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城市品牌建设在国内城市已经活跃起来,大连、青岛、杭州、厦门和深圳这些海洋旅游城市的城市品牌已经形成,并在旅游者心目中树立了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但是这些成果主要是依靠政府的作用,城市市民很少参与。如从2013年中国城市品牌建设与投资发展论坛中可以看出,参加论坛的基本上是政府组织和各科研院校的代表,只有极个别的优秀企业代表,这说明目前城市品牌的建设还停留在政府主导、企业冷淡的状态。
市民自身的素质同样代表着海洋城市旅游的品牌价值和形象,塑造高品行的市民形象,提高市民的素质,同样能够反映一个海洋城市旅游的精神文化风貌,是海洋城市旅游的精神品牌,也是品牌建设的重要内容。一个城市必须具备一种精神、一种催人奋发的精神。人民群众是塑造城市精神的主体,是城市精神长盛不衰的动力。居民素质的提升,企业精神、文化的发展、政府形象的改善和干部队伍建设都属于城市精神建设。城市精神也是城市发展的软环境,包括城市管理、市民素质、法制意识、人文精神等方面的体现,需要长时间的培育和引导。
城市文化是长期积淀形成的,是由城市居民共同创造的,因而人们对其有认同感和归属感,城市文化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产生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并起到显性激励和隐性激励的作用,进一步促使城市文化深入人心,强化市民的服务意识。一个好的城市品牌对于本城市的居民具有鼓舞作用,使他们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例如,在我国,多少年来,人们传颂“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说的是苏州和杭州自然文化资源的独特性。而苏州和杭州很少有人嫌弃本市而想外迁的,这就是因为有了“人间天堂”这个品牌而大大增强了凝聚力。通过富有个性的城市理念传播,城市文化建设及城市品牌形象的塑造,会把市民的精神凝聚到城市发展这一中心上来,增强居民的参与意识,并进而营造出人人为城市发展做贡献的良好气氛,推动城市的发展进步。
一座城市的市民生活素质,反映了这座城市的发展程度和水平。悠久的历史文化,给予人文精神基础;而现代科学技术文化的发展,给予人文精神的动力。必须要通过加强宣传,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广场文化和全民健身活动,不断丰富精神文明建设,激发市民热爱家乡、关注城市发展、保持城市卫生、支持并参与城市建设与管理的热情。在文化方面,强调学习和交流,建立世界范围内的学习和交流中心平台。与此同时,还要积极树立学习风气,加强与外地的联系和交流,塑造一个积极进取、不断学习先进文化的城市,才能克服中国传统文化的糟粕,进一步提升城市居民的社会意识和人文素质,促进城市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城市品牌向更高层次发展。一般说来,市民生活素质包括个人的受教育水平,是否健康的生理、心理,道德水平,是否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方式等方面,生活素质决定了市民所具备的视野,也决定≒ 座城市的总体文化品位的高低,这一切都是构建城市品牌的关键要素。显而易见,要提高市民的生活素质,文化建设在其中起到了根本性作用,这既依赖于普遍有效推行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也依赖于总体性的社会文化的发展,从而为居民的智力成长和知识底蕴提供基础性的支持,同时也能使人们在社会生活的主要方面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并在精神上得到提升。
文化在提升城市居民的审美情趣、文化品位和生活素质的同时,还大大有助于强化城市居民对城市的认同、塑造城市文明风气、影响城市的生活方式,有助于良好社会风气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要进一步提高城市品牌的凝聚力,以文化凝聚人心,陶冶市民情操,提高城市文明程度,使城市居民积极为城市建设和发展做贡献。
居民既是城市品牌塑造的主体,也是城市品牌的受众者,在城市品牌建设中发挥不同的作用,如果城市品牌建设中忽视了居民参与的积极性,就会使城市品牌引起相关质疑和争议,造成城市品牌发展的失败。但在有些海洋旅游城市的城市品牌建设中市民很少参与,在城市品牌传播过程中更是如此,城市品牌还没有得到内部市民认同的情况下,就急于对外进行宣传,这虽然使城市在外界树立起良好的城市品牌,但本市公民对城市品牌却不是很认同,会导致城市品牌建设陷入尴尬境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