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完善农业农村体制机制,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小岗村农村改革座谈会上强调,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最大的政策,就是必须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坚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这是深化农村改革的主线。因此,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核心是围绕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断创新完善农业农村体制机制,为农村发展提供新的动力,让广大农民有更多获得感。
一、完善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产业链机制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既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应有之意,也是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一环。因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首先要打通产业之间的隔离与隔阂,建立产业间跨界融合的体制机制,这必然涉及农业农村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农村产业融合,最关键、最核心的是产业链重构、叠加,形成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要重点加强五个机制建设。
(一)主体培育机制
农村产业融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和壮大,是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基本前提,没有新型经营主体,没有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的广泛参与,农村一二三产业难以融合发展成为新产业。原因是,传统小农囿于经营规模、资金、技术等各方面的制约,很难在推进农村产业融合上发挥大的作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导力量,具有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经济实力和主观愿望。所以,鼓励和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多种形式的合作和联合,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建立完善的销售网络、开发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从而带动更多的普通农户参与进来,是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
1.积极培育家庭农场。家庭农场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农民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以农业经营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利用家庭承包土地或流转土地,从事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农业生产,保留了农户家庭经营的内核,坚持了家庭经营的基础性地位,适合我国基本国情,符合农业生产特点,契合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是农户家庭承包经营的升级版。培育发展家庭农场,要抓住“三个关键”:一是土地集中,落实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使土地向家庭农场集中;二是规模适度,家庭农场的土地经营规模,相当于当地户均承包土地面积10~15倍,务农收入相当于当地二三产业务工收入;三是政策扶持,将家庭农场纳入现有支农政策扶持范围,予以扶持,重点支持家庭农场稳定经营规模、改善生产条件、提高技术水平、改进经营管理等。
2.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社。农民合作社是衔接协调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一种生产组织方式,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家一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一种紧密联结,是广大农民群众联合起来闯市场的一种经济组织,是广大农民群众维护合法权益特别是经济权益的一种利益共同体。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我省农民合作社已经有了长足发展,居全国首位。但是由于农民群众自身素质、文化传统、生产习惯方面的原因,以及思想认识、体制机制、工作指导等方面的原因,农民合作社实力弱、服务能力低、运行不够规范等问题仍比较突出。要在扩大实力、规范运行、做强品牌、完善服务上下功夫,加快发展农户间的合作与联合,鼓励农户通过共同使用农业机械、开展联合营销等方式发展联户经营,促进农民合作社规范发展,引导发展农民合作社联合社,支持农民合作社开展农社对接。同时,强化政策支持,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建立财政项目资金直接投向符合条件的合作社、财政补助形成的资产转交合作社持有和管护的管理制度。选择产业基础牢、经营规模大、带动能力强、信用记录好的合作社,按照限于成员内部、用于产业发展、吸股不吸储、分红不分息、风险可掌控的原则,稳妥开展信用合作试点。
3.壮大农业龙头企业。要“两条腿走路”:一是按照传统路径继续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涉农企业,重点从事农产品加工流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带动农户和农民合作社发展规模经营;二是引导工商资本下乡,鼓励工商资本根据当地资源禀赋、产业特点,重点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从事农产品加工流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把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等现代经营形式和产业组织方式引入农业,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关键是对工商企业长时间、大面积租赁农户承包地要有明确的上限控制,租赁面积进行明确界定,趋利避害,用其所长。
(二)要素投入机制
强化生产要素支撑,是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的重要基础。尤其要健全完善土地、资金、技术等方面支持产业融合的制度机制,为产业融合创造有利条件。
1.完善土地流转机制。首先,要鼓励土地流转。鼓励承包农户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及入股等方式流转承包地,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制定扶持政策,引导农户长期流转承包地并促进其转移就业,鼓励农民在自愿前提下采取互换并地方式解决承包地细碎化问题。在同等条件下,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成员享有土地流转优先权。以转让方式流转承包地的,原则上应在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成员之间进行,且需经发包方同意。以其他形式流转的,应当依法报发包方备案。深入推进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经营权“三权分置”,稳步推进土地经营权抵押、担保试点,使农村土地流转走上健康发展轨道。其次,要严格规范土地流转行为。土地承包经营权属于农民家庭,土地是否流转、价格如何确定、形式如何选择,应由承包农户自主决定,流转收益应归承包农户所有。没有农户的书面委托,农村基层组织无权以任何方式决定流转农户的承包地,更不能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名义,将整村整组农户承包地集中对外招商经营。要严禁通过定任务、下指标或将流转面积、流转比例纳入绩效考核等方式,推动土地流转。要严格防止少数基层干部私相授受,谋取私利。第三,要合理确定土地经营规模。依据自然经济条件、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农业机械化水平等因素,确定本地土地规模经营的适宜标准。要把握好土地流转、集中、规模经营的度,土地经营规模要与城镇化进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相适应,与农业科技进步和生产手段改进程度相适应,与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提高相适应。要防止脱离实际、违背农民意愿,片面追求超大规模经营的倾向。第四,要加强土地流转管理和服务。有关部门要研究制定土地流转市场运行规范,加快发展多种形式的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依托农村经营管理机构,健全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完善县乡村三级服务和管理网络,建立土地流转监测制度,为流转双方提供信息发布、政策咨询等服务。土地流转服务主体可以开展信息沟通、委托流转等服务,但禁止层层转包从中牟利。要引导承包农户与流入方签订书面流转合同,依法保护流入方的土地经营权益,流转合同到期后流入方可在同等条件下优先续约。要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体系建设,健全纠纷调处机制,妥善化解土地承包经营流转纠纷。
2.健全资金投入机制。一是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各级财政支出的优先保障领域。加快建立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持续增加政府财政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基建投资继续向农业农村倾斜。优化支农投入结构,重点支持农民增收、农村重大改革、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村民生改善。要转换投入方式,整合资金投入,加强资金监管,杜绝任何形式的挤占挪用、层层截留、虚报冒领。要改革调整农业补贴方式,逐步扩大“绿箱”支持政策的实施规模和范围,调整改进“黄箱”支持政策,充分发挥政策惠农增收效应。二是提升农业农村融资服务水平。积极探索和推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林权、大型农机具等抵(质)押贷款业务,进一步拓宽涉农信贷增长空间。要继续推动涉农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挂牌,更多更好利用各类债务融资工具。要着力发挥省级股权投资引导基金撬动作用,鼓励和指导各级政府发起设立涉农投资引导基金,吸引和带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农村,力争到“十三五”末,在全省构建起完整的涉农担保体系,为“三农”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担保增信服务。三是全面增强金融对农业农村的风险保障能力。继续把农业保险产品创新作为金融支农的重要途径,探索开展天气指数保险等新型险种,积极推广农村小额信贷保险、农房保险、农村基础设施保险、农民养老健康保险等普惠保险业务。探索建立农业巨灾风险分担机制和风险准备金制度,增强重大自然灾害抵御能力。发挥期货市场价格返现和套期保值功能,继续协调有关方面在我省增设期货交割库,支持涉农龙头企业注册期货交割品牌、培育开发特色期货品种。探索发展介于现货和期货之间的大宗商品交易市场,结合我省农业特点和资源禀赋,选择更多有优势或影响大的农林牧渔产品进行中远期交易试点,提升资源配置效能和风险保障能力。
3.创新科技进步机制。一是加强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在继续加强农业科技园建设的同时,推进省级农业科技园建设“云农业科技园服务中心”,推动农业科技园区线上线下同步发展、互动促动,力争在全省建立省级农业科技园—省级农高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国家农高区梯次发展的新格局,使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的层次、数量、发展水平等走在全国前列,形成“农业科技+互联网+农业科技园”新型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二是继续深入实施农业良种工程。围绕我省主要农作物、绿色果蔬、特色畜禽、生态林木、特色水产等大宗农产品,按照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从种质保护与创新、基因挖掘、育种技术等基础、前沿性研究,到新品种选育、良种繁育与示范应用,实施全产业链育种科技攻关,重点突破基因挖掘、品种设计和良种繁育等育种核心技术,创造有重大应用前景的新种质,培育和应用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突破性品种。加强高水平种业创新平台建设,加强现代种业科技示范企业培育,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融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种业科技强省。三是加快突破一批农业重大关键技术。紧紧围绕现代种业科技、农业丰产增效、绿色农业科技、智慧农业科技、农业资源与环境科技等五个方面,重点推进农业生物基因调控及分子育种、农林动植物抗逆机理、现代生物育种技术、信息化与智能化控制技术、精准农业技术等创新,尽快取得一批重大自主创新成果,抢占现代农业科技制高点。着力突破农业良种培育、高效种植(养殖)、新型节水灌溉、现代农机装备、新型肥药研制、重大疫病防控、农产品精深加工、设施农业、循环农业、海洋渔业、农村民生等方面的技术“瓶颈”,尽快取得一批重大实用技术成果,引领农业科技发展方向。四是加强农业领军人才引进培养。面向海内外遴选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形成领军人才为核心的创新团队,集中研发一批支撑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打造一批农业高新技术骨干企业,为实现农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的人才引领和支撑。五是大力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紧紧围绕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需求,充分发挥土地与资源、资本与金融、市场与信息、技术与人才等农业生产要素的作用,以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和信息进村入户等重大工程为抓手,健全完善省级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和村级信息服务站点体系,努力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各个环节和农村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启动“农业科技+互联网”工程,充分依托农业科技园区、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技术研发中心等基地、平台,面向农产品监测预警、质量安全、市场流通等关键环节,加强创新和应用技术集成,重点突破农业物联网、精准农业、数字农业等一批前沿技术,强化“云农业科技园区”品牌建设,打造一批农村信息化示范县、示范基地和园区,推动农村信息服务向基层延伸,以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支撑现代农业和城乡一体化发展。
(三)利益联结机制
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是产业融合的关键和焦点。没有完善的利益联结机制,各产业环节即使合作了、融合了,也是机械的、暂时的、缺乏生命力的。
1.强化订单型联结。订单型的利益联结,是最基本、最基础的联结方式,这种联结是以信用为前提的,只要信用可信、合同完善,这种联结就是有益的。要建立订单农业信用体系,规范订单格式内容和签订程序,实施合同审查备案制度,通过统一安排种养计划、统一供应种药肥(饲料)、统一技术培训、统一植保(防疫)、统一质量标准和包装、统一加工和对外销售等经营方式,通过签订保护价收购合同、高于市场价收购合同与采取按收购量对农户进行利润返还或二次结算等利润分配方式,强化合同双方利益联结关系。
2.完善股份合作型联结。要积极发展股份合作制、合作制、股份制等组织形式,引导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通过双向入股方式实现利益联结,鼓励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和普通农户以土地、劳务、资金等入股企业,支持企业以资金、技术、品牌等入股,领办合作社,探索建立以农业企业为龙头、家庭农场为基础、农民合作社为纽带的现代农业产业联合体,推广“保底收益+按股分红”分配方式,形成产权清晰、利益直接、风险共担、机制灵活的制度安排,打造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3.探索产销联动型联结。支持农产品产销双向合作互动,鼓励批发商、零售商与农民合作组织共建规模化、标准化农产品基地,并以加盟或入股形式成为大型连锁超市会员,强化农超对接利益联结;鼓励农户和消费者围绕农产品和土地,探索休闲农业股权众筹等新型联结机制,按照众筹方式形成产销利益共同体。
4.拓展产业链型联结。借鉴荷兰农业产业链管理经验,依托核心企业,利用价值链、信息链和物流链,整合各方利益主体,建立农业技术开发、农产品生产标准体系和上下游连接的质量追溯体系,打造纵向和横向产业联盟。可以通过交叉持股、联合研发、交互许可、供应商契约等方式,结成利益共同体;可以依托龙头企业或行业协会,联合合作社、种养大户和家庭农场设立共同营销基金,专项用于农产品销售推介、品牌运作和出口服务,打造政府、企业和研发队伍三方利益联结机制;也可以以企业为主导,建立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使农业科研人员以科技成果,分享产业融合利益。
二、完善农村产业融合与农民科技素质提升机制
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是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工程。提高农民的科学素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突出重点,狠抓教育培训
首先要抓好农村青少年教育。少年智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作为科学普及的“五大重点人群”之一,在推进农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要大力开展科技实践活动,激发农村青少年的科学兴趣,提高其学习新知识、运用新技术、健康成长、科学生活的能力,从源头上提高未来农民的整体素质。其次要强化农民科技培训。按照“党委领导、政府推动、科协主管、部门配合、乡镇负责、村委实施”的办学模式,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充分发挥各类农民培训机构平台的作用,以农民需求为主线,科学制订培训计划,合理设置培训内容,不断丰富教学方式,适当借助高校师资力量,积极开展种植、养殖实用技术培训。要建立由政府组织、农业部门主导、农科教结合、社会广泛参与的农民教育培训网络系统,把农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纳入各级政府工作规划,形成长效机制,努力构建多元化的农民科学素质教育工作格局。
(二)创新载体,普及科学技术
科普示范基地是农村科学技术普及的基本载体,基地的示范、推广和辐射作用,本身就是一种有形而直观的面向农民的科普,是直接面向农民普及科技的场所。农村科普网络建设,应该学习城市社区科普网络建设的先进经验,建立起政府科普网络和群众科普网络相结合的农村基层科普网络体系,逐步建立健全农村致富信息、农业新技术、农村科学生活知识、科普示范基地、科普带头人等相结合的综合网络体系;通过在信息、技术方面给予指导和支持,加强基层技术推广服务(指导)站、卫生站(所)等科普组织和农民专业技术协会建设,充分运用“科普示范基地”“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远程教育”等平台,开展科普活动,让农民群众学有去处,看有榜样,干有信心,扩大学习效果。
(三)整合资源,搞好服务保障
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搞好政府服务是关键。既要整合部门资源,将教育、人社、农业等部门以及社会的教育培训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发挥好部门职能优势,避免各自为战、重复交叉;又要整合科普资源,充分发挥各种科普资源的优势,整合资源搭建平台,大张旗鼓地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全面提升农民科学素质。要进一步发挥好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络、农广校、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的作用,广泛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训,使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得到明显提高。
三、完善农村产业融合与粮食安全互促机制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农业供给的基本功能,也是农业产业发展的重点。农村产业融合也要立足这一功能,把粮食作为产业融合的重要基点,形成以粮食为依托的农村产业融合,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一)优化粮食生产结构
粮食在连年增产后,供求关系得到极大改善。2015年以来,粮食市场出现较大变化,尤其是玉米价格,出现大幅下跌。如何既保证粮食安全,又优化粮食结构,提高粮食生产效益,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成为一个大课题。目前总体上讲,农业的主要矛盾已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阶段性的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粮食总量问题不大,最大的问题是结构性问题,即一些产品没有很好地适应需求变化,如大豆缺口很大,而玉米增产超过了需求增长,牛奶难以满足消费者对质量、信誉保障的要求。因此,粮食种植结构调整,要有保有压、有取有舍。从粮食需求看,粮食的品种结构,应当重点保口粮,重点发展小麦,进一步优化玉米结构,因地制宜发展食用大豆、薯类和杂粮杂豆。从粮食布局看,应当压保并进,以稳为重,稳定小麦、蔬菜面积,适当调减玉米面积,扩种花生、大豆和饲草作物。
1.深入推进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方建设。按照省委、省政府确定的目标,到2017年完成152万公顷的建设任务。继续加大资金整合和投入力度,进一步扩大建设规模,力争到2020年示范方建设面积达到200万公顷。在示范方内,大力推广深耕深松、秸秆还田、测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等技术措施,改良土壤结构,提高耕地质量,实现“藏粮于地”。
2.积极开展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更加注重粮食绿色可持续发展,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路子。重点是在绿色高产高效关键技术推广、重点区域共性技术“瓶颈”攻关、集成组装绿色高产高效技术模式等方面开展创建,充分利用生物技术、物联网信息、智能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等现代科技成果,集中力量攻克影响单产提高、品质提升、效益增加和环境改善的技术“瓶颈”,基本实现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带动,促进产能提升和效益增加相统一,实现“藏粮于技”。
3.因地制宜发展高效特色经济作物。在确保粮食稳定发展的前提下,积极引导发展高效特色经济作物,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依托园艺作物标准园区建设项目等高效特色产业发展平台,重点扶持发展具有区域特点、比较优势明显的高效特色经济作物,通过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科学施用化肥农药等措施,着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以质量提升促进效益提高。同时,加大农产品品牌创建和市场开拓力度,努力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4.不断扩大粮改饲种植面积。按照“宜牧则牧、宜养则养”和“以养定种、以种促养”的原则,因地制宜发展饲用玉米、饲草等作物,加快构建粮饲兼顾、农牧结合、循环发展的新型种养结构。根据《山东省推进粮改饲试点促进草牧业发展实施方案》,积极组织开展粮改饲和种养结合模式试点,在粮食主产区和畜牧业重点产区,鼓励和引导农民将籽粒玉米改种青贮玉米、苜蓿等优质饲草料,优化玉米种植结构,促进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草料协调发展。
5.探索开展耕地轮作休耕试点。实施耕地轮作休耕制度,是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新一轮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内容。总的原则是:鼓励轮作、谨慎休耕。总体思路是:在我省沿黄玉米集中产区,积极引导农民改玉米种植为大豆、饲草料等作物,改玉米种植为玉米和花生间作套种;在山地丘陵地区,改玉米种植为杂粮杂豆、夏花生、夏地瓜等作物。通过轮作适当调减籽粒玉米的种植面积。在地下水超采区、重金属污染区、生态环境脆弱区等地方,因地制宜探索开展耕地休耕试点。这不仅是在农产品数量上作努力,更是在改善结构、提高质量效益上下功夫,要加法减法一起做,打好结构调整的“组合拳”。
(二)改善粮食生产服务
围绕健全完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鼓励供销社、农业机械等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重点推进大田作物农业社会化服务规模化。针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需要,依托骨干企业、供销社等生产经营组织,鼓励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或民办公助等方式扶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广供销社的经验做法,树立“农民进城打工,供销社给农民打工”的理念,以服务适度规模的农业经营主体为主攻方向,以增产节支提效为根本目的,推广“保姆式”“菜单式”托管服务模式;积极开展化肥农药减量、先进机械应用、土壤熏蒸改良、水肥一体运用等技术服务,打通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本着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半径适宜、功能完备的原则,加快建设为农服务中心,形成“三公里土地托管服务圈”;以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重点,最大限度提供规模化、专业化服务,提升为农服务水平和质量。
(三)建立新型粮食产加销体系
加强对粮食产销衔接的支持,鼓励粮食主销区与主产区对口合作,通过投资建设粮食生产基地、大型粮食加工企业等,支持产区粮食高产创建。鼓励投资粮食仓储等流通基础设施,加快建立规模适当、布局合理、仓房完好、设施先进的粮食仓储物流体系。鼓励和引导粮食购销、加工等龙头企业在主产区建立加工园区,发展订单生产,打造全产业链生产模式,加快推进粮食产业化发展。按照“安全、优质、营养、方便”的要求,推进传统主食食品工业化生产,提高优、新、特产品的比重。鼓励现有粮食加工企业在生产能力、产品品种、资源利用及管理技术等方面进行整合,支持大中型粮食加工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推广和促进采用先进技术装备,实现粮食资源的综合利用,降低消耗,提高生产效益。
四、完善农村产业融合与金融保险的保障机制
一是大力发展农村普惠金融。优化县域金融机构网点布局,推动农村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综合运用奖励、补助、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金融机构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紧密合作关系,推广产业链金融模式,加大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信贷支持。推进粮食生产规模经营主体营销贷款试点,稳妥有序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努力提升民间融资机构、小额贷款公司规模实力和管理水平,鼓励有实力的商业银行发起设立村镇银行,推动城市商业银行加快布设县域分支机构。二是深入推进农村金融改革。继续推动基层农信社银行化改革,坚持“社员制、封闭性、民主管理”原则,按照“先规范、后试点、再推广”的工作思路,开展好新型农村合作金融改革试点,并在条件成熟后逐步在全省铺开,力争到“十三五”末建立起与我省农村经济相适应、运行规范、监管有力、成效明显的新型农村合作金融框架。三是创新农业融资担保体系。鼓励发展政府支持的“三农”融资担保和再担保机构,为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担保服务。鼓励开展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融资租赁业务。积极推动涉农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通过发行债券、资产证券化等方式融资。加强涉农信贷与保险合作,拓宽农业保险保单质押范围。四是持续优化农村金融发展环境。坚持“防风险、促发展”两手抓,深入推进地方金融监管体系建设,着力增强县级地方金融监管服务能力;建立健全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和防范处置工作机制,协调配合各级各有关方面及时高效处置涉农金融风险事件,维护农村金融运行秩序。广泛开展金融知识下乡活动,提升广大农民金融意识和对非法金融活动识别抵御能力。大力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加快农村经济主体信用采集和评价工作,促进信用信息共享,为我省农村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信用环境。
五、完善农村产业融合与农民增收的利益联结机制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通过农业相关产业联动集聚,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拓宽增收链,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紧密连接、融合互动、协同发展。概括起来有四种形式。
1.新型经营主体立足某一农产品,由第一产业接二连三向后延伸。很多合作社通过引导农民以资金、土地经营权、交售农产品入社或入股的方式组建合作社发展加工流通,从而改变农民只作为农产品提供者、只分享生产环节利润的局面。这种方式是融合发展中利益直接、带动农民增收效果比较好的。
2.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双向延伸,向前发展建设基地带动农户,向后发展物流和营销体系。有些农产品加工企业,向前延伸,领办合作社,发展原料基地,生产高附加值产品。向后延伸发展水果采摘、休闲观光、餐饮业等,带动社员就业增收。在这一过程中,把企业、合作社和农户长期形成订单关系、契约关系固定下来,在农村空间集聚,形成集群化、网络化发展格局,降低融合发展的外部成本。这种方式是做强做大融合发展各个主体、增强农业市场竞争力的有效形式。
3.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向前延伸,将一二三产业融为一体,打造农业与文化生态休闲旅游融合发展新业态。有些专门从事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企业,依托当地农村青山绿水和田园风光,又引进新的种植品种,以观光、采摘、体验、餐饮、度假等形式为主,配套发展餐饮、住宿、运动等服务业,实现一二三产业一体化经营。这种方式是生产生活生态的天然融合。
4.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渗透到农业各个环节,使产业逐步模糊化、融合化。以消费市场为导向,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年龄人群的消费行为、方式、结构差异,将“大数据”和“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向农业生产、经营、服务领域的渗透、应用,形成产业边界模糊的融合模式。这种方式是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和新业态,具有强大的新动能、新活力。
(王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