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果分团
长清区坚持做优一产、做强二产、做活三产发展思路,全力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2014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251.0亿元,增长8.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1.8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105.2亿元,增长10.6%;第三产业增加值114.0亿元,增长7.1%。人均生产总值42569元,增长8.0%。地方可用财力3年实现翻番。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8244元、14205元,分别增长11.2%和11.9%,两项增幅均居全市前列。三产比例调整为13∶42∶45。税收比重为85.2%,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
在大力发展农业综合体、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导向下,长清茶叶企业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自身特点,积极探索产业融合发展。有的充分发挥集体经济优势,依托农民合作社,将农业、农产品加工与休闲旅游相结合;有的利用茶园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资源,创办国家旅游风景区,使旅游业与茶叶产业紧密结合;有的将茶园与园林打造相结合,打造有鲜明特色的休闲农业目的地。
一、长清区茶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长清区按照济南市现代农业发展总体部署,立足自身区位优势和地域特点,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积极转方式、调结构,农业农村经济不断实现历史性跨越,长清茶、中药材等优势产业异军突起,成为当地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全区农业转方式、调结构迈出了坚实步伐。
长清茶叶种植历史悠久,自唐朝就有种植茶叶记载,是我国高纬度茶叶适生区。长清茶生长期长,昼夜温差大、越冬期长、病虫害少的自然因素,所产茶叶具有叶片厚、颜色深、味香、耐冲、营养丰富、口感好等特点,茶中的茶多酚、氨基酸、咖啡因等有益人体的内含物明显多于低纬度茶,品质优势明显。全区适宜种植茶树的区域包括万德镇、双泉镇、马山镇、五峰山街道办、四街镇的部分山区,面积达3万余亩。
近年来,长清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把茶产业确定为重点扶持的两大新兴产业之一。长清区委区政府将“长清茶”作为长清第一大特色农业产业,充分发挥济南市长清茶叶协会职能,整合立泰山、南湖玉露、玉树春、莲心雪芽和长清袁庄5家农业龙头企业及富民、马套、黄金峪、玉泉山、龙居6家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资源优势,集中打造“长清茶”大品牌。2012年,“长清茶”被认定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作为我国中高纬度茶的典型代表,长清茶一经上市,就以其小米汤、板栗香、叶肉厚、耐冲泡的特点备受泉城人民青睐,品牌知名度越来越高,产量规模也节节攀升。截至目前,全区茶园总面积达到8500亩,采摘面积5000多亩,2015年干茶产量达到300吨,总产值突破24400万元。
二、茶产业融合的成功案例
在发展茶产业融合的过程中,最成功的无疑是万德镇马套村的探索实践。
(一)基本情况
万德镇位于济南市区西南,长清区东南部,黄河下游东岸,泰山北麓。北距济南42千米,南距泰安24千米,距长清30千米,镇域总范围239千米2。万德镇南依泰山,东依灵岩山,西与长清区马山镇、肥城市接壤,北连五峰山与长清区张夏镇,是济南市的南大门。镇驻地位于万德镇镇域北部,紧靠京福高速公路、京沪铁路,国道104贯穿驻地南北,交通便利。4A级世界佛教文化遗产就在镇域内,文化底蕴深厚,自然和人文景点以及古代传说、非物质文化遗产较多,加之近几年来现代生态特色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万德镇人气大增。该镇党委政府立足实际,高起点规划,大手笔建设,逐年投资,把文化、农业、旅游捆绑起来,走出了一条文农旅“三位一体”相结合发展的路子,风情旅游小镇已成格局,镇域特色文化体系渐成品牌。万德镇文化底蕴丰厚,人文、自然旅游景点多,历史传承文脉深厚。眼下,正逐步构筑起以灵岩寺佛教文化、齐长城遗址、合龙寺、孟姜女、茶马古道、青天古村、泰山墨玉、奇石雕刻等文化品牌以及民间文化遗产、民俗民艺繁荣活跃的镇域特色文化体系。依托自然景点和民间传说文化,举办了该镇东部山区“一线六村”齐鲁8号风情旅游路开通运营和金秋柿子文化旅游、灵岩御菊旅游文化美食节,把文农旅发展有机结合在一起,焕发了新气象。2016年8月该镇获得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省级文化特色示范镇、省级旅游强镇称号。
马套村位于万德镇最南部,与泰安市接壤,紧靠泰山西大门——桃花峪景区,齐长城遗址穿村而过。村东有雄伟的将军山,海拔783米,素有“小泰山”的美誉。马套村紧挨104国道,交通条件便利,域内风景秀丽,景色宜人,资源丰富,空气、土壤、水等绿色无污染,是全国绿化千家村。马套村位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13.7℃,极端最高气温39.5℃,极端最低气温-20.1℃。全年大于10℃的积温4460℃,年平均日照时数2600小时。多年平均降雨量746毫米,无霜期平均为205天;年最多风向为东北风和南风,年平均风速为3.4米/秒,历年最大为22米/秒。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土壤疏松肥沃,有机质含量1.93%。水利条件优越,是渠井双保险灌区,也是长清茶的最早种植区域。
2009年1月20日,马套村注册成立了马套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100万元。到2014年底,合作社成员已达102人。
在合作社成立之初就制定了合作社章程,规定了收益分配机制,从当年盈余中提取20%的公积金,用于扩大生产经营、弥补亏损或者转为成员出资。提取的公积金按成员出资额的20%与交易额的20%相结合的方式,量化为每个成员的份额,并记入每个成员账户。扣除当年生产成本、经营支出和管理服务费用,弥补亏损、提取公积金后的可分配年终盈余,经合作社成员大会决定,按照下列顺序分配:按成员与本社的业务交易额比例返还,返还总额不低于可分配盈余的60%,具体比例由成员大会讨论决定;按前项规定返还后的剩余部分,以成员账户中记载的出资额和公积金份额,按比例分配给本社成员,并记入成员个人账户中。合作社在服务当地茶叶生产过程中,注重组织种植、采购;供应成员茶叶种植所需的生产资料,帮助合作社成员开展茶苗的种植,茶树的管理,茶叶鲜叶的收购、贮存等,销售社员的产品。
马套合作社采取股份制经营,即“村委会+茶叶种植合作社+核桃种植合作社+资金股东+房屋股民”村社合一、资源整合的方式创建,茶叶及果品的采摘统一归旅游合作社管理,按照采摘数量多少支付社员的产品资金,其余所得部分计入旅游合作社的利润,年底按照规定比例二次分红。
茶叶的种植、茶叶加工厂的良性运转、旅游产业的不断扩大,使马套村的知名度逐步增高,成了马套村经济的三大重要支撑。如何把几个产业融会贯通,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把几大产业整合起来,成了今后的发展方向。2015年4月,在市、区旅游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区、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马套村结合自身实际,成立了济南市长清区将军山旅游度假合作社。借鉴马套茶叶种植合作社的成功经验,马套将军山旅游度假专业合作社采取股份制经营,即“村委会+茶叶种植合作社+核桃种植合作社+资金股东+房屋股民”村社合一、资源整合的方式创建。村民们自愿入股,资金股东每1万元为一股,房屋股东每一个住宿房间为一股,有21人现金入股115万元,有30户闲置房屋入股。值得一提的是,村民与合作社签订协议,村民中途可以退股,以房屋股东为例,只需缴付房屋装修修缮费用即可退股,合同期满后村民们也可以主动续股,这样的入股方式,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村民作为股东的利益。
(二)发展模式
在摸索前进的过程中,以马套茶叶合作社为龙头,不断探索茶园观光、茶叶采摘、茶叶加工及茶文化体验等旅游项目,附带其他观光休闲旅游为主线,探索出了较为有效实用的发展模式。
1.创建模式。合作社统一按家庭别墅式宾馆模式打造、整修房间、配套设施,根据不同房屋样式打造不同的民宿户,有一户一个房间的,也有一户多个房间的,房间内统一配置了空调、电视, Wi Fi全覆盖。非常适合游客居家入住和三五家朋友小聚。
马套茶叶合作社作为济南市村社合一的示范点,在两委的支持帮助下建设了高标准的将军山旅游合作社接待服务中心,建成了能容纳200人同时就餐的高标准餐厅和服务设施。游客可以到合作社接待服务中心就餐,还可以点餐后由接待服务中心配送到民宿户,民宿户厨房、餐厅一应俱全,并配备必需的生活用品,游客可以在民宿户菜园内采摘蔬菜,厨房自己做饭,并允许游客在民宿户进行室外烧烤。体现了农家旅游随性、慢节奏、人性化、回归自然的特点。
为保证游客的利益,合作社对住宿统一定价,只收取客房住宿费100元/间,其余厨房、餐厅、客厅等设施均可免费使用。
2.运营模式。合作社采取“党支部+合作社+电商平台”联合运行的运营模式。合作社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为了支持合作社的发展,按照村社合一的工作思路,党支部、村委会成立了领导小组,同时,成立合作社招商办公室,召开党员群众代表大会,把旅游当作村级头等大事来做,集中推广、广泛宣传,集全村之力,帮助旅游合作社发展。
在旅游宣传和形象推广方面,建立了“马套将军山”微信公众号,宣传马套的产品品牌,每周推送茶产业文化、乡村旅游的文字图片视频消息;在济南电视台新闻频道投放广告;与济南影视“说一不二”合作,先后举办了两期“马套约你深呼吸”自驾观光、茶叶采摘游活动,邀请主持人老赵参加文艺演出;借助“山水万德电商平台”宣传推广马套。除此之外,合作社在每周六举办室外烧烤及K歌比赛等各类活动,推动合作社的发展。通过对外宣传,增加了合作社的影响力,在由大众日报与山东省旅游行业协会、山东省旅游规划设计院、大众日报旅游记者站举办的“2015发现山东最美旅游风情小镇”的公众投票活动中取得了村级第二名的成绩,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了马套将军山乡村旅游的公众认可度。
3.管理模式。首先是组建专业队伍,加强合作社管理。一是挖掘人才回村创业,现在马套茶叶合作社和马套将军山旅游度假合作社成员中,有原来的建筑公司经理,担任合作社法人代表,负责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产品的设计;有山东大学的高才生,负责旅游资源的推介和网络媒体的宣传。二是鼓励村民回村就业。把马套村外出务工人员中在城市酒店、餐饮及宾馆管理等服务行业有工作经验的优秀人员邀请回村就业,负责餐饮、住宿等具体的服务工作。三是加大人才培训力度。邀请山东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的教授、讲师来合作社进行专业授课,讲授如何提升旅游创业者素质、如何开展旅游市场调查与营销、如何破解经营管理中遇到的难题等知识,交流经营管理的先进经验和有效措施。邀请泰山管理酒店工作人员为合作社服务人员就着装、语言、仪容和行为标准等方面进行培训,有效提升了旅游服务人员的精神风貌和服务水平。
(三)发展总体思路
按照“基在农业、利在农民、惠在农村”的基本思路,以国家和省市关于农村产业融合的有关精神和相关要求为依据,以农业产业集群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载体,以特色产业适度规模经营为切入点,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支撑,以生产经营合作或农村土地股份合作为主要方式,通过产业联动、产业集聚、技术渗透、体制创新等方式,推动特色优势产业生产、储存、加工、销售一体化融合发展,使得农村一二三产业之间紧密相连、协同发展,促进农业产业链延伸、产业范围扩展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按照合作社的发展规划,结合试点区域的工作要求,对照本村的实际,经过召开股民大会协商,围绕一二三产业的共同发展,不断把合作社的效益提升到更高的水平,合作社制定了详细的建设规划。具体分为七大项,概括起来分为茶园项目建设、茶叶的产供销建设、电商平台建设、民宿户建设、农业休闲观光旅游设施建设、茶园防护林旅游区建设、茶商房车露营基地建设。
1.以农业产业化为基础,做强第一产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发展茶产业,积极扩展种植面积。马套村提升茶叶种植30亩, 2016年底辐射带动其他村新发展1000亩茶叶种植。
2.以农产品加工为重点,突破第二产业。坚定不移走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的路子,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竞争力,抓好茶叶加工。新上茶叶加工设备一套,并配套相应的辅助设备,建40米3的恒温库一座。为了扩大产品的知名度,继续在省市级电视台、报纸、网络、微信公众号等媒体上增加广告投放量,以扩大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3.以产品销售、服务、乡村旅游业为引擎,做优第三产业。坚持把乡村旅游作为增强吸附力的关键抓手,切实抓紧抓实。一是抓好电商销售平台建设,建设马套茶叶合作社销售平台。二是提升马套乡村旅游基础设施,统一按家庭别墅式宾馆模式整修房间、配套设施,新增120人的住宿接待能力;新建高山步行台阶式登山路一条2000米;新建坝前2400米2的玫瑰园和3600米2的坝坡采摘园;新建坝坡内观光路340米×5米;新建摸螃蟹池1座,摸鱼池1座,合计300米2;建设射箭区1处,马厩1处,小动物养殖区3处;新建石拱桥1座等。
三、推进茶产业融合存在的主要障碍及其成因分析
1.产业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但茶产业基础亟待加强。随着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第二产业的食品加工、第三产业的餐饮服务业越来越兴盛,作为第一产业农产品本身的价值占比不断降低,农民和从事种养业的农业企业越来越不赚钱,农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传统种植业效益低下甚至亏损,农产品品质不高、农民收入微薄、人才流失,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迫在眉睫。结合“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积极发展经济作物种植,不仅可以扭转种植业效益低下、积极性低的困局,而且可以实现轮作、倒茬,深翻土壤、培肥地力,提高粮食生产潜力。经济作物的普遍种植将为当地的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带来契机。
要以农业为依托,发展产业融合首先要有一定发展水平的农业产业(最好是特色产业),其次要有一定数量的成规模的新型主体。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农业产品各具特色,只有发挥出自身特色,才能避免陷入同质化恶性竞争的雷区。就茶产业而言,由南而北、由沿海至内陆茶叶口味、茶园气候、景观差异明显,再加上当地人文历史、典故传承,更是千差万别。各主体根据地方特色与自身特点找出适合自身发展的茶产业融合之路就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茶叶企业虽然数量众多,但规模都较小,受市场波动影响巨大,很多不具备发展茶产业融合所需的战略、资金和人才要求。因此,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培养优势主体,重点培养规模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并通过龙头企业带动进一步规范茶叶种植、加工、销售,进一步提升全产业的标准化、优质化水平,促进茶产业的持续良性发展。只有建立在深厚基础上的茶产业融合才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2.涉农金融亟待健全完善。产业融合项目大都资金量较大,农业主体大都规模有限、资金量较小,这就需要融资支持。周期长、风险高、利润低的农业产业,长期以来都不为外界看好。相关的资信资料积累、资产核定等工作也困难重重,企业融资难度大。
3.专业人才匮乏。产业融合发展离不开各类专业人才,农业企业或主体自身积累先天不足,很难形成对人才的吸引力。
4.找寻适合主体自身的利益联结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核心是增加涉农产业收入,并让农民参与全产业链利益分配。背离了这一点,就背离了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的初衷。这一点对于有集体经济背景的村或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起来并不困难,但对于个体私有制企业就存在相当大的困扰。在实践中大多数是后一种,现有的农业龙头企业也大多是后一种。如何找到适合他们的利益联结机制和分配机制,将成为解决产业融合发展的关键问题。
5.明确的政策支持尚停留在国家层面。2015年12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93号),明确了27条支持政策。相关政策的细化实施、项目设置仍需要一定的周期。
四、加快推进茶叶实现农村产业融合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夯实产业融合发展基础
受市场和资源双重约束,带动能力不强、组织化程度不高是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瓶颈”。多年的实践证明,优化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实行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在优势区域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主导产业,打牢产业基础,可以有效推动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的社会化服务,提升生产的组织化水平,带动产业链条延伸,形成小农户大基地、小规模大群体的发展格局,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
加快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有利于把优势区域率先建成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生态的名牌农产品生产基地、龙头企业原料供应基地、优势农产品出口基地和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实现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形成较大的市场规模,节本增效,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提升农产品整体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加快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在优势区域发展主导产品,有利于资源、政策、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的合理集聚。通过集聚提升特色优势产业,可以有效带动农产品加工、贮藏、包装、运输、营销、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逐步实现产业融合,形成农业综合体,逐步形成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
(二)加强组织领导
农业融合发展处于起步阶段,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要将推进农业融合发展工作列入相关街镇的工作重点,真正形成区、街镇分级管理、上下联动的良性推进机制。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尤其是区(县)乡(镇)两级政府应该把发展特色观光农业作为改善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改变农村面貌的大事来抓,统筹规划指导,给予政策及资金扶持,为本地农业旅游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例如,给予优先享受政府的有关农业低息优惠信贷和税收减免政策;完善当地的基础设施;颁布一定的法令和规定,以管理、规范和鼓励特色观光农业发展。
(三)推进茶叶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人才培养
1.加强茶叶关键技术攻关。针对茶产业存在的技术“瓶颈”,开展茶叶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和精深加工高新技术产品研发。支持茶树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新品种选育、产品质量安全、绿茶红茶白茶工艺技术创新、精深加工等共性关键技术攻关等。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加大实用技术开发,增强茶叶科技创新能力。
2.加强产业融合人才培养和引进。多渠道培养和引进茶产业人才,通过社会化、市场化运作,通过培训、论坛、参观、考察等形式,重点培养茶叶专业技术人员、龙头企业业主、合作社茶农,普及茶叶标准化、市场营销、品牌创建、旅游项目运营管理等知识。加大与国内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联系,有计划地培养和引进一批茶叶生产技术人才及企业管理、旅游开发、营销策划人才,构建茶产业融合发展专家团。充分利用茶叶科技示范培训中心,将茶农培训作为一项长期工作常抓不懈,切实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推动区域优势主导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四)完善政策扶持
根据国务院文件精神,抓紧出台相应政策措施,同时利用好现有的政策,切实推进茶产业融合发展。
1.强化资金扶持。采取增加和整合资金相结合的形式,加大对无性系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生态示范园区建设、培育龙头企业、知名品牌推介等扶持力度;积极整合扶贫开发、财政支农项目、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农机补贴、农田水利建设、退耕还林、旅游等相关资金,集中向茶产业倾斜,发挥资金规模效应。
2.加大信贷扶持。利用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信贷支持政策,协调支持金融机构加大对茶叶加工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产业升级和生产基地建设,大力开展茶叶清洁化生产。同时出台相应的农村小额贷款政策,帮助有种茶意愿的农民破除新茶园建设资金先期投入大、回收期长的“瓶颈”。
3.推进农业建设用地相关政策落实,为各经营主体根据政策协调办理各种用地审批手续,推进茶园基础设施和相关配套设施建设。
(王志刚 段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