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激情:在发展中等待嬗变
1988年至1991年,是三亚市乃至整个海南全省上下充满激情地积极探索发展道路的时期。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关于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的出台,如1988年1月23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原则上审定的《国务院关于鼓励投资开发海南岛的规定》、2月13日海南建省筹备组正式发布的《海南土地管理办法》、4月1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关于设立海南省的决定》和《关于建立海南经济特区的决议》、4月14日国务院发出的《批转〈关于海南岛进一步对外开放加快经济开发建设的座谈会纪要〉的通知》(国发〔1988〕24号文件)、5月4日国务院发布施行的《关于鼓励投资开发海南岛的规定》(国发〔1988〕26号文件)等等,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应,一时间整个海南岛沸腾了!然而,在激情澎湃和热血沸腾的同时,海南也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严重落后的经济社会基础和对未来道路的些许迷茫。
与省内其他县市一样,此时三亚市也处于激情与探索期。所谓 “激情”主要是体现在全市上下投入经济建设的努力与成果上。1988年至1991年,三亚市地区生产总值(GDP)实现了较快增长(图4-1)。然而,这一期间最引人注目的经济发展指标还是地方财政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1988年至1991年4年间,三亚市地方财政收入实现年均27.05%的增长(图4-1);固定资产投资额由1986年的8503万元增长至1991年的30190万元(图4-2)。伴随着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的是房地产投资,1987年,三亚市房地产投资额仅为97万元,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为1.16%;而1991年,三亚市房地产投资额达到3047万元,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也攀升至9.6%。“房地产热”已经显现苗头。
表4-1 1986~2010年三亚市主要经济发展指标状况
注:单位:万元;资料来源《三亚统计年鉴》,历年,经整理。全市一般预算总收入,即为三亚市本级政府的财政收入总和,也称地方财政收入总和/地方总财政收入等。
图4-1 1987~2011年三亚市主要经济指标变化趋势(单位:%)
图4-2 1989~2011年三亚市旅游发展规模的增速变化趋势
图4-3 1988~2011年三亚市旅游总收入占GDP比重的变化
在1988年至1991年期间,三亚市也初步确定了建设旅游城市的目标,旅游产业也开始起步,如大东海、三亚湾沿线(尤其是海坡地区)、鹿回头、天涯海角等旅游区陆续开始开发建设。但这一阶段的旅游发展,与全国大部分地区一样都还处于以观光旅游为主导产品的阶段,游客停留时间较短,消费额较低,这一点可以从表4-2所示的旅游总收入与旅游总接待量之比看出。但可喜的是,三亚市丰富的旅游资源禀赋,尤其是热带海滨度假资源(海滩、气候、热带森林等)开始逐渐受到部分到访的国家领导人和省市领导的重视,旅游产业也逐渐纳入地方发展的视野。尤其是在此期间,亚龙湾一流的海滨度假旅游资源开始得到海内外投资商(例如,港商霍英东等)的青睐,并开始了初步的前期洽谈、规划,为后续的开发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表4-2 1988~2010年三亚市旅游经济发展指标状况
续表
单位:过夜游客为人次;旅游总收入为亿元;旅游外汇收入为万美元;
资料来源:三亚市旅游产业委员会。其中,2010年过夜游客的8826500人次为总接待人数(其中饭店接待人数:751.14万人次;其他住宿设施:131.51万人次);2010年旅游总收入中:饭店126.9亿元;其他旅游住宿设施12.74亿元。单位:旅游总收入单位:亿元;旅游外汇收入单位:美元;旅游接待单位:人次。
(2)探索:“摸着石头过河”的逻辑
这一阶段三亚市发展的另一重要特征就是“初步探索”。虽然当时国家宏观政策给予海南省和三亚市诸多优势,但海南省、三亚市究竟要走一条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却依旧没有明确的答案,“摸着石头过河”逻辑展露无遗。例如,1988年制定完成的《三亚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1]提出要将三亚市建设成为“重点发展旅游和高新技术产业的热带海滨风景旅游城市”,虽然确定了旅游业的主导产业地位和旅游城市的定位,但这种定位并不是专业和独一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仍然被诸多国家领导人和地方干部寄予厚望,希望借助三亚市良好的自然资源条件和国家宏观政策的支持来获得后发优势。然而后续的发展实践证明,高新技术产业在三亚市始终没有发展起来,即便是2006年前后三亚市委市政府再度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列为重点支柱产业加以扶持,但迄今为止也尚未有实质性的进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