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有件事,至今难忘,那就是应苏州乐园之邀,编写了《苏州乐园名胜掌故与神话传说》。该书的缘起,是乐园要做一个历史文化的调研和旅游资源的普查,作为景点开发和背景点缀之用。但经过广泛征集和普查典籍,居然找到了许多非常好的材料和线索,有的材料是直接可以选用的,有的线索则需按图索骥、层层查找。再经过“狮子回头望虎丘”这个典故的比附,将狮子山与虎丘山相对比,石头对石头,植物对植物,传说对传说,提炼、沉淀出了18个闪光点,总归为“狮山十八景”。
陈来生组织编撰的苏州乐园旅游丛书
书稿清样出来后,时任苏州高新区主任王金华感慨道:“作为它最早的读者之一,很惊讶于书中竟收集了如此多关于狮山的地理形胜、人文景观和风土人情方面的材料,平时不见经传的狮山,一经作者抒写出来,居然也是洋洋十余万言。这不但是对狮山的名物作了首次较全面的考订整理,同时对苏州的历史文化和旅游事业的发展也做出了不小的贡献。于狮山的传说中,我特别感到具有深刻意味的是关于大禹移山的一段故事,我们从中似乎看到了狮山对苏州的深深眷恋。是的,面对这如画的景色、醇厚的人情和浓郁的文化气息,又有谁能够轻易地一挥离去呢!这使我想起日本富士公司专务大村力先生曾对我说过的一段话:‘苏州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和优美的水乡风光,真是令人心迷神醉,流连忘返。’不过,昔日的辉煌,昔日的繁华与温馨都已化作了如烟的旧梦,成为人们灯下茶余的谈资。而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在这片繁华的土地上,绘绣出更新更美的画图。我相信,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随着苏州和苏州高新区现代化建设不断推进和苏州古城更有效的保护,苏州这座古老而又充满生机的城市,将会以更诱人的丰姿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诚如斯言!随着苏州和苏州高新区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苏州这座古老而又充满生机的城市,以更诱人的丰姿展现在人们的面前;而苏州乐园也早已成长为中国第三代主题公园的代表之作,壮大为集“五大世界”和旅游酒店于一体的旅游休闲服务综合体。
我们当初的策划构想,是将苏州乐园游乐设施的现代感和动感,与狮山历史文化的厚实感和美感,很好地融合起来,使之既有虎丘的文化积淀和神奇传说,又有虎丘所缺乏的游乐设施和动感,从而在旅游市场脱颖而出、后来居上。只是,当时的十八景,并未被列入苏州乐园的首期开发项目,苏州乐园也就以一个纯粹游乐园的形象出现了。
开园以后,苏州乐园一度独领风骚、傲视群雄,但后来面临急速发展的主题公园,面对常州恐龙园、上海欢乐谷、芜湖方特的巨大竞争,尤其是无锡一直想要上马主题游乐园项目所造成的巨大压力,开始考虑如何应对市场竞争、保持市场优势。使得苏州乐园面临两难的境地:要抗击市场竞争带来的风浪,就必须加快引进最新的游乐设备吸引人气,但最新的设备因为要分摊高额的前期研发成本,所以价格昂贵,这么高昂的价格如果通过提高门票价格来消化,就会阻滞相当一部分对价格比较敏感的游客,不利于市场拓展,而如果不提价,这么高昂的设备费用就会成为乐园沉重的经济负担。更可怕的是,这是一个周而复始、没有穷尽的怪圈:你买了新的游乐设备,别人也会买,这样就把你买入新设备的优势抵消了,于是你只能再去买更新的设施,你的竞争对手也会跟着买更新的设备,之后你就被迫去买更加新的游乐设施……这个苦难的历程,不知要到什么时候才会结束,可能要你死之后才会我活,但那时的幸存者也许早已奄奄一息了!
本人常常感慨于虎丘只有几块有传说的石头(点头石、千人石、枕头石等)、只有斜塔和剑池,其山势不如狮山雄伟险峻,石头不如狮山的坠星石奇特,虎丘的水杉不如狮山横长斜逸有如睡眠的眠松,却能始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淡然而立、不愁客源,靠的就是传承千年的文化底蕴!作为苏州市专家咨询团旅游文化专家,在深入考察了周边主题公园市场之后,给苏州市委、市政府写了提案,建议苏州乐园在继续保持欢乐的形象,维持游乐设施运行的同时,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狮山十八景的作用,将这些独特的人文景观开发出来,形成别的主题公园所不具备的人文积淀,成为“游乐+文化”的主题公园,这样就不必连连更换游乐设备,增强抗击市场风浪能力。近几年,乐园开始对狮山十八景加以挖掘、打造,可惜在地域上已经没有最合适的开发用地,更主要的是在形象上已经被遮掩在游乐形象的阴影之下,难以脱颖而出。所以,狮山历史文化的挖掘利用,尚需好好策划和整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