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1 低碳技术的内涵
技术是指制造一种产品或提供一种服务的系统知识,这种知识可能是一项产品或工艺的发明、一项外形设计、一种实用新型、一种动植物品种,也可能是种设计、布局、维修和管理的专门技能[1]。
技术的本质是知识。它是科技工作者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的新的思想和技巧,是企业所拥有的知识的一种特殊形式,因此具有与知识相同的特性。技术具有组织专有性,它高度依赖于企业资源,不易为其他企业获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实现具有特殊意义;技术具有路径依赖性,已经积累的知识对以后技术活动的选择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技术具有累积性,它以技术知识的动态增长方式不断积累;技术具有默会性,它难以通过书面或口头的方式明确地表达出来,是通过个体的研究和生产实践逐渐形成的;技术具有嵌入性,它很难从所嵌入的系统中单独地分离出来。技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知识,它同时也符合价值性、稀缺性、难以转移性和不可模仿性等资源属性,因此构成跨国公司竞争力来源的一项重要资源。
总体来讲,低碳技术是有利于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技术。低碳技术贯穿于跨国公司低碳发展的始终,是有利于降低化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现代技术、工艺与方法的总称。低碳技术主要分为三大类型:一是减碳技术,包括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高能耗、高排放行业的节能减排技术、煤的清洁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技术等;二是无碳技术,包括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潮汐能、地热能、氢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三是去碳技术,包括碳捕获与储存技术、温室气体的资源化利用技术[2]。
5.1.2 低碳技术对跨国公司低碳竞争力的作用机理
技术对于跨国公司来说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无形资产。技术优势是跨国公司进行海外扩张活动的动因之一。专有技术、商标以及技术诀窍等无形技术资产与跨国公司对这些资产所有权的垄断一起,构成了跨国公司独特的技术竞争优势,使其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技术也是跨国公司商业利润获取的重要来源,跨国公司凭借技术优势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或技术转让等活动赚取商业利润。
技术进步是跨国公司维持技术优势、保持技术领先的关键。所谓技术进步是指通过一定数量生产要素的组合,生产出更多产出的所有因素共同发生作用的过程[3]。这些因素包括提高装备和产品的技术水平,改革工艺,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决策水平,等等[4]。从经济学的观点来看,当单位投入量对产出的贡献增加时,就存在技术进步[5]。技术进步为跨国公司带来了更好的、更新的竞争力要素,极大地提高了跨国公司的资源配置效率,从而促进了跨国公司竞争力的发展。
低碳技术以能源资源的高效率利用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标准,强调单位碳生产力的提高,即用更少的物质和能源消耗产生出更多的社会财富,体现了单位投入量对产出的贡献增长,因此,低碳技术本身就是一种技术进步的结果,提升了跨国公司资源的低碳配置效率,从而提升了跨国公司的低碳竞争力。低碳技术主要通过以下方式对跨国公司低碳竞争力发挥作用:
(1)为跨国公司发展提供新的技术平台。
低碳技术不仅能够推动跨国公司低碳产业的发展,同时也引导着相关的基础科学的发展,而基础科学的发展又为跨国公司对传统技术的改造与创新提供了新的支撑。比如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引导并推动了能源技术的研究,从而为电力、交通、建筑、石化、冶金等行业的相关技术创新提供了新的科学基础。
(2)优化跨国公司生产管理流程。
低碳技术带来的传统生产工艺、生产设备的改进,有效降低了跨国公司的生产成本,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将低碳技术应用到跨国公司组织管理、信息控制过程中,能有效降低管理成本、提高跨国公司组织对内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从而提升跨国公司组织效率,实现管理现代化。例如,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有助于跨国公司减少能源依赖、污染排放,缩减生产经营成本。
(3)促进跨国公司产品结构升级。
产品升级是低碳技术应用的最直接的市场表现。跨国公司通过低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促使产品朝向多功能、高效率、低能耗、低污染的方向发展。跨国公司利用低碳技术优化产品结构,使传统产业在更少的人力、物力、财力,低耗能源的基础上实现少投入、多产出、低污染的优化生产,从而提高跨国公司资源的低碳配置效率,增强市场竞争力,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4)优化跨国公司的人力资本。
任何技术的研发和使用都离不开人力资本,低碳技术也不例外。低碳技术的创新是人的智力转化的成果,这就要求跨国公司必须培养和积累高素质人才,为低碳技术创新提供充足的智力资本。同样,低碳技术创新也对人力资本也提出了更高的智力要求,促使跨国公司员工为了适应不断更新的技术竞争环境,而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先进技术,从而能够在生产和经营管理中更好地运用这些低碳技术,提高劳动效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