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管理方法要因地制宜地作出相应的改变,为适应市场变化、推进服务人性化及产品个性化提供动力。在此背景下,乡村旅游突破地域、交通和信息等的障碍,寻求产品互补、区域间资源整合,开展区域旅游一体化合作是未来乡村旅游发展的必然方向。
7.7.1 乡村旅游一体化的内涵
所谓一体化,是指企业通过外部市场所进行的交易的过程[3]。在企业采取一体化的众多原因中,消除外部性是其中之一。当一个企业的生产直接受到其他企业行为影响时,就产生了外部性,如果这种影响是正面的,就是外部经济。一般而言,互补品的生产存在着外部经济。显然,企业间的一体化可以是实现外部效应的内部化,因此互补品行业中的企业存在着一体化的倾向[4]。一体化可分为纵向一体化、横向一体化和混合一体化,如表7-1所示。
表7-1 乡村旅游一体化
7.7.2 经营管理一体化
1)改变传统的经营管理理念
传统发展思维受地方保护约束,乡村旅游经营者认为,同行就是竞争对手,只有通过打倒对方,自己才能成为胜利者。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应用、管理理论推陈出新,通过实业家和理论家反复验证,企业之间只有相互合作,才能极大地利用资源,企业才能健康发展。乡村旅游经营者也意识到,同行之间联合经营的空间大,走合作之路,企业之间存在共赢、互补的合作基础。企业的合作关键在于旅游资源的整合,通过旅游资源的优势互补、分工协作、互惠互利、联动协作,构筑旅游一体化。
2)改革旅游管理体制,充分发挥政府作用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速度之快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建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在我国的扶贫工作中成效显著。这些成绩的取得与我国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分不开。如果乡村旅游初期仅靠市场机制去发展,则很难迅速形成规模经济,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市场体制无法自发地生长,政府的干预是有必要的。在经济体制转轨时期,政府管理部门对乡村旅游的景区、企业干预过多的弊端逐步显现,如体制混乱、政出多门、条块分割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旅游资源的管理和开发。改革现有的管理体制,逐步取消政府对公共旅游的直接管理。政府主管部门根据发展状况和需要,制定好乡村旅游产业政策,对旅游管理一体化进行调控,防止垄断和侵害游客合法的利益。
3)景区经营管理一体化
景区经营管理一体化的最大优势是降低了交易成本,增加了企业抗风险的能力,加大了资源整合的力度。将农村人力资源、旅游资源、资本资源等各种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使旅游目的地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游客提供了更具有价值的服务。同时,乡村旅游企业之间开展最广泛的合作,打破封闭的地域界限,要充分利用周边地区的旅游资源,使企业以外的有利资源为己所用,提高企业管理和服务水平,景区整体形象得以提升,扩大企业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提升游客的忠诚度。
7.7.3 资源开发规划统一化
乡村旅游一体化可以打破地方保护和本位主义的观念,使企业资源能够有机整合,极大地丰富景区资源的种类和数量,改变单个企业资源薄弱、产品结构单一的弊端。企业资源种类和数量的增加,可以为游客的提供形式多样的旅游活动,游客的活动内容得以充实,满足游客多种需求,提高了游客的满意度。为此,我们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企业资源的整合
乡村旅游景区一般处在交通不便的农村,基础设施薄弱,而只有企业之间具备方便快捷的交通设施,才能实现资源整合。因此,应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为资源整合创造条件。通过线路整合,构建交通便利、风景优美、文化内涵丰富的乡村休闲旅游区域。要打破地域、行业、所有制等方面的界限,对现存和潜在的资源进行深度整合和广泛发掘;加大投资力度,加快开发进程,企业间对核心资源和边缘带进行发展和整合。通过对核心资源进行包装、加工、完善,对其他资源进行有效整合,要将资源价值变为实际意义的价值,挖掘景区旅游发展潜力,把企业间在资源上存在的互补性充分发挥出来,促进景区间旅游资源整合,提高整体发展水平。企业间要建立起良好的伙伴关系,减少在旅游整合中的冲突。资源整合的过程,必须建立在企业之间互信、互利、共赢的合作基础上。
2)加大旅游营销、形象的整合
单个经营者和企业的力量是有限的,无力承担媒体宣传的营销费用,企业间必须加强联系,经营户之间也要齐心协力,推进整体营销。随着交通的不断改善,汽车已经进入普通家庭,再加上互联网普及,因此,在乡村旅游调查中发现,自助游客数量在不断攀升,已经成为了乡村旅游的主力军。过去只通过电视和报纸对景区进行形象宣传,而自助游客更多地依赖网络信息,这就要求景区具备网络信息畅通性,要不断地优化景区网站,指定专人管理与维护,利用网络对景区进行宣传。同时,企业必须整合资源,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服务质量,走品牌化的发展道路,树立企业形象。
3)城乡旅游整合
城乡一体化的实质,就是在资源相对稀缺的状况下让一切生产要素,包括资本、技术、土地、信息,特别是劳动力,按照以人为本的思想,通过制度创新促使这些资源在社会不同聚落形态中有序流动、有效配置,从而推动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城乡效率,促进城乡走向融合[5]。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的交通逐步变得拥挤,环境不断被破坏,人们工作压力增大,城市居民开始厌倦这种生活方式,向往农村的田园生活,他们利用周末和假期去城市周边度假,从而带动了乡村旅游的兴起。
由此可见,乡村旅游是连接城市和乡村的天然纽带。开展乡村旅游事业,推进了城乡区域的协调发展,促进了社会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共享,有利于资源有效配置,实现财富在城乡间的重新分配,使城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通过城乡之间广泛、深层次地交流,缩小了城乡思想文化差距,促进了全社会,特别是欠发达、开发不足的乡村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了使我国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地发展,整合城乡旅游资源、开发一体化战略是必然之举。若将乡村旅游融入城市旅游大体系,进行统一规划和建设,将会推动城乡旅游全面发展,提高该区域旅游产品的竞争力,有利于提高旅游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实现城乡旅游共同发展。
【注释】
[1]沙润. 文化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灵魂[J]. 社会科学家,2012(3).
[2]孙晓,李永文,梁留科. 乡村旅游市场营销的产品策略[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3).
[3]夏学英,刘兴双.《新农村建设视阈下乡村旅游研究》[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1).
[4]夏学英,刘兴双.《新农村建设视阈下乡村旅游研究》[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1).
[5]李开宇,张传时.《城市化进程中的城郊旅游发展研究》[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