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六步同进”做好转型期

“六步同进”做好转型期

时间:2023-07-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冀中能源股份公司东庞矿党委在企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特别是在煤炭市场持续遇冷的严峻形势下,员工的思想和诉求日趋多元化。为此,东庞矿党委紧密结合企业当前发展形势和员工队伍思想现状,创新性地导入“六步同进”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有效服务了基层区队,保证了职工队伍稳定,推动了企业有序转型升级。

冀中能源股份公司东庞矿党委

在企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特别是在煤炭市场持续遇冷的严峻形势下,员工的思想和诉求日趋多元化。为此,东庞矿党委紧密结合企业当前发展形势和员工队伍思想现状,创新性地导入“六步同进”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有效服务了基层区队,保证了职工队伍稳定,推动了企业有序转型升级。

一、选材背景和起因

1.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应对员工多元精神需求的必然选择。随着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对个体心理的影响都是空前的。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党建工作必须把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的解决办法有机统一起来,注重心理疏导,在帮助员工形成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方面发挥影响和作用。

2.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保持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近年来,随着煤炭市场形势日趋严峻,员工的生活和工作压力不断增大。如何化解员工思想中的疑惑、焦虑和恐惧,使员工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中去,对企业党建工作是一个新课题。只有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对症下药,才能提高员工幸福指数,企业的转型发展才有保证。

3.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的重要体现。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切实把人民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具体到企业,就必须要尊重职工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而实施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通过与职工进行真诚沟通,及时掌握和解决职工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宗旨,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体现。

二、具体内容和做法

基于对东庞矿员工心理状态的分析,东庞矿党委从六个方面建立了一套较完整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体系:

1.人格上尊重,让员工有亲切感。员工是推动转型升级的主力,做通人的工作,前提是受到尊重、得到关怀。为此,东庞矿建立健全了员工诉求表达机制,每月召开矿长接待日、民主恳谈会、工会主席例会等,畅通诉求渠道,解决员工关心、关注的问题。同时,不断拓展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渠道,通过党务公开、矿务公开等,保证员工的选举权、监督权、知情权;建立员工建议征询、反馈机制,充分体现员工的主体地位和主人翁作用。

2.工作上激励,让员工有成就感。东庞矿本着对党负责、对企业负责、对员工负责的精神,从入党、提干、推荐深造和选树典型等员工普遍关心的政治待遇方面入手,在单位内部建立健全良好的激励、培养、选拔和任用机制,确保有作为者有声誉,有作为者有回报,有作为者有地位。鼓励一线员工开展科技攻关,在创新中为企业奉献,在奉献企业中施展才智,提升员工的成就感。为此,东庞矿先后开展了征集员工“金点子”、岗位技术练兵、创新成果评比、“金牌员工”、“首席工人技师”评选等活动,使员工真正体会到“人人能成才,处处有舞台”。

3.生活上关心,让员工有归宿感。推进员工生活保障体系建设,实施民心工程,切实关心员工生活;建立健全员工困难群体的基础信息反馈沟通机制、帮扶解困机制、全员献爱心机制;做实员工安全健康保障体系,以基层单位区(科)长、工会主席为第一责任人,建立员工健康档案,定期体检,跟踪落实,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健康;成立八支志愿服务队,24小时服务于职工的生产生活。

4.文化上吸引,让员工有认同感。通过丰富员工文化生活,培养员工自尊自信、理性平和、健康向上的社会心态。建立各种职工业余协会,丰富、活跃企业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截至目前,东庞矿共成立书法、舞蹈、曲艺等各类协会27个,分别建立了相应的实施、激励机制,培养员工健康向上、愉悦身心的情趣,努力做到员工快乐工作,健康生活;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图书室、健身房、台球室、棋牌室等员工文化体育场所和设施建设日益完备。通过举办书法摄影美术展、趣味运动会、健美操、时装表演等各种形式文体活动,激发和促进员工求知、求乐、求美的愿望,增加企业管理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5.心理上疏导,让员工有愉悦感。东庞矿在各基层区队推行员工思想情绪动态管理,建立员工思想情绪动态管理档案,对员工情绪进行严密跟踪、客观评估和即时疏导。每次上班前,员工首先进行自我情绪认定,并由值班人员和班组长根据员工当时情绪状况进行再次认定。对于情绪欠佳、问题轻微的职工,进行即时心理疏导;对情绪问题较为严重、经及时疏导情绪未能得到有效缓解的,可按制度规定休“情绪假”。同时,派专人对其进行重点心理疏导,合理调整工作部署,直至心理情绪平稳。强化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

6.精神上感染,让员工有幸福感。注重用榜样的力量教育人感动人,注重提高员工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意识。为此,东庞矿积极组织开展“爱在东庞”道德模范评选活动,积极发掘、培育、选树和宣传在敬业爱岗、创新创效、节支降耗、安全生产、崇德向善等方面涌现出的典型模范,努力实现以身边的典型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精神保障。据统计,2014年至今,已有200多名职工受到表彰。

三、成效和反响

1.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障。在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职工的思想认同,职工的矛盾化解,职工的拥护支持,是转型升级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而党建工作融入中心,服务中心,深入持续的开展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及时准确地了解职工的所思、所盼、所忧、所急,切实把职工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透,从而有效提升了职工的主人翁意识,职工参与转型升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充分激发。

2.为企业转型升级培育了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把解决人的物质需求、精神需求和发展需求有机地统一起来,实现了人的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赵海芬17年无怨无悔照顾截瘫丈夫,获得“河北省首届职工道德模范”称号;张锁军业务扎实,技能娴熟,成功当选“中国煤炭工业百名优秀青年矿工”;田权带领“田权创新工作室”成员刻苦钻研,取得了大大小小800多项创新项目,年创效1200多万元,并荣获国家专利一项,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最美河北国企职工”等称号。

3.为企业转型升级营造了和谐健康的发展环境。企业转型升级需要发挥员工的积极因素,通过开展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在企业内部建立宽容、豁达、诚信的人际关系,形成员工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人际氛围,把每个员工的期望与目标融入企业的整体期望与目标,提升企业的人气指数和员工的幸福指数,在实现企业的整体价值中体现每个员工的自身价值,从而进一步激发出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和谐发展。

四、几点体会

1.要构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长效机制。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作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不可能一蹴而就,今后的路还很长,必须构建起长效机制,及时根据企业发展最新情况和职工队伍特点,不断丰富完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内涵,不断创新方式方法,推动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课题的纵向延伸。

2.要进一步加强员工心态的监测预警。完善员工心理疏导,畅通信息渠道,引导员工心态良性变化,帮助员工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心理和谐。加大心理卫生投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把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贯穿、渗透、体现于文化引导、专业咨询、心理医疗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各个方面。

3.要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的政工队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需要一支素质过硬的政工队伍,不但要努力提高政工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还要加强对政工骨干的培养、培训力度,为深入开展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案例执笔人:胡竹寅 杨春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