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低碳竞争力是在企业竞争力理论、跨国公司竞争优势理论以及低碳经济相关理念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它本身就是一个综合性的、复杂的、多层次的概念。因此,在考察跨国公司低碳竞争力决定因素时,也必须综合考察各种前提条件,才能从众多影响跨国公司低碳竞争力的因素中提炼出最根本和关键的决定因素。
4.2.1 低碳竞争力的核心是资源低碳配置能力
分析跨国公司低碳竞争力的决定因素,我们可以从一般企业竞争力的决定因素开始考察。在前面对企业竞争力理论及跨国公司竞争优势理论的梳理和回顾中可以看到,企业(跨国公司)竞争力是由企业(跨国公司)的外部环境和企业(跨国公司)内部无形或有形的资源两者综合作用的结果。然而,两者对企业(跨国公司)竞争力的影响却并不相同。虽然环境因素对企业(跨国公司)竞争力有着重要的影响,但作为外部因素,必然有其“公共性”和“同质性”的特点。即是说,同一时期、同一地区、同一行业的企业(跨国公司)面临的环境因素并无太大差异。这表明,单从外部环境因素考虑并不足以解释企业竞争力,它最终要通过企业内部因素才能对企业竞争力产生影响作用,这种内部因素正是以差异性为特征的企业内部拥有的各种资源。由此可见,企业竞争力主要来源于其拥有的各种有形和无形的资源。而这些资源又只有通过企业的本质活动——资源配置,才能构建起企业的竞争力。能否有效合理地配置资源是实现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此,在企业拥有的各种资源中,那些能动的、整合性的无形资源或组织资源,即资源配置能力才是企业(跨国公司)竞争力的核心所在,资源配置能力的提升就意味着企业(跨国公司)竞争力的提升。
对于企业来说,资源配置能力就是采取某种手段或途径,实现要素资源向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方向进行配置,从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一般来说,资源配置能力是动态失衡经济环境中存在的一个概念。因为在静态均衡的经济环境下,要素供求是均衡的,不需要进行资源配置。资源配置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让经济由失衡变为复衡。而复衡的过程长短、效果优劣就取决于资源配置能力的强弱。这就要求资源配置能力必须有效感知、正确把握失衡的状态,并能采取措施重新配置资源,应对非均衡状态。全球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过程就是一种经济复衡的过程。面对全球低碳发展的大环境,跨国公司在进行资源配置活动时,能否有效感知、正确把握失衡状态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成为提升其竞争力的关键。这就是说,跨国公司资源配置能力也必须不断创新和提升以适应世界经济的转型。创新和提升后的资源配置能力必须能够适应低碳发展的大环境,使资源配置向低碳的方向转换,甚至主导周边环境的资源配置,使其朝向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资源配置模式发展,从而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
本书在对跨国公司低碳竞争力内涵进行界定时就已经指出,跨国公司低碳竞争力是一种具有特定指向的企业竞争力,这里的特定指向就是“低碳”,“低碳”是作为一种限制前提而存在的。因此,如果说资源配置能力是跨国公司竞争力的核心,那么这一结论同样适用于跨国公司低碳竞争力,只不过这种资源配置能力同样也受到“低碳”的限制,它是按照低碳理念的原则进行资源配置的能力,即资源低碳配置能力,它实际上是对跨国公司传统资源配置能力在生态经济效率上的改进和提升。
4.2.2 资源低碳配置能力的驱动力量分析
从效率角度来看,跨国公司资源低碳配置能力的实质是以提高能源效率和实现清洁能源结构,减少对化石能源等高碳能源消耗,建立起以低耗能、低排放为基础的资源配置能力。它实际上为跨国公司竞争力的提升确立了低碳发展的方向。由于目前发展低碳经济尚属一个比较前沿的理念,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套用,这就决定了跨国公司实践资源低碳配置的过程必然是一个创新的过程,跨国公司资源低碳配置能力必须依靠创新驱动,主要表现为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理念创新三种驱动力量。
无论是对一般企业还是跨国公司,技术的创新都直接影响着微观经济主体的资源配置方式、规模与效率。一方面,技术创新可带来更高的资本、劳动力等资源的协同生产效率;另一方面,技术创新能够实现资源与要素的节约,有利于微观经济主体可持续发展。
依靠管理创新实现低碳发展体现了资源由低效率使用向高效率使用转变的过程。对于微观经济主体,管理创新是微观经济主体通过创新引入一种新的、更加有效的管理方式和方法,使同样的要素投入能够获得更高的产出水平,因而它直接表现为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从管理创新的内容来看,管理创新既可以是通过新的有效的资源配置和整合达到企业目标的全程式管理,也可以是具体目标制定、项目管理等涉及具体资源配置方面的细节管理(芮明杰,1994)[8]。
依靠理念创新实现低碳发展,体现为企业思维方式的变化,是企业打破陈规陋习,摆脱旧有思想束缚,树立全新的管理和经营理念,从而取得资源配置的整体优化效用的过程。理念直接影响着企业管理者和员工在管理和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判断,从而影响着企业资源的配置活动。理念又是企业文化的支撑,每一种企业文化都需要一种核心的理念来支撑,理念的创新体现出企业文化的创新,它是随着时代发展、社会经济形态的转变和企业的发展,而不断进步和不断更新的。
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与理念创新三者之间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相伴相生、密切相关的。一方面,技术创新为管理创新提供了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另一方面,技术的进步必然带来新的理念、新的管理思想,促使企业的理念创新。理念创新又同时作用于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任何技术创新的灵感最初都来源于新的理念,理念创新通过企业文化的激励与约束又促进了技术创新;理念创新又是管理创新的前提,企业没有创新的理念就没有创新的管理。理念创新通过对企业家和员工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判断指导和影响着企业的战略制定及生产经营等管理活动。而管理创新则既是理念创新在企业管理上的体现,又为理念创新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想;管理创新同时也为技术创新从体制、战略、组织、经营模式等资源配置方面提供保证,从而加速了技术创新的过程,提高技术创新的效率与质量。
4.2.3 跨国公司低碳竞争力的驱动因素分析
前面的分析指出,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与理念创新是跨国公司资源低碳配置能力的三种驱动力量。这三种驱动力量又分别对应着跨国公司低碳竞争力的技术、管理与文化三种驱动因素,在全球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背景下,这三种驱动因素则分别表现为低碳技术、低碳管理与低碳文化。
首先,低碳技术是跨国公司低碳竞争力的技术驱动因素。这是因为,低碳技术是对以化石能源为基础的传统技术的颠覆,是能源利用技术的全新变革,是低碳发展要求下的技术创新。低碳技术因为突破了传统“高碳”技术对化石能源的依赖,相比传统技术来说,更有利于能源的节约与温室气体的减排,因而直接促进了资源配置主体的资源利用水平的提高,提升了其资源的低碳配置能力,从而提升了资源配置主体的低碳竞争力。
其次,低碳管理是跨国公司低碳竞争力的管理驱动因素。这是因为,低碳管理是对传统跨国公司管理模式在资源利用和碳减排效率上的提升,其实质是重构跨国公司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模式,是低碳发展要求下的管理创新。低碳管理由于直接表现为碳排放上的有效控制和资源投入产出上的提高,因而提升了跨国公司资源的低碳配置能力,从而提升了跨国公司低碳竞争力。
最后,低碳文化是跨国公司低碳竞争力的文化驱动因素。这是因为,跨国公司理念创新本质上是意识形态的转变,而意识又属于企业文化的范畴,因而低碳发展背景下的理念创新又表现为企业文化创新。而低碳文化是对跨国公司价值体系和文化体系的重构,因此低碳文化是在全球发展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文化创新的体现。低碳文化从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层面,引导跨国公司资源的低碳配置,从而有利于跨国公司低碳竞争力的形成和提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