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行不尽,绿水去何长”。这是唐代诗人崔颢《舟行入剡》中的句子,其大意是:山外青山,连绵不绝,山脉永无止境;绿水相连,奔流不止,水流何等悠长!
这些年,从天山之巅到渤海之滨,从塞外草原到天涯海角,我仰望过西藏的珠穆朗玛,踏访过三亚的绵柔白沙,对视过可可托海的亭亭白桦,抚摸过古徽州的粉墙黛瓦……
一路走来,我时常感怀于青山无尽,绿水长流,每每触景生情,创意勃发。这恰恰对应了我一贯倡导的“资源有限,创意无限”规划理念。这是一个旅游规划人的信念,也是“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时代旅游创新发展的脉动。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山中宰相陶弘景道出了一个亘古不变的哲理。游山玩水是古代士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山水之乐”彰显出士大夫特有的清高品格和文化品位,其意义远远超出单纯的旅行或娱乐。
中国古代热衷于旅行的不乏其人,孔子便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他周游列国,放意林泉,流连山水,提出“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旅游审美观,所提倡的“听乐观礼”文化之游和“乐山乐水”自然之游,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的“山水比德”理念同样适用于旅游规划,作为一个旅游规划人应有“乐山乐水”的智者理念和仁者情怀。这就要求旅游规划者具备四种素质:一是博学。在具备旅游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要全方位通晓天文、地理、人文、历史、自然、政治、法律、经济、宗教、民俗、建筑、交通、美学、艺术、环保、植物、心理、物候、文学、传播等学科的常识性知识。二是灼见。有独辟蹊径的思想和独到的眼光,以独特的观察角度、理念和方法发现事物的独特属性,并以高超的分析、综合和提炼能力,从中得出真知灼见,策划设计出智光闪亮的旅游开发概念、主题、项目、产品及经营模式。三是良知。一个优秀的旅游策划人,定然是具有社会良知和良好职业操守的人,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责任心的人,具有勤奋敬业和乐于奉献精神的人。四是激情。饱含激情,善于发现,易于感动,并能从感动中捕捉景观中的亮点,在感动中产生联想,在联想中提炼出精华,从精华中生发出创意爆点,提出诗一般的理念。只有具备烈火燃烧般的激情,爱美之情极切,审美之趣至雅,造美之心超强,才能形成强烈的创意冲动,创作出极具感染力的好规划。
这种素质不仅是旅游规划人智者理念与仁者情怀的产生渊薮和动力,更是旅游规划人的一种情愫和信念。世界著名规划大师菲利普(Philippe Starck)先生有句名言:“好规划都是用脚走出来的。”作为仁者,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为智者,当精骛八极,心游万仞。
正因如此,我每年几次带领团队行走于世界各地,进行旅游考察,从北美的科罗拉多大峡谷、佛罗里达棕榈海滩,到南美的亚马孙河、伊瓜苏瀑布、玛雅城邦遗址,再到澳大利亚的大堡礁、印度泰姬陵、马尔代夫的花环小岛、南非好望角、埃及路克索神庙、约旦的佩特拉古城、地中海的巴塞罗那……对旅游规划的至臻境地孜孜以求,汲取国际前沿的旅游思想,寻找异域的创作灵感。
这是一个学习、研究、借鉴和再运用的过程。回到国内,我总在授课讲座之余,到旅游地进行前期考察,无论项目大小,无论路途险远,都要亲赴当地感受自然,感悟人文,并与委托方进行规划理念的碰撞与思路的对接,从对方的角度,从规划者的角度,更从游客和市场的角度。
对于项目考察和规划编制,我和我的同人绝不止步于二次考察,满足于现成的书面资料,总是跋山涉水,走访乡民,问询贤者,直到穷尽每一个细节、每一处资源。
因为我深深懂得,一个好的规划方案,必须同时具备“五性”,即融合性、创新性、震撼性、落地性和效益性,而这一切的开始,必须要让委托方认同自己原创性的理念;因为对于人文和自然资源,当地人是最有发言权的,具有最迫切、最真挚、最执著的情感和旅游发展欲望,且经过多年的思考,或多或少地形成了一些初步的思路,哪怕是不连贯的、不全面的,甚至是有点小任性的;因为尊重当地的人与自然,就是尊重自己,就是尊重旅游规划的一般规律;因为旅游规划者的优势仅仅在于对专业内的理论和实践以及市场的精准把控,规划本身所要做的就是融合与创新。
旅游规划归根结底是一个融合与创新的过程。这既包括旅游客体方面的,也包括旅游主体方面的,还包括主客体之间的一些要素。对于旅游客体,可能涵盖本项规划与区域旅游发展规划、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景区形象与城市气质、资源与创意、策划与设计、旅游与科技、品牌与效益、政府与企业、景区与居民、旅游部门与相关部门、旅游与相关产业、旅游地与竞合景区;对于旅游主体,可能涵盖观光与休闲、游客取向与异质文化;另外,还有介于主客体之间的产品与市场、旅游者与原居民,等等。
作为创作规划的理论首创者和实践者,这几年编制了大量的规划,如:苏州太湖旅游区、黄陂木兰文化旅游区、安徽八里河旅游区、古徽州文化旅游区、河南西峡伏牛山老界岭·恐龙园,等等,无一不是人文、生态与市场结合的经典案例,达到了人与自然、情感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规划实施后均获得了国家顶级旅游品牌,旅游区经济效应、社会效应和环境效应得到全面优化和提升,江山多娇规划院也因此被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报社联合授予中国旅游智力服务突出贡献机构。
走过了祖国的山山水水,我对习总书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生态理念愈发感同身受。农村扶贫与乡村旅游完美的结合点就在于山水所赋予的生态元素,而对于乡村旅游和扶贫,尤其需要一种智者理念和仁者情怀。作为一个旅游规划人,我义不容辞,过去做了很多,今后还要继续做下去。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山水是有灵性的,人与自然的山水具有一体性,这就是“天人合一”,正如老子所说:“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唐代禅师青原惟信有关于“山水”的三句偈语,即:“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与旅游规划崇尚自然的现代理念何其相似。
山水是自然的载体,而自然是旅游规划的基底和归宿。现代旅游追求回归自然,旅游规划追求人与自然的完美融合,其最高境界就是不留规划的痕迹,发乎自然,顺乎自然,超乎自然,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规划务必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贯通历史、现状、未来,让历史文化与自然生态永续利用、与现代化建设交相辉映。”
青山行不尽,绿水去何长。山水是永恒的自然,自然是永恒的规划。这是我的山水观,也是我的规划路。
原群于塞班岛
2015.1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