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税务师管理法应用

税务师管理法应用

时间:2023-07-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3.13章节,我们介绍了PDCA管理法。CPA进点后,通过初步的了解,发现公司问题主要集中在程序性方面,违反行业内部管理制度的比较多,如工程项目、物资采购等出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不符合国家和公司的相关管理规定方面。

在3.13章节,我们介绍了PDCA管理法。CPA&CTA在实际工作当中,又该如何应用该方法呢? 下面我们从某公司的全面审计和审计数据分析这两个方面,来看PDCA的应用。

3.18.1 全面审计中的PDCA

某公司邀请CPA进行公司的全面审计,以便促进该公司在工程投资、物资采购、职工薪酬和财务管理方面的进一步规范。

CPA进点后,通过初步的了解,发现公司问题主要集中在程序性方面,违反行业内部管理制度的比较多,如工程项目、物资采购等出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不符合国家和公司的相关管理规定方面。从总体上看,审计涉及问题将更多的是管理上的问题,是与更高标准、更高要求、维护行业良好社会形象的差价问题,更是防范风险的问题。业务部门在政策理解、规定执行和监督管理等方面不到位,是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CPA将采用PDCA循环审计工作法,使审计思维和工作步骤更加条理化、系统化、图像化和科学化。

1)计划(P)阶段

(1)梳理归类,分析现状。建立审计整改工作责任制,健全机构、明确任务。

(2)分析原因和影响因素。针对梳理出的查摆问题,分析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3)找出主要的影响因素。

(4)拟定实施方案,提出行动计划,并预计效果,在规定时间之前将实施方案上报公司审计部门。

P阶段关注要点:分析现状,发现问题;分析审计问题中各种影响因素;分析影响审计问题的主要原因;针对主要原因,采取解决的措施。5W1H问题:为什么要制定这个措施?(Why)达到什么目标?(What)在何处之行?(Where)由谁负责完成?(Who)什么时间完成? (When)以及怎样执行? (How)

2)实施(D)阶段

执行计划或措施。组织开展对审计发现问题整改落实情况的自查,对能够整改的问题立即进行整改,做到件件有落实、个个有整改,在规定的时间内将情况上报公司审计部门。

D阶段关注要点:执行,按措施计划的要求去做。

3)检查(C)阶段

检查计划的执行效果。通过采取自检、交叉、复查等方式,将执行结果与预定目标对比,认真检查计划的执行结果,确保整改落实到位并取得实效,在规定时间完成这项工作。

C阶段关注:检查,把执行结果与要求达到的目标进行对比。

4)处理(Action)阶段

(1)总结经验。对检查出来的各种问题进行处理,正确的加以肯定,总结成文,制定标准。对有时限性无法整改的问题,通过查缺补漏和完善制度,避免此类问题再次发生。

(2)提出尚未解决的问题。通过检查,对效果还不显著,或者效果还不符合要求的一些措施,以及没有得到解决的查摆问题,如在短期内整改难度较大的历史遗留欠款问题,不回避,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反映到下一个循环中去,在规定时间完成该项工作。

A阶段关注:标准化,把成功的经验总结出来,制定相应的标准;把没有整改解决或新出现的问题转入到下一个PDCA循环审计中去解决。

5)循环审计的特点

(1)周而复始,循环不停:审计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停地运转,PDCA循环就像一个不停运转的车轮,连续不停地运转。

(2)大环套小环地组成:PCDA循环审计由许多小环组成,上一级PDCA循环审计是下一级循环审计的根据,下一级PDCA循环审计是上一级循环审计的贯彻落实和具体化,各个循环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3)爬楼梯式的提高:PDCA循环审计周而复始的运转,每一次都不是原水平上的循环与提高,每一次都有新的内容、新的目标。每循环一次,就解决一些问题,管理审计就提高一个层次,就像爬楼梯一样不断上升。

(4)标准化的运转:PDCA循环审计必须围绕标准转动,及时总结经验,肯定成就,修正错误,以便在下一次循环审计中扬长避短。同时在循环的过程中,将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对策上升为新的标准。这样,才能保证循环审计正确、健康地运转。

3.18.2 审计数据分析中的PDCA

审计数据分析是计算机审计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围绕审计项目展开,对存储在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底层数据库中的海量业务数据和财务数据,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进行的分析,以便找出问题,获取审计线索,发现审计疑点。在审计数据分析过程中,如果没有采取合适的审计数据分析技术和方法,或者没有采用必要的控制措施,都会对数据分析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带来审计风险,影响审计目标的实现以及审计结论的产生。因此,审计数据分析是计算机审计流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分析过程是:

(1)结合被审计单位的特点,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主要业务流程(包括采购流程、产品制造流程,商品销售流程等),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部署和电子数据的详细情况,以及企业把业务流程在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中的反映,明确审计目标、审计范围以及审计重点,确定审计数据分析方案。

(2)根据审计数据分析方案来采集数据,并对采集数据进行清理和转换,搭建分析环境,按照预定的审计目标展开数据分析,找出问题或者存在的薄弱环节,发现审计线索。

(3)对数据分析过程进行审核,编写数据分析报告,总结审计方法,对未达到审计目标的分析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并在下一个审计项目中进行改进。如此不断循环往复,达到不断提高审计数据分析工作的效率性和质量。

由此可见,审计数据分析过程在逻辑上与PDCA循环理论存在着一致性,都是通过不断地循环往复,促进过程整体水平或质量的不断提高。因此,PDCA循环理论用于解决提高审计数据分析工作的效率性和质量是可行的(见图3-8)。

图3-8 PDCA循环上升示意图

(1)P阶段:计划环节主要是编写数据分析方案。调查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的业务流程,了解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的部署和被审计单位主要业务流程在信息系统中的反映以及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的电子数据基本情况,如数据处理流程、数据类型、数据量等。在此基础上分析存在的问题或者内控薄弱环节,明确审计目标、审计内容、审计重点和审计范围,制定审计数据分析措施计划,确定审计数据分析方案。

(2)D阶段:实施环节主要是根据编制的审计数据分析方案,对审计项目开展数据采集、转换、清理、验证和创建审计中间表等系列数据准备工作。经过一系列的数据准备工作,根据电子数据的特点和规律,构建审计分析模型进行审计数据分析,并对模型运行结果进行分析,对发现的线索进行延伸,调查取证、核实问题。

(3)C阶段:检查环节主要是检查审计数据分析方案的执行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编写审计底稿。检查的内容主要包括审计数据分析方案是否全面完成,数据选择是否准确、可靠,数据分析方法的选择是否合理等。

(4)A阶段:总结与处理环节主要是对审计数据分析的总体情况进行总结,形成数据分析报告,将成功的审计方法纳入有关的标准、制度和规定中,以便以后的推广;对失败的教训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或者薄弱环节和未能达到审计目标的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和解决措施,交给下一次PDCA循环,在下一个审计项目中予以改进。

如图3-9所示,审计数据分析的PDCA循环是一个不断循环向前转动、整体呈现螺旋上升状态的闭环系统。每一次PDCA循环结束都要对本次循环进行总结,将成功的审计方法进行制度化、标准化,加以执行和推广,并提出新的目标、然后制定下一次PDCA循环。一般来说,上一次PDCA循环是下一次PDCA循环的依据,而下一次PDCA循环又是上一次PDCA循环的落实和具体化,如此不断循环往复,审计数据分析工作的效率性和质量将会得到不断改进和提高。

图3-9 审计数据分析的PDCA循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