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工业社会的快速发展,屡次出现影响全球的主流产业更替现象,这引起了学术界对于研究产业更替周期、产业结构变迁,以及产业竞争优势等相关研究的兴趣,从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新兴产业发展基础理论,试图探索出人类社会每一次新兴产业出现的历史动机和主导因素。其中,本项研究认为主导产业理论、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以及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主导产业理论
战略性新兴产业首先表现为一国未来的主导产业。而对主导产业的研究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Walt Whitman Rostow)提出的起飞理论。罗斯托认为当满足以下几个条件后,一国经济将开始起飞:即生产性投资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达到10%以上、经济中出现若干增长较为突出的产业部门、技术革新不断涌现并可以及时为生产所吸收,改造生产能力以及形成适宜产业更替发展的政治社会文化的外部环境。在主导产业的带领下,一国的经济将会相继经历技术密集型产业逐渐取代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成熟阶段,以及消费占比扩大占据社会主流形态的消费阶段或超越消费阶段,从而完成经济的脱胎换骨。其中起飞阶段是最具有决定性的阶段,是国与国之间发展差异的分水岭。美国另一位重要的发展经济学家赫希曼(Albert Otto Hirschman)则在其著作《经济发展战略》中阐述了产业关联的概念。他认为一个主导产业的发展可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并通过扩散效应和梯度波及效应,对区域内经济发展产生广泛影响。而日本产业经济学家筱原三代平则对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做了大量实际研究,认为技术发展、能源储量和政治战争等因素共同促成了经济长周期的形成,而在其中主导产业由于对收入的高弹性和生产率的变化影响着周期的走向。而Kreme(1993)和Keizer(2002)则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理解主导产业,研究视野更为聚焦。他们认为区域经济发展应当着眼于新兴产业的未来前景,选择具有广泛关联性的产业重点培育成为区域发展的核心支撑,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的腾飞。但Trajtenberg(1990)则从贸易角度理解主导产业的产生。他认为一国主导产业选择差异的根源在于比较优势的不同。但一国的每个产业具有相对的或是绝对的比较优势,可以为该国在国际贸易中带来更为丰厚的回报,将更易发展成引领一国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2)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理解主导产业,其发展都离不开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组织创新等多种创新的支持。因此创新理论在解释新兴产业的诞生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而在该研究领域又首推熊彼特(J.Schumpeter)的研究成果。熊彼特对创新的研究是基于康德拉季耶夫长波(约50年)描绘的经济周期。他以产业的继起和消亡为发展周期来重新审视历次产业革命的爆发背景,并认为正是技术创新推动下的“创造性毁灭”促成了主导产业的更替,以及社会的演变和经济的不断发展。随后弗里曼(C.Freeman)在其著作《工业创新经济学》中也引入了相类似的视角,但他更为细致地梳理了历次产业革命发生的内容,包括涌现的新技术、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以及相继而起的经济大国及其被改变了的国际经济竞争格局,为落后国家的追赶战略制定提供借鉴。而卡罗尔·佩蕾丝(C.Perez)则在弗里曼的研究基础之上,强调了金融资本组织方式的演化在产业技术革命中发挥的不可替代作用,是新兴产业不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她所强调的“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在职能上的分离”也为考察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更为全面的视角,由于引入了资本的作用,因此其学说也更加符合现代经济的发展形态。而以熊彼特创新理论和演化经济学等为核心的新熊彼特理论(Neo-Schumpeterian Theory)聚焦于创新驱动质变,从产业动力、金融市场和公共部门三大支柱的理论框架来分析新兴产业的发展。新熊彼特理论描绘了创新发展和不确定状态下存在的问题和政府在发展过程中的责任。这也是本书将着力借鉴的理论基础。
3)动态比较优势理论
动态比较优势理论为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政府干预提供了理论支持。该理论认为各国比较优势会随着生产要素积累状况而迅速改变,扶持那些未来若干年后才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并推动产业升级是保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根本途径。凯瑟里和柯来曼(Caselli&Coleman,2000)认识到影响技术变迁速度和经济增长的因素不仅包括各国的技术水平差异,更重要的是技术变迁成本的差异;自主研发与模仿创新、引进技术在成本上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通过引进技术(或模仿创新)实现经济收敛,即“后发优势”的雏形。林毅夫教授提出了完整的“后发优势”理论,即培育动态比较优势是为了获取未来某个时点的比较优势,使本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获取有利位置,因此对存在增长潜力的产业进行扶持是合理有效的;动态比较优势理论认为比较优势是可以主动培育的,并强调政府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重要作用;政府对于存在潜在生产率增长可能的关键产业、新兴产业的扶持,能够为一国获取远期利益。这个理论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发展中国家如何“赶超”发达国家和实现“经济收敛”的这一长期困扰经济学界的难题。王允贵等(2001)认为,为达到获得动态比较优势的目的,政府应当给予幼稚产业、高技术产业足够保护,通过有选择性的进口替代政策,防止发达国家先进产业对这些行业造成的冲击。张碧琼(1999)则倾向于创新激励,认为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来源于规模经济与产品差异性;比较优势应与规模经济优势、技术优势相结合,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结构创新等途径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他们突出强调创新在培育比较优势中的必要性,只有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