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自然灾害就是指对农作物生长起破坏作用从而导致农作物减产的自然灾害。在我国五千年的农耕文化史中,农业生产遭受了各种各样自然灾害的侵袭,几乎囊括了世界上所有自然灾害的类型。危害我国农业生产的自然灾害主要有:旱灾、洪涝、风雹灾、低温冷冻、农业病虫害等五种灾害。我国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经济环境,造就我国农业自然灾害的特点:一是灾种的广泛性和集中性;二是灾情的季节性和地域性;三是灾害具有群发性和伴发性;四是灾害的空间分布、地域组合与社会经济环境的区域差异有很强的相关性;五是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交织;六是灾害加重与防灾能力减弱形成反差。
由于客观条件,我国对灾害影响的研究工作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灾害评估才开始兴起。虽然起步较晚,但在我国学者的不断努力下,我国在许多领域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农业自然灾害领域更是走在国际前列。研究表明,对我国粮食生产影响较大的农业自然灾害有洪涝、干旱、霜冷冻、风、冰雹及病、虫害等灾害,由这些灾害造成粮食减产幅度在5%左右。农业自然灾害中以农业气象灾害为主,其中干旱是对农作物产量影响最大、区域最广、发生最频繁的气象灾害,成为影响中国农业稳定和粮食安全供给主要因素。从长期趋势来看,成灾面积与受灾面积的比例呈上升趋势。
要确保我国粮食生产的安全,不仅需要增加外部资源投入,而且在粮食生产过程中要积极地进行防灾减灾。防灾抗灾的关键环节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要从根源上消除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就应该合理配置资源,恢复生态环境。比如要退耕还林还牧,发展林草,增加植被,建设农田保护屏障,加强对荒山沟坡的治理;要因地制宜,按照“宜粮则粮、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果则果”的原则,实行多能源利用,改变农村以生物能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