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开创性、落地性、系统性的内置金融乡建工作,不能不从方法论角度再来讨论内置金融乡建工作的“实践逻辑”和“理论逻辑”。
所谓实践逻辑,就是我们这项工作的落地性和操作性的特点及其运动发展的规律。李老师强调,我们的工作是重新找回群众路线的过程,是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为了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群众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生动的;是分层的、是多面的;是变化的、是发展的;是既有内生优点,也有自身不足的。因此,我们的实践就也是具体的、生动的;是分层的、是多面的;是变化的、发展的。“实践”需要“化繁就简”,“实践”讲究“方法”,“实践”要求“效率”,“实践”追求“效益”。
所谓理论逻辑,就是内置金融系统乡建本身所具有的理念性、建构性(一定程度上超越现有实践)的特点及其发展运动的规律。李老师强调,我们要有“理论自信”,本身是经过了创造性的思考。“理论”是建构的;是分层的、多面的;“理论”更是变化的、发展的。“理论”需要内部自洽(自圆其说),“理论”要求传播,“理论”追求“共识”和“动员”。
作为内置金融乡建工作的协作者,我们不能单腿走路,只强调“实践”,而不做“理论”学习和思考,不做记录、总结和传播(宣传性的和学术性的),满足于一知半解,盲目装大(诸葛亮“空城”那是“空城计”,姜维“空城”那是“空有其城”。),“低头拉车不问路”,我们就会封闭和固化,就会失去与时俱进、回应需求、创新发展的能力。这种纯粹的“经验主义”的态度和行为,毛主席早就做过揭露和批判。
另一方面,只追求“理论”的创新和学习,而不参与和研究“实践”问题,满足于纸上谈兵、夸夸其谈,就会陷入清谈误国、“本本主义”的窼臼,把事业带入“沟里”。(学历越高问题越大)这一点毛主席更是多次强调和批评,相对于“经验主义”而言,“本本主义”更具有迷惑性、危害性,更要引起大家的警觉。
各尽所能、苦练内功,文武双全、克难攻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