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研究需要对所研究个案进行深入剖析与近距离观察,因而社会科学研究中所谓的“在场”就显得尤为重要。社会科学研究的可进入性(accessibility),其实类似于“在场”,主要指研究者能够进入到案例地进行深入观察、深度访谈、获取相关资料从而尽可能地详尽、真实地描述案例/事件/过程的可能性、能力或曰条件。对于任何一个从外地前往陌生案例地的研究者来说,首先面临的困难就是研究的可进入性问题。在三亚这样一个相对陌生的城市,近年来由于“土地财政”、“贪腐”、“房地产”等系列敏感问题,当地政府部门对前来调研者也多了几分防备。为了能够尽量做到“在场”、解决可进入性难题,作者做了以下方面的尝试和努力:
首先,利用导师和作者自己的关系网络资源,成功地解决了在三亚市诸多核心政府部门的可进入性难题,虽然调研深度各一。例如,对本研究较为重要的三亚市发改委、规划建设局、国土环境资源局、地税局、财政局、旅游委、统计局、档案局和海棠湾管委会、亚龙湾管委会等,均有访谈到相关人员,收集到了部分研究资料;此外,更为重要的是,对上述部门相关人员的访谈也不断地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了证实和“校正”,也为后续的资料查找和实地调查指明了方向。
其次,借助于参与规划等咨询活动的机会,加深对三亚作为案例地的感性认识;并利用甲方的关系网络资源,部分地解决可进入性难题。如2009年,利用参与规划咨询活动的机会,对三亚市旅游产业局(后更名为三亚市旅游产业委员会)进行了走访,收集了部分数据,也为后续的实地调查奠定了基础;同时,对亚龙湾度假区的万豪酒店的营销部负责人进行了深度访谈。同样的机缘,2011年7月底借助参与广州市花都区政府考察团考察海南省内的海口(海航集团)、保亭、三亚以及杭州和青岛的机会,了解了海南省内及国内部分旅游城市主要的大型成片开发区(旅游度假开发区)的开发模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