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厅,成就的是空间中欣赏音乐的人,在有形的空间设计之前,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构建完美的无形空间,让人和音乐无间。音乐厅的外形固然重要,但是声音在这个空间完美呈现音效是设计的初心。与许多剧场建造中先选择建筑师,再由声学设计师介入的做法不同,上交音乐厅这个有形的空间在成型前的初念,从选择合适的声学设计师开始。这个音乐厅地处喧嚣闹市,地下有四条地铁的震动,如何隔音隔震,让听众在这样的地方仍然能享受世界级的音效,把音乐厅打造成一件极佳的乐器?
这座有形空间的背后有两位匠人:声学设计师丰田泰久和建筑师矶崎新。丰田泰久的代表作包括日本三得利音乐厅、洛杉矶迪士尼音乐厅、圣彼得堡马林斯基剧院音乐厅和深圳音乐厅。一个好的声学设计师不仅要了解乐器乐理,还要关注舞台的形状构造,更要关注乐队的感受以及观众的听感,而建筑师矶琦新对于音乐厅的理念与声学设计师丰田泰久珠联璧合,经过几个月严谨的电脑和实物微缩模型试验,这个有形空间的设计图纸才酝酿出世。
如今,如果你走进这个有1 200座的主厅,你会感觉既温暖又亲切。舞台地板采用厚达50mm日本北海道扁柏木,使舞台上的演奏家能够享受到极佳的返听效果,也让他们演奏得更有信心。墙上6块经过周密角度计算的大型反声板,均衡地传递反射声到音乐厅中的每一个座位,为演出创造最佳的声学效果。室内天花板和室内墙体选用的材料坚硬而沉重,墙面上采用不规则的粗糙表面,制造丰富和温暖的音色。还有太多细节在每一处空间被设计和诠释……
世上有多少有形的空间在设计之初可以如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这样匠心独运?又有多少有形的空间在第一天起心动念之际就构想无形空间的种种可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