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全球经济处于低位徘徊
2012年,全球经济局势纷繁复杂。欧洲债务危机多次反复、旷日持久,尽管欧洲稳定机制(ESM)已经生效,欧洲银行业联盟也达成初步共识,但这些举措仍难以在短期内消除西班牙银行业问题恶化和欧元区经济整体陷入衰退的负面影响,财政整合的步伐则由于德国和南欧国家之间巨大的分歧而推进缓慢。因此,国际社会认为,欧洲不排除陷入“失去的十年”的可能,欧元区分裂的风险仍然存在。美国经济尽管保持了增长,但“财政悬崖”则成为悬在美国经济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第三次量化宽松政策(QE3)效果如何,还有待进一步观察,加上美国总统大选导致的党派之争和“桑迪”飓风的影响,将使得美国经济下行的压力较大。日本经济增长前景不容乐观。金砖国家经济在2012年可谓是跌宕起伏,前8个月大都面临货币贬值、资本外逃的压力,尽管8月份以来随着美国QE3的实施,资本外逃和货币贬值压力有所缓解,但新兴市场经济体经济增长放缓的压力依然存在。
1.1.1 全球经济增长持续疲软
2012年,欧洲经济仍处于衰退的通道之中,前三季度欧元区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增长率分别为0、-0.2%和-0.1%,加上2011年第四季度下滑0.3%,欧元区经济已连续四个季度萎缩。其中,意大利和西班牙经济衰退已持续一年之久,而希腊则正经历着大萧条。尽管欧元区两个最大经济体——德国和法国第三季度勉强增长了0.2%,但也无法让欧元区免于二次衰退。欧盟委员会认为,2012年欧元区经济萎缩了0.4%。从政策层面来看,2012年,欧洲央行实施了两轮长期再融资操作(LTRO)和一轮直接货币交易计划(OMT),短期内大幅缓解了银行间的流动性,防止了欧洲央行信贷紧缩的持续恶化。目前,对欧洲债务危机最大的担忧有两点,即希腊退出欧元区和西班牙银行系统的脆弱性。综合来看,首先,希腊退出欧元区的概率仍然低于50%;其次,西班牙银行系统获得最高达1,000亿欧元的援助贷款后,市场对西班牙银行业的担忧也在下降,预计到2013年第二季度,欧元区经济将出现脆弱的复苏。然而,未来几年欧元区经济增长仍无法回到债务危机爆发前的水平,欧元区2001—2007年年均增长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到2017年欧元区经济才能恢复到1.7%的增幅。由此可见,债务危机对欧元区经济的冲击将是长期的,欧元区将经历“失去的十年”。
与欧元区经济低迷的形势相比,美国经济则表现较好。2012年前三季度,美国经济增长环比折年率分别为2%、1.3%和2%,全年经济增长率为2.2%。由此表明,美国经济动力仍在。然而,另一些指标也表明美国经济的前景仍不容乐观。从美国政府最为关注的失业率来看,10月美国失业率再次回升到7.9%,新增登记失业人数增加了17万。同时,美国10月零售额大幅下挫,环比增速由9月增长1.3%扭转为下跌0.3%,这反映了消费者对“财政悬崖”的悲观情绪。从企业和投资者来看,11月美国采购经理人指数已上升到51.7,投资者信心指数为5,扭转了6—10月的悲观情绪,这表明美国QE3对投资者信心的提振发挥了重要作用。展望未来美国经济形势,如果欧债危机不出现升级,美国经济将维持温和上行的趋势。但是美国经济的前景仍面临三大不确定性因素:一是劳动力市场数据偏弱,10月美国失业率已经出现回升,新增就业岗位大幅减少,因此,美国劳动力市场还有待进一步观察;二是房地产市场复苏的势头能否保持,第二、三季度,美国房地产价格连续6个月上涨,这预示着持续4年的房地产低迷状态有所好转,但这种趋势能否维持亦待观察;三是财政和债务问题,2013年,“财政悬崖”的基准情境和另类情境的出现,将成为美国经济最主要的短期冲击,而这又与奥巴马政府同国会协调结果密切相关。
2012年,新兴经济体的总体表现仍好于发达经济体,但受国际市场需求萎缩和国际环境恶化的影响,新兴经济体的增速下滑压力也十分明显。新兴市场12个经济体12011年增长率为6.5%,2012年、2013年增长率预计为5.4%和6.1%。经济增长下行的原因是2011年下半年以来欧债危机的升级导致2012年前三季度新兴经济体的增速普遍下行。其中,中国经济连续7个季度增速下行,第三季度增长了7.4%,创近年来新低,上半年巴西经济几乎为零增长,远低于前两年经济的增速,印度第二季度增速创近十年来新低,仅为3.94%,俄罗斯的经济增速也都出现下滑趋势。12个新兴经济体与欧美经济体经济增长之差2011年为4.7个百分点,2012年预计为4.3个百分点,2013年将下降到4个百分点以下。
1.1.2 全球货币大宽松将埋下全球通货膨胀的隐患
2012年下半年,全球货币环境进入宽松第二季时期。各经济体政府的量化宽松政策不断加码,通过货币政策的极度宽松来推动经济增长已经成为全球各大经济体的一致选择。
9月6日,欧洲央行宣布启动OMT计划,在二级市场无限量购买成员国国债,以压低成员国融资成本。具体操作上,欧洲央行将根据利息、利差、流动性、波动性等因素来决定是否购买债券及购买的规模,购买债券的期限集中在1~3年。同时,欧洲央行的OMT计划将和欧洲金融稳定机制(EFSF)和ESM合作执行,其目标不但要稳定危机成员国的国债利率,同时还兼顾这些国家金融系统的流动性。
9月19日,美联储推出QE3,将0~0.25%利率维持到2015年底。美联储除了按计划继续每月购买450亿美元的长期国债到年底外,还无限期每月购买400亿美元抵押贷款支持债券(MBS)。在前两轮量化宽松政策和实施中,美联储已经采购了2.3万亿美元的国债和MBS,目前还将执行扭转操作,将总值6,670亿美元的短期国债置换成长期国债。
在美国政府大举释放流动性的同时,日本政府也步其后尘。9月19日,日本央行政策委员会决定将资产购买计划的规模从70万亿日元扩大至80万亿日元,新增10万亿日元的购买对象为短期国债和长期国债,两者各5万亿日元,其中,长期国债的购买期限从2013年6月底延长至12月底。日本央行自2012年4月以来再次加大了宽松力度。
10月2日,澳联储降息25个基点,将现金利率从3.5%下调至3.25%。与此同时,巴西央行连续十次下调央行基准利率。中国不仅下调基准利率,还通过逆回购释放大量的流动性。印度、韩国和泰国等新兴经济体均通过降低准备金率或利率,减缓经济下行的压力。
大肆释放流动性几乎成为各经济体政府刺激经济增长的利剑,然而流动性是一把双刃剑,在刺激经济复苏的同时也留下了一个无可回避的后遗症——通货膨胀隐患。
一方面,货币极度宽松客观上引发全球货币不同程度的“竞争性贬值”。美联储推出QE3当天,美元应声而落,到9月20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瞬间跌破6.30元,而后一路下滑到6.21元,下滑超过200点。同样,日本宣布增加10万亿日元购债计划后,当天日元兑美元和澳元的汇率分别下跌46和40个基本点。
另一方面,从中长期来看,货币宽松政策必将引发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从美国前两轮量化宽松政策的结果来看,第一轮量化宽松政策(QE1)导致大宗商品价格指数上涨36%,石油价格飙升59%,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QE2)导致油价上涨30%。QE3和日本、澳联储的量化宽松政策对大宗商品价格的推升作用在今后一段时间将逐渐显现。未来两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将在各经济体的轮番释放流动性中渐行渐高。
总之,只要印钞机成为解决债务问题和稳增长的主要解决方案,通货膨胀就是全球各个经济体必须面对的传染性瘟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