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需要重视与推动

需要重视与推动

时间:2023-07-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值得注意的是,产业结构升级当以西方国家为戒,随着产业结构的去工业化和服务业发展,美国丢失了制造大国地位,经济霸权地位随之动摇。可以说,美国的经济竞争力并没有随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而不断增强,相反却是一路下滑。

一般来讲,再制造是指运用高科技对机电产品进行专业化修复或升级改造,包括对废旧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床等进行专业化修复,使其恢复到像新品一样或优于新品的批量化制造过程,是循环经济“再利用”的高级形式。

2010年5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11部门曾联合发文宣布,我国将以汽车发动机、变速箱、发电机等零部件再制造为重点,把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范围扩大。2011年9月,国家发改委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深化再制造试点工作的通知》,将扩大再制造产品种类和试点范围,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快编制《再制造产品目录》。

在西方发达国家,再制造是一个正在崛起中的庞大产业,并已成为一些国家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悉,目前全球再制造产业总规模超过1000亿美元。其中,美国再制造产业规模最大,产值超过750亿美元,拥有7.3万家企业;日本的工程机械再制造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60%的产品为日本国内用户使用,30%以上出口国外,其余拆解后作为配件出售。与新品相比,再制造产品将节约成本50%、节能60%、节材70%,对环境的不良影响与制造新品相比显著降低。

目前,虽然我国已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涉足再制造领域,但最先进入的再制造企业由于不同程度遭遇到管理、资金、税收、流通环节等问题的影响,盈利困难,发展举步维艰,部分企业的回收网络更是欠缺,再制造的相关产品销售存在着一定的障碍。因此,在当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加强节能减排的形势下,应该把产业转型升级与再制造产业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此,应该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大推动再制造产业的发展。

(1)以再制造产业为抓手实现结构升级。

值得注意的是,产业结构升级当以西方国家为戒,随着产业结构的去工业化和服务业发展,美国丢失了制造大国地位,经济霸权地位随之动摇。可以说,美国的经济竞争力并没有随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而不断增强,相反却是一路下滑。同样,欧元区为债务危机所笼罩,也与制造业萎缩和衰败有关。因此,先进的产业结构应保证实现充分就业及国家竞争力的提高,再制造产业是制造与修复、回收与利用、生产与流通的有机结合,是充分就业的重要支撑,使制造企业有能力投入更多精力进行新产品研发和设计,也有利于竞争力的提高,形成良性循环,对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十分有利。

(2)推动政策支持及发挥中介组织作用。

从这个角度来看,可以适时出台废旧汽车、电子电器等的国家和地方性条例,以公共财政专项资金带动民间资金,尽快投资这些领域,推动其产业化发展,鼓励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优先采购和使用再制造产品。同时,要充分发挥中介组织在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开展再制造产业发展预测分析、提供咨询服务、加强技术推广、宣传培训和国际交流与合作。

(3)对再制造理念进行公益性宣传。

应该看到,尽管政府强力推进再制造产业的发展,但是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再制造无论是产品还是理念仍然很难被消费者完全认同,人们对再制造产品的接受程度仍存在一定的可提升空间。在现阶段顾客对翻新产品的认识不够,即使再制造产品价格便宜,但顾客买货时对翻新产品的性价比仍抱有怀疑。再制造产品对用户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尤其在产业发展初期,对再制造理念进行公益性宣传有利于助推再制造产业的发展。

(4)建立有效的再生资源回收商业模式。

再制造无疑是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新亮点,以加快再生资源加工利用的下游产业(再制造)发展为突破口,建立回收和利用环节紧密联系的商业模式,是缓解资源能源危机的有效途径之一。例如,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进行在线收购废品,结合互联网及物流网搭建,形成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同时,一些大中城市有必要集中各个区、县回收物资资源,建造废弃电子电器物、废钢的分拣处置加工中心,重点加快建立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基地及试点企业,包括废旧汽车精细拆解和高效分拣装备领域。

(5)完善再制造、再循环技术和管理体系。

再制造技术是实现资源再生的一种有效保证,除了优先将成熟的再制造技术、工艺、设备和产品纳入国家鼓励的相关名录之外,未来一段时间还可以率先突破基于信息技术、微纳米技术、生物技术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自修复和再制造的关键技术群,突破具有自适应、自修复功能的先进材料研究和产业化制备技术,突破先进的智能自修复检测和控制技术。

(原文刊于《上海企业》,2012年第6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