首家港口类金融企业——财务公司,归集融通集团内部资金,拓展内部信贷业务,极大地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支持了其他板块业务发展,改善了融资结构,降低了财务费用。他们通过清算注销、挂牌出售、股权出让等形式,及时处置“僵尸企业”和不良资产,先后清算了利港公司、北方化肥、工程技术等一批有名无实或亏损企业,盘活存量资产,促进了企业资源向重点发展领域集中配置。
(五)支持内部服务单位闯市场,在激发活力中构建成长型经济增长点。如何妥善处置长期依赖集团生存的生产或服务辅助型企业,如机修、食堂等,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共性难点。港口集团视内部服务型业务为资源,通过“独立+扶持”的方式,把内部服务单位、亏损企业由企业的“包袱”变成具有自我成长能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先后组建港口工程公司、港口机械公司、餐饮公司、旅游公司、物业公司等,把传统内部服务单位改组成为市场竞争主体,在服务集团的同时,努力开拓港外市场。几年来,港口工程公司从一个年亏损数百万元的修建队,发展成为年盈利1191多万元的省属最大的水运施工企业,2015年,新签合同额1.6亿元,其中外部市场1.2亿元,占新签合同额的75%;港机制造业务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1.35亿元,其中外部市场创收2541万元,成为环渤海地区著名的码头设备运行维护服务商。
(六)加快“走出去”步伐,在实现主业国际化发展中构建外向型经济增长点。港口集团抓住“一带一路”机遇,充分利用其自身具有行业领先的港口建设、运营、管理经验,从最擅长的港口建设和运营领域“走出去”,逐步迈向跨国运营。2016年7月21日,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正式注册成立印尼秦海港口有限公司,标志着港口集团投资的首个境外港口项目进入全面实质性推进阶段。积极谋划推进刚果(布)黑角港升级改造、孟加拉国帕亚拉深水港建设、西班牙阿尔赫西拉斯港收购等项目,统筹开发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为其他业务走出国门、加强国际产能合作奠定基础。
三、谋新善变,经验可圈可点
沧州黄骅港区集装箱码头
变则通。河北港口集团应对挑战,创新发展,由秦皇岛港“一港独大”转变为秦唐沧“三足鼎立”;建成邯郸国际陆港,实现由秦皇岛到秦唐沧邯三港一地全面布局;油品吞吐量占集团总吞吐量的50%,一煤独大局面初步改善;资本运营成为集团重要利润源,港口物流、综合服务等板块业务发展迅速,集团利润总额中,多元业务板块贡献首次超过港口主业。港口集团在自身主业基础上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取得显著成效,经验值得借鉴。
(一)国有企业成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必须持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勇于在市场经济浪潮中搏击。面对空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和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形势,国有企业要想冲出重围,实现做强做优做大的目标,必须始终遵循经济发展、市场竞争和企业运行规律,坚持以效益领先为导向,视野开阔,嗅觉敏锐,掌握市场先机。港口集团破除传统国企“等靠要”和垄断港口“港老大”等思维,对新事物敢想、敢试、敢闯,迎上“互联网+”的浪潮,培育形成现代物流增长点,实现产业链条的延伸;引入资本运作理念,开辟国企搞活新领域;科学运用“进退法”,整改清退效益不佳、前景黯淡的投资企业,支持效益显现的投资项目,有效控制风险,实现了企业效益最大化。
(二)国有企业成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必须善于挖掘自身优势和资源禀赋,提升核心竞争力。港口集团是百年老企、大型国企,拥有长期积累形成的人才、知识、技术、管理、经验储备等优势,企业资产负债率46%,资产优良,信誉良好。其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过程中,改革创新,用市场经济方式把自身优质资源从计划经济体制下激发出来,良性配置,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面对严峻的市场竞争形势和挑战,他们正是发挥了百年积累的港口建设运营比较优势,开发建设了曹妃甸和黄骅等港区,保持了行业领先地位。淋漓尽致地发挥百年港口品牌溢价和管理溢价优势,推动港口核心资源向关联业务转移,实现多元产业相互支撑、交叉补贴、协同发展。
(三)国有企业成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必须注重选择优秀企业作为合作伙伴,优势互补。近年来,随着形势的不断变化,港口集团许多新项目跨出了原有地域和原有业务。如何保证“双跨”项目的成功,港口集团在现代商业模式下,本着合作精神,寻找业内的优秀商业伙伴,是其成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一个关键。比如,在资本运营方面,港口集团除了猎头挖人才外,还选择了业内优秀公司合作,为企业培育出了投资金融等利润增长点。在跨地域发展的进程中,港口集团本着深化合作、共同发展、互利共赢的原则,主动与知名的富海集团、中投海外公司合作,组建项目公司,积极推进印尼占碑港口和展玉矿山项目,成为国有企业走出去的典范。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过程中,国有企业放宽眼界、开阔胸襟,积极导入战略合作伙伴,借用他人的优质资源,将会大大降低投资风险,有效弥补在新领域人才、资源等方面自身的短板,形成“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发展局面。
(四)国有企业成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必须自觉融入国家、全省发展的整体布局,在服务大局中谋局部、上项目。项目投资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主要方式,也是保证企业盈利的重要源头。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过程中,港口集团紧紧盯住国家、全省发展战略布局,远近兼顾,勇于担当,投资建设了一批能够支撑企业发展,顶天立地、立企兴企的大项目、好项目,保持长远发展后劲。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国有企业尤其是从事基础设施开发运营的企业必须站位制高点,牢牢抓住国家、全省发展战略实施的重大机遇,在借势而为中争取大作为,进一步提升竞争力和影响力。
河北港口集团解放思想、面向市场,谋新善变、开拓进取,从供给侧发力,探索多元发展,不断培育出新的经济增长点,焕发出了生机和活力,为我省国有企业推进改革、转型升级探索了道路,提供了鲜活的范本。
(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调研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