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帐村是石家庄市郊的一个普通村庄,却在几年时间里逆势扬帆、勇立潮头,上演了一场精彩大“戏”:该村充分利用高新区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创办科技园区,开创了全省村集体创办科技园、建设科技孵化器的先例,实现了政府、村集体、创业者三方共赢,为全省集体经济组织的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方亿科技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一、搭建舞台
大西帐村,位于石家庄市东部郊区,隶属于高新区太行街道办事处,700多户,3000余人。2006年之前,可谓名不见经传。2006年之后,该村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变化从何而来呢?就是因为该村两委班子高标定位、高点起步,立足发展集体经济,成功创建了科技园区——方亿科技园,并引入专业公司运营,探索形成了一套全链条化可持续发展的孵化机制和特有的运营模式,实现了农村集体经济与科技创新资源的有机结合,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经过近些年来的建设发展,方亿科技园累计完成投资7亿多元,投资强度达到每亩540万元,建设规模达20万平方米,是高新区入驻企业平均投资强度的1.7倍;园区产值9.3亿元、利税1.81亿元、税收近5000万元,全村人均增收达2537元。2013年园区被省科技厅认定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成为我省第一家由村集体建设的科技企业孵化器;2015年荣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同时获评“河北省十强孵化器”“省科技企业孵化协会常务理事单位”等;2015年3月,创建众创空间——方亿创客园,2016年创客园被评定为省级众创空间。
二、精彩上演
(一)想演精彩,这是前提
大西帐村原本拥有集体土地3000余亩,但按照高新区发展规划要求,自2009年6月开始,村集体2800亩土地陆续被高新区管委会收储,其余部分土地对外租赁经营,村集体年收入仅45万元,正常开支都难以保障,提高村民的生产生活水平就更无从谈起。为彻底改变村集体经济弱、收入少、甚至把卖地款分光吃净的现状,演好“发展经济、共同富裕”这场大“戏”,新一届大西帐村两委班子上任伊始即向全体村民庄严承诺,要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让全体村民共享发展成果。他们经过反复讨论研究,并充分征求群众意见,认为将来无论干什么,都离不开越来越宝贵、越来越稀缺的土地资源,只要拥有了土地就有了演一出好“戏”的基础和主动权。在这一观念指导下,大西帐村通过立项,申报重点项目,利用收储土地补偿款和村民集资等多种渠道,共筹资5300多万元,先后三次通过招拍挂方式拍下原属于村集体的123亩土地,为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演什么戏,这是关键
方亿创客园
土地有了,发展什么产业,选一个什么“剧本”是大西帐村两委班子面临的又一难题。大西帐村位于高新区中心区域,紧邻珠江大道和兴安大街,基础设施完善,交通运输便利,毗邻一批科技机构和研发中心。是搞一些短平快的小项目,还是依托这些优势借力发展?为此,大西帐村两委班子展开了广泛深入的调研工作,反复到高新区有关部门寻计问策,还远赴成都、上海、沈阳等城市学习先进集体经济组织的经验,并多次召开党员、村民代表大会,征求发展的意见建议,最终确定了“高标定位、高点起步、高位求进”的发展思路,毅然决定创办科技园区,并且定位于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加速器,成为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经过各方的不懈努力,方亿科技园区成功创办,不仅解决了失地农民就业难题,发展了村集体经济,还积极培育“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引擎,以创业带动就业,成为高新区明星企业。
(三)怎样演精彩,这是根本
园区建起来了,接下来是如何招商、如何管理、如何把好“戏”演好。大西帐村两委班子成员缺乏运营和管理园区的经验,他们没有刻意去掩饰自身的短处,而是敢于正视不足,在高新区支持下,主动与科创孵化器管理公司取得了联系,经过深入洽谈,村委会全权委托科创公司对方亿科技园实施托管。科创公司不仅以其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科学的管理方法,为方亿科技园全方位提供发展定位、物业服务和项目服务,使方亿科技园一步迈入了现代园区管理行列,而且其视野中的300多家企业也为园区带来了丰富的项目资源,使园区在较短时间内获得了跨越式发展。
(四)怎样演得更精彩,这是目标
至2013年,方亿科技园区已初具规模,并且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这场“戏”已经很让人满意了,下一步是坐享其成,还是推陈出新、好上加好?大西帐村两委一班人,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面对雨后春笋般涌现的孵化器、众创空间,如何继续站稳脚跟持续发展?他们对此有了更深一层的思考。首先瞄准创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目标,进一步优化“软硬件”环境,为园区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全面创新园区发展运营机制,针对村集体经济已经有了较厚积累的实际情况,大胆探索以厂房入股科技型企业,在缓解企业初始发展资金紧张问题的同时,分享企业快速成长红利;着眼长远,搭建形成园区特色的四大服务体系和八大平台,全力打造“方亿园区”企业品牌,在为企业提供基础服务和增值服务的基础上,自身也获得增值收益。
2015年方亿科技企业孵化器成功晋级为国家级,这对园区各方面环境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动他们不断改进提升。在完善园区现有服务的基础上,不断开发新的服务产品和对接资源,开展定制化服务,为企业免费提供线上办公互动平台,使园区企业实现互通,形成上下游产业链;建立健全运营管理、财务管理、创业团队和种子资金等制度并严格落实执行,为园区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筹划实施“走出去”战略,寻求更大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015年3月,创建了方亿创客园,普惠推行“0+1”(对创客园周边区域的毕业大学生、草根创业者和返乡创业者实行零收费,对其他区域的创业人员收取低微费用)培育模式,吸引这些人员入驻创业,同时设立种子资金,助其实现创业梦。今年,方亿科技园还将开工建设8万平方米园区,打造功能区域划分清晰的专业化园区。在一步步创新发展中,方亿科技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苗圃(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专业化园区”全链条孵化机制。全链条化的孵化机制与特有的运营模式相辅相成,实现了大西帐村集体经济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截至2015年底,园区累计孵化科技型企业136家,其中申请专利企业46家,毕业35家,提供就业岗位3000余个。经过几年的建设运营,现园区发展已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取得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三、精彩绝非偶然
说易行难。戏演得精彩,绝非偶然。
(一)搭一个好舞台
想演一出好戏,必须要有舞台。建舞台首先要有搭的地方。对于一个村集体经济组织来讲,必须要有土地资源,否则想发展、想建“舞台”无从谈起。大西帐村土地被分批次收储后,村两委没有像有些村那样将土地补偿款“分光吃净”“坐吃山空”,而是着眼集体经济的长远可持续发展,苦口婆心做好村民工作,以超前的眼光和独有的魄力,抓住土地招拍挂机遇,斥巨资把土地买回。有了土地,舞台还要搭漂亮。他们选择开创科技园区这个平台,不断加大投资,加强软硬件建设,把“舞台”搭建的美轮美奂,引得企业纷纷入驻,为村集体经济的下一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大西帐村正是有了宝贵的土地资源,并在此基础上,打造了科技园区这样一个创新发展的大“舞台”,才在激烈的竞争中占得先机、赢得主动、挺立潮头。
(二)选一个好剧本
一场戏剧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剧本,再漂亮的舞台,再棒的导演,再好的演员,也无法引人入胜。大西帐村两委班子充分认识到好“剧本”的重要性,充分利用自身得天独厚的交通区位和科技产业优势,主动适应国家创新创业的浪潮,通过创办方亿科技园区这个平台,融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为新创办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物理空间、基础设施,以及系列配套服务,顺应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需要,为村集体经济发展选择了一个好“剧本”,走出了一条创新发展的新路,实现了村集体经济与高新区发展的全面对接、深度融合,从而也成功地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三)请一批好演员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人才缺乏与管理水平低是长期以来制约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大西帐村发展集体经济同样面临着这样的问题,但他们与别人不同的是敢于正视自身的不足,敢于突破传统观念和狭隘思维,敞开胸怀,请来“名角”压阵、借助“外脑”发展,妥善解决了园区规划缺乏特色、管理理念和方法落后等一系列问题,实现了政府、集体和企业发展的多赢,为中小园区的建设与发展趟出了一条成功的路径。
方亿创客园内‘0+1’创业咖啡
(四)有一个好导演
要想演一出好戏,离不开一个好导演,这个好“导演”就是以李志信书记为“班长”的村两委班子。这些年来,该村两委班子在李志信书记带领下,没有把创新挂在嘴边,而是以农民的淳朴务实和实际行动,实干苦干,勇于担当,积极作为,主动研究新情况、探索新思路、解决新问题,不断突破自我,以创新的思维、创新的办法、创新的理念,大胆地想、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大胆地干,用创新推动落实,打开工作局面。我们有理由相信,大西帐村的创新和探索,必将为园区快速发展带来新动力,也必将为集体经济发展创造出更加宝贵的经验。
(省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调研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