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高层次科技人力资本投资的分析框架

高层次科技人力资本投资的分析框架

时间:2023-07-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本章将针对理工科博士升学意愿展开研究,用以探索高层次科技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因素。手册中指出“在理论上,科技人力资源指的是实际从事或有潜力从事系统性科学和技术知识的产生、促进、传播和应用活动的人力资源”。资助金额主要来自政府财政拨款。为了简化分析,本研究将学校、市场及政策环境的因素对应到个人及学科层次。

本章将针对理工科博士升学意愿展开研究,用以探索高层次科技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因素。以下首先对研究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再对分析框架进行说明。

一、概念界定

(一)理工科研究生

我国对研究生专业分类目录将专业分为13大类,分别是: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和艺术学。一般对理工科专业的界定只包含理学和工学的学生,但本研究对理工科研究生的界定包括理学、工学、农学和医学四类。之所以加入农学和医学专业,主要是考虑到传统的学科界定过于狭窄。本研究参考了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与欧盟统计局(Eurostat)合作研究出版的《科技人力资源手册》对科技人力资源进行的概念界定。手册中指出“在理论上,科技人力资源指的是实际从事或有潜力从事系统性科学和技术知识的产生、促进、传播和应用活动的人力资源”。在具体统计当中,《科技人力资源手册》对科技人力资源提供了两方面操作化的定义,指出科技人力资源是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人:①完成大专文化程度教育或大专文化程度以上教育的劳动者,或按OECD《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的标准分类是完成第五层次或第五层次以上科技教育的劳动者。②虽然不具备上述正式资格,但从事通常需要上述资格的科技职业的人。其中对高等教育学科的界定时,采取了广义的界定,即所有类型专业完成大专文化程度教育或大专文化程度以上的人,都被定义为广义的科技人力资源。手册当中也区分了核心覆盖领域、扩展覆盖领域及完全覆盖领域。其中核心覆盖领域包括自然科学、工程与技术、医药科学、农业科学及部分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只涉及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中部分与科学和技术知识的产生、促进、传播和应用密切相关的专业领域)。最狭义的学科定义中,科技人力资源在教育类型当中涵盖自然科学、工程与技术、医药科学和农业科学。[1]本研究采用最狭义的科技人力资源的界定,选择了自然科学、工程与技术、医药科学和农业科学专业的研究生,将其作为分析当中所指的理工科研究生。

(二)升学意愿

霍斯勒和加拉格尔(Hossler&Gallagher)将大学入学选择(College Choice)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升学倾向(Predisposition);二是信息搜集;三是入学选择。[2]其中升学倾向是指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职业目标和学习能力决定是否升学,它通常包含有教育的期望、意愿和计划的含义。[3]有些学者对这些升学倾向的内涵差别进行了分析,认为升学计划是衡量个人入学选择更好的指标,它比升学意愿或升学期望更为实际。[4]本研究中所指的学生的博士升学意愿更接近“升学计划”的含义,它是在有一定信息搜集基础之后,硕士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相关的市场就业信息、高校相关信息等形成是否在国内就读博士的规划。采取这一概念界定硕士的升学意愿,主要是考虑到硕士生不同于信息了解不全面的高中生,他们大都是成年学生,并且大都经历了4年的本科教育以及本科毕业的选择,对高校的信息及劳动力市场的信息应该已经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其升学意愿形成发生在信息搜集之后与入学选择之前。

(三)研究生财政资助

伍德霍尔(Woodhall)将大学生资助归纳为十种类型:

(1)拨给学校专款,支付讲课的直接费用,以此减免学费;

(2)无条件向所有大学生提供助学金;

(3)按学习优秀程度有选择地发放奖学金、助学金或津贴;

(4)按经济需要有选择地向学生发放视家庭经济状况调查而定的助学金或奖学金;

(5)向学生提供来自公共基金的助学贷款,其利率低于市场或无息;

(6)由政府担保,由银行或其他私营机构提供学生贷款,政府贴息使学生贷款能低于市场利率发放;

(7)付报酬给学生的课余工作;

(8)提供食宿以及低于市场价格的交通费优惠;

(9)给学生特别是研究生以税收上的照顾(学生获得的奖、助学金免税);

(10)给学生家长以税收上的减免照顾。[5]

目前,我国的研究生资助主要有四大类,分别是奖学金、助学贷款、“三助”津贴和特困补助。本研究涉及的研究生资助是奖学金和“三助”津贴,这两类资助在我国研究生的资助比例和覆盖群体都是较高的。

奖学金是政府、学校和社会各界为表彰和鼓励优秀学生而设立的奖励资金,它是一种奖优型的赠予型资助方式。资助金额主要来自政府财政拨款。“三助”津贴是指各高校在教学、科研、管理、后勤等部门为经济困难的学生设立勤工助学岗位,让他们通过从事校内服务性活动,如参加校内的助教、助研、助管、实验室、校办产业的生产活动和后勤服务及各项公益劳动等,从而获得一定的经济报酬,以贴补研究生学习期间的各项开支。我国研究生可兼任助教、助研、助管(即“三助”)工作。助教和助管津贴大部分由学校承担,助研津贴则主要由导师和学校分担。

二、分析框架

学生博士升学意愿的形成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除了本研究所关注的市场及政府资助以外,学生的社会经济背景、性别、学业成就、学校类型等因素都可能影响学生对博士教育投资的意向。对理工科学生博士升学意愿进行分析时,有必要将以上相关影响因素融入更为统一的分析框架当中。

根据佩娜(Perna)提出的入学选择理论框架,入学选择的核心是对教育投资预期成本和收益的比较,而预期成本和收益又受到个人、家庭、学科专业、学校以及社会环境等多个层面的因素所影响。[6]本研究将采纳这一框架来分析理工科硕士的博士升学意愿,结合第二、三章对实证分析的相关研究综述,构建了图41所示的分析框架。为了简化分析,本研究将学校、市场及政策环境的因素对应到个人及学科层次。

图4-1 理工科研究生的博士生学意愿分析框架

在个人层面,影响学生博士升学意愿的因素包括五方面:

(1)学生的学业成绩。它对个人博士升学意愿可能有两方面的影响。学业成绩较好的学生可能预期博士教育投资获得更高收益,并且其学业投入的成本也较低,因此更倾向继续就读;[7][8]另一方面,学业成绩较好的学生就读博士学位需要放弃的机会成本也相对高,因此也可能更不倾向继续就读。

(2)家庭的社会经济背景。根据以往的文献,较好家庭社会经济背景的人一般有更多的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因此从偏好上看更倾向进行高等教育的投资。[9][10]另一方面,在资本市场不完善的情况下,家庭社会经济背景较好的学生也较少面临资金流动性不足的问题,因此将更倾向投资更多教育。[11]

(3)性别。以往研究显示,理工科专业当中的女性学生可能因为缺乏家庭的支持、难以在科研工作中平衡家庭和工作、较难融入科研团队等原因,更不倾向升学。[12][13]因此本研究也假设女性的博士升学意愿更低。

(4)硕士生阶段获得的资助。以往研究学生升学或辍学的文献当中发现,学生在第一阶段获得的资助信息会作为第二阶段资助的预期,将影响学生的辍学行为。硕士获得较高资助的学生可能预期博士教育的成本更低,进而促进博士升学意愿的形成。[14]另一方面,根据廷托提出的整合理论,硕士资助也可以作为研究生学业发展和整合的投入要素,帮助学生建立学术身份认同,这将改变学生的偏好,从而提高博士教育的预期收益。因此学生资助对博士教育的成本和收益预期都可能产生影响,理论上可以促进博士升学意愿形成。[15]

(5)学生所在高校的类型。本研究将高校分为三种类型:一类是“985”高校;第二类是非“985”的“211”高校;第三类是一般普通高校。以往研究表明,在较高声誉和水平的高校,研究生教育的升学意愿更强。[16][17]

在学科层次,将第四层次不同行业的市场因素与相应的专业进行对应,重点要考察经济环境对个人的教育投资决策的影响。不同行业的研发工作一般需要较为专业的知识技能,可以认为行业之间存在一定的分割性,因此将市场及财政资助的差异对应到学科层面,有助于分析不同市场因素的影响。

学科层次的因素包括四个,其中两个用于考察外部性,另外两个考察“低技能”均衡造成的市场失灵。麦克马洪(Mc Mahon)指出高等教育的外部性是指那些没有被教育投资者个人,家庭或研究者获得,而是被社会当中其他人所获得的收益。[18]为了在实证研究中考察不同外部性专业学生的博士升学意向差别,本研究在特定专业/行业之内界定科技教育投资的外部性,它代表个人投资到理工科博士教育中,没有被个人或其家庭获得,而为行业总体获得的收益。外部性产生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创新的新知识和信息具有公共品特征,因此控制平均收入的情况下,可以认为对知识贡献较多的学科具有相对较高的外部性。[19]据此,本研究利用两个指标来反映一个学科的外部性强弱,分别是:研发人员的平均收入和科技论文的发表数量。

“低技能”均衡的概念是指在经济发展当中,由于R&D和人力资本投资之间存在互补性,在一些条件下,R&D规模的不足可能使得人力资本的技能投资不足的状况。[20]本研究当中的“低技能”均衡针对博士群体,指技术水准较低领域,研发人员当中的博士投资不足,且长期保持在较低水平的状态。“低技能”均衡的发生则可以理解为一种自增强的机制,科技人力资本投资不仅仅受到当前外部性等因素的影响,而且受到前期科技人力资本投资不足的影响。如果上一期某些领域的R&D投入水平较低,使得高层次科技人力资本增长缓慢,学生可能预期这一领域博士就业机会相对较小,从而造成当前科技人力资本投资不足,进而使得这一领域未来科技人力资本存量难以达到较高的水平。在本研究中,采用了两个指标来考察“低技能”均衡状况:学科对应从事R&D的硕/博比例及博/硕比例的变化,参见图4 1中的指标(8)和(9)。当前硕/博比例较高的领域,博士毕业生相对就业机会更少,因此学生可能更不倾向读博。然而,有些行业领域可能自身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不高,因此本研究将硕/博比例作为行业对高技能人才需求的控制变量,而考察博/硕比例增加对博士升学意愿的影响。在同样技能人才需求的学科,如果过去博/硕比例增长较慢的领域,学生博士升学的意愿较低,则这一学科未来高技能人才的增长也将维持在较低水平,可能处于“低技能”均衡的状态。

[1] 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欧盟统计局.弗拉斯卡蒂丛书——科技人力资源手册[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5.

[2] HOSSLER D&GALLAGHERK S.Studying student college choice:A three-phase model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policy-makers[J].College and University,1987,62(3):207-221.

[3] PERNAL W.Studying college access and choice:a proposed conceptual model[M]//SMARTJ C(ed.),Higher Education: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Vol.XXI).New York:Springer Press,2006:99-157.

[4] ADELMAN C.Answers in the tool box:academic intensity,attendance patterns,and bachelor's degree attainment[R].Washington,D.C.:Office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Improvement,U.S.Department of Education,1999.

[5] WOODHALL M.Student loans[M]//CARNOY M.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conomics of Education(2nd ed).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5:420-425.

[6] PERNAL W.Studying college access and choice:a proposed conceptual model[M]//SMARTJ C(ed.),Higher Education: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Vol.XXI).New York:Springer Press,2006:99-157.

[7]① FOX M.Student debt and enrollment in graduate and professional school[J].Applied Economics,1992,24(7):669-677.

[8]② HELLERD E.Debts and decisions:Student loan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graduate school and career choice.New Agenda Series.3(4)[R].Indianapolis,IN:Lumina Foundation for Education,2001.

[9]③ BOURDIEU P,PASSERONJ C.Reproduction in Education,Society,and Culture[M]. Beverly Hills.CA:Sage Publications,1997.

[10]④ COLEMANJ S.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88,94(Supplement):95-120.

[11] BECKER G S.Human capital:A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nalysis,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education[M].Chicago,Illinois:University of Chicagopress,2009.

[12]⑥ MULLEN A L,GOYETTEK A,SOARESJ A.(2003).Who goes to graduate school?Social and academic correlates of educational continuation after college[J].Sociology of Education, (2):143-169

[13]⑦ SAXL J.Undergraduate science majors:Gender differences in who goes to graduate school[M].The Review of Higher Education,2001,24(2):153-172.

[14] SINGELL JRL D.Come and stay a while:does financial aid effect retention conditioned on enrollment at a large public university?[J]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2004,23(5):459-471.

[15] TINTO V.Dropout from higher education:A theoretical synthesis of recent research[J].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1975,45(1):89-125.

[16]② MILLETTC M.How undergraduate loan debt affects application and enrollment in graduate or first professional school.The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2003,74(4):386-427.

[17]③ 张海洋.R&D两面性,外资活动与中国工业生产率增长[J].经济研究,2005,5(1):7-11.

[18] MCMAHONW W.The Privatea nd Social Benefits of Higher Education[M].Baltimore: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2009.

[19] ARROWK J.(1962).Economic welfare and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for invention[M]//RICHARD R NELSON.The Ratea nd Direction of Inventive Activity.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2:609-626.

[20] REDDING S.The low-skill,low-quality trap:Strategic complementarities between human capital and R&D.The Economic Journal,1996,106(435):458-47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