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文物古迹为依托,挖掘人文内涵,发展文化旅游
文物古迹可以展现出厚重的文化底蕴,诉说城市的历史,游客如果置身其中,仿佛定格在古时,不仅让人浮想联翩,而且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古老城市的文明。古老的建筑群是重要的文化遗产,也是非常重要的经济遗产。[1]旅游的核心是文化,法国是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国家之一,这些都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前来“访古”。
尼斯的阳光、大海、茂盛的植物……这些大自然的恩赐同样也吸引了大批为之倾倒的艺术家。一个多世纪以来,许多最负盛名的现代绘画大师在这里发现了迷人的光线与色彩,“蓝色海岸”于是便成为艺术家们最向往的地方。无论是在海边还是在内陆,处处都留下了艺术家们的印迹。
尼斯有许多的民间节日活动,法郎多尔舞、斗牛等给游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尼斯文化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众多的古城、美术馆、教堂、博物馆。城市中不仅有保护完好的自然景观,更有富有浓郁地方色彩的建筑和许多名胜古迹以及风格各异的生活方式。尼斯的城市风格充分体现出文化多元化的特点,拥有许多具有丰富的历史和艺术财富,也有可以满足游客个人品位的多类文化旅游线路,如美食之旅、民间建筑之旅、艺术之旅、葡萄酒之旅、城堡游等。
在尼斯,博物馆、展览中心、文化中心、风格迥异的建筑物等随处可见。具有民族特色的表演层出不穷,民俗文化活动备受关注。每年都有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他们凭借对欧洲古老文化的喜爱,进入尼斯参观、消费,既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也塑造了城市的品牌特色与品牌形象。
(二)发展会议展览旅游,解决好旅游淡季问题
由于气候与季节的变化以及人们的生活、工作周期等原因,旅游度假淡季与旺季不可避免。即使在冬季气候温和的地中海地区,旅游淡季也很明显,虽然那里的冬季平均气温为14℃左右。在欧洲,像法国尼斯这样被阳光、大海、鲜花、艺术品围簇着的城市,不胜枚举。而尼斯却独树一帜,成为整个欧洲乃至全世界最闻名的会展旅游城市,每年吸引200个大型展览和不计其数的会议在此举办。从寒风袭人的2月,到层林尽染的11月,都是尼斯漫长的会议、展览举办期,整整10个月里,各种大型国际会议、展览轮番粉墨登场。
如果说大自然为尼斯制造了一种独一无二,那么聪明的尼斯人则学会了如何将之转化为最大的财富。凭借新颖灵活的创意和智慧的头脑,尼斯人将这些形形色色的建筑和景点稍加改造,即为商旅人士举办世界级的会议、活动、展览和奖励旅游提供了种种实现的可能。
尼斯在1984年就建立了卫城会展中心,作为欧洲最好的会展中心之一,其各项功能、设施至今仍不显落伍。每年卫城会展中心会主办近200场活动,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约70万名合作与参会者,其中国际性的会议、展览和公司奖励旅游已占到70%。卫城会展中心早在建设之初,设计师就为其配备了完善的会议设施,这是法国第一家设有中央技术管理系统的会议中心,其在30多年间经受住了各种大型国际会议的考验。
会展旅游是借助举办国际会议、研讨会、论坛等会务活动以及各种展览会而开展的旅游形式,是许多发达国家旅游产品开发的重点,具有如下特点:涉及相关服务行业多、客人档次和消费额高、成本低、利润高、组团规模大、停留时间长等。[2]在欧洲、北美以及亚洲的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会议已经成为一门产业。具有展览性质的会议也在迅速增加。尼斯注重发展会展旅游,拥有国会大厅和会议中心,完善的现代化基础设施和会议酒店,符合国际标准的先进科学技术,为会展旅游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尼斯正是将商务、会议、休闲、节庆、娱乐与传统的自然旅游资源和文化旅游资源成功整合营销的最佳范例,也正因此,尼斯成为湛蓝地中海上最惹人注目的世界级会展城市。
(三)整合旅游资源,融合创新,发展新型旅游项目
航海旅游是地中海地区的主打旅游产品。得天独厚的港口资源,成为地中海地区航海旅游的基础。这里分布着一连串的运动码头,从水深7米到水深超过24米的深水泊位一应俱全。深度发展航海旅游,打造巨型邮轮矗立,豪华游艇如织,帆船桅杆如林,一派航海运动、休闲度假的世界顶级海岛旅游目的地形象,是海洋旅游城市发展的有效路径。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有生ī期的,只有适时地将旅游资源重新整合,才能为旅游的持续发展注入动力和活力。[3]传统的滨海旅游项目已经司空见惯,政府及相关部门在整合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对旅游资源进行重新组合和定位,推出新的旅游线路,同时加强滨海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
十多年前,尼斯的旅游者中90%的游客去了仅占地10%的海滨地区,而后随着山区资源的开发,乡村旅游资源逐渐被挖掘。为了吸引更多的滨海旅游者,尼斯开发了以游艇旅游为主的深度滨海旅游项目。对海洋城市而言,保健游、教育旅游、体育旅游、景观房产游、商务节庆游等都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思路,丰富了旅游的种类。
(四)完善旅游管理体制,提高服务人员技能,建设游客满意城市
完善旅游管理体制在旅游产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能够切实提高旅游行政管理的水平和效率,为旅游的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旅游业是对资源依赖性较强的开放性产业,应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统一协调与规划,促进旅游地的健康有序发展。诸如当地的旅游协会等组织,起着联系政府、企业和游客三方的桥梁和枢纽作用。
旅游人才是提升旅游城市形象的软实力,一个城市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旅游人才,尤其是旅游服务人员,他们直接与游客接触,其服务技能和服务水平的高低影响着游客对该城市的整体感知。海洋旅游城市要提高旅游人才队伍的素质,需要引进高质量的旅游人才,制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鼓励人才创业的相关政策;要注重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加强学术交流;不定期地组织学习和考察,灌输国际先进的旅游管理理念。因此,海洋旅游城市需要培养适合当地旅游发展的旅游人才,提升对客服务的满意度,减少游客的抱怨与投诉,塑造和维护城市品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