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组织需要治“未”病

组织需要治“未”病

时间:2023-07-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未病”即“病未成时”。而“治未病”的企业,则呈现出不一样的精神风貌。虽然企业战略和组织的不同阶段所出现的阶段性问题不同,治“未”病的方式因事因地因人而异。在正常状态下,两者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之中,一旦动态平衡受到破坏,即呈现为病理状态。企业犹如人体,各个器官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不论在生理上还是在病理上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

“未病”即“病未成时”。 黄帝内经:“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即医术最高明的医生并不是擅长治病的人,而是能够预防疾病的人。

一家企业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在茁壮成长的同时,也在不断和体内的衰老势力抗争。 企业如人,从朝气蓬勃的弱冠之年慢慢步入而立不惑到耄耋之年,如果把这一过程以5年或10年来观察,变化往往是明显的,但是衰老的过程是一秒一秒积累起来的慢动作,过程往往是悄无声息、不易察觉的。 企业“生病”时会出现内耗、滞固、缓慢、麻木、疼痛,但是由于系统强大的惯性和自我适应,会让人见怪不怪,把“生病”的信号屏蔽;只有在剧烈事件出现时(如客户流失、对手超越或颠覆性科技令行业洗牌),企业才开始乱投医,悔之已晚。 基业长青的企业,打破了“医难自治”的定式,在“病未成时”就开始不断望闻问切、躬身自查,反而让企业的机体保持青春、回归初心、灵动轻盈。

司马迁《史记》中有一则扁鹊给齐桓侯看病的故事。 从“病在腠里”到“疾在肌肤”再到“疾在肠胃”,齐桓侯的回答都是“寡人无疾”,还自作聪明地说:没病说你有病,这医生也太“医生”了。 等到病重了,再找扁鹊时,扁鹊已经跑走了。

企业“生病”的四种类型

过去10年,我在企业不同的生命阶段与其相遇,见证了企业“生病”不同的类型:

类型一:浑然不觉得自己“生病”,对内部和外部医生的提醒置若罔闻。

类型二:觉得自己的组织有点不对劲,不知问题出在哪里。

类型三:知道自己的问题,也寻医服药,但迟迟不愈。

类型四:病入膏肓,已经无法医治。

而“治未病”的企业,则呈现出不一样的精神风貌。美国亚马逊的贝索斯2017年在“致股东信”中这样说:“我一直提醒大家,要保持第一天的状态,对这个话题,我花很多时间思考。 第二天意味着停滞不前。 随之而来的是变得无关紧要,接着是痛苦的衰落,最后就是死亡。 这就是为什么我总强调亚马逊要保持第一天的状态。”可以肯定的是,这种衰落是极度缓慢地发生的。 一家成熟的公司可能会处在衰落中几十年而不自知,但最终的结果是必然的。如何防止陷入“Day 2”?有什么技巧和策略?在组织如此大型的情况下,如何一直保持“Day1”的活力? 在大洋的彼岸,中国的华为、腾讯、海尔等企业也保持着一样的居安思危和盛世警醒,以各种方式从内而外,让组织保持“Day1”的状态。

企业治“未”病的三大法门

那么,企业如何治“未”病呢? 虽然企业战略和组织的不同阶段所出现的阶段性问题不同,治“未”病的方式因事因地因人而异。 但是治“未”病,有三大法门。

首先,在心态上,善于治“未”病的企业永远保持谦虚、警醒、好奇、务实、探索、快错、快调的心态,无论顺境逆境。《失控》的作者凯文·凯利(KK)说:“你的竞争对手并不在你现在的名单上。”任正非2000年发表《华为的冬天》演讲,马云在蚂蚁金服的骆驼大会上呼吁大家回归初心,张小龙的微信团队永远关注用户的体验。 皮克斯公司的创始人在“创新公司”中如此诠释:“恐惧是创意之路上最大的阻碍之一,失败在所难免,恐惧则不然。 因此,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将失败与恐惧拆分开来,也就是营造出一种企业环境,让员工不为犯错而担惊受怕……任何失败都可以分成两部分来看,首先是失败本身,以及失败为所有的参与者带来的失意、困惑和耻辱。其次是我们对失败的反应,这部分我们是可以掌握的。 这些动作都在心态层面让组织保持童心、勇敢前行,又不会让成功后的自豪化为自大。”

其次,在行为上,坚持企业层面的身体锻炼,根据自己的体质特点和战略打造钢筋铁骨和柔韧身段。 就像人的保健包括规律饮食、特定营养摄入、组合无氧和有氧运动等等。 企业也要找到自己保持健康的组合拳,这些做法之间相生相克,让组织有张力、有活力。 麦肯锡在《超越绩效》这本书中,介绍了一项有趣的研究,他们调研了全球800多家各个行业的组织,发现了四种不同类型的组织,有的组织擅长高效执行,有的组织擅长创意和引领客户,有的组织擅长引领智慧,有的组织擅长源源不断地培养领导者。 有趣的是,每种企业自我修炼的法门往往和我们的常识相悖。 例如高效执行的组织,常人一定认为这个组织会花大力气在绩效考核和流程梳理上,当数据告诉我们这样的企业做得最多的反而是“知识分享,员工参与和内部创业”,而以引领智慧和网罗顶尖人才著称的麦肯锡、高盛等公司,他们保持机体健康的组合拳反而是“激励与认可,财务刺激和人才获取”。

最后一个法门,就是当企业之“病”初见端倪时,需要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望闻问切和开药治疗。望闻问切时,既要有精密的医疗仪器测量人体的各项指标,同时也要通过面诊、舌诊、触诊来感知组织的温度和脉搏。 开药治疗,既要关注显性的绩效业务指标,也要关注隐性的企业健康指标。

中医强调整体观和恒动观,阴阳对立又依存,并时刻变化。 在正常状态下,两者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之中,一旦动态平衡受到破坏,即呈现为病理状态。 而在治疗疾病、纠正阴阳失衡时并非采取孤立静止的方法看问题,而要多从动态的角度出发,即强调“恒动观”。 企业犹如人体,各个器官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不论在生理上还是在病理上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 因而不要孤立地看待某一生理或病理现象,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要多从整体的角度来对待疾病的治疗与预防。

西医更强调试验和解构,依据工具进行采样试验,用事实和数据说话;治疗手段属于“对抗疗法”(allopathy),以对付病症为医疗的重心,他们认为人体出了问题,主要是因为某方面的东西过多或过少,因此想办法把过多的减少,把过少的补充,若有菌的话,就想办法杀了它们,这些都是对抗式的手段。 两种方法论都有其价值,最难的就是当事人的判断和拿捏。

中西医结合给企业治“病”

我服务过一家民营企业,已经是行业冠军,创始人雄心勃勃开辟第二战场,组织架构也搭好了,激励机制也到位了,高管班子也早已到位,但是新业务推行了18个月,迟迟不见起色。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通过中医的望闻问切,我们找到了企业的“心病”。 原来,这家企业长期以来奉行中央集权式的高管控制绩效的文化,这种文化成就了组织在过去十年单一业务场景下的飞速成长,但是当这个组织进入一个“无人区”,所要求的文化与原有文化背道而驰,新业务的孵化需要总部松绑、授权、试错、迭代,而这家组织的土壤p H值不符合创新的幼苗,反而让它奄奄一息。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办法是先用中药调心,让高管班子重新思考企业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以及开展新业务的战略举措需要组织层面、管理方法层面、高管班子层面在心态和行为的转变,同时推行新的绩效考核方案以及与之配套的教练文化,让绩效考核不再是机械地下命令、给任务,而是成为激发个人潜力和学习的绝好机会。

上医or庸医?——我的思考

作为一名咨询顾问,我常常被人比喻为企业的医生。我女儿13个月时的一件事让我深深地思考自己工作的意义。13个月的她不小心从沙发上摔下来,左前臂骨裂1毫米,惊慌失措的我急忙带着女儿赶往医院,熙熙攘攘的医院,门诊医生漫不经心地看了看,就建议她全身麻醉、打钢钉。 我们犹豫不决,心疼这么小的孩子要这么大动干戈,决定找其他医院试试。 好心的邻居介绍了温州的一位老中医给我们,她先给我女儿正骨,再给她敷上祖传的草药,用小托板轻轻地固定,还宽慰焦急的父母:孩子骨头长得快,这个骨裂长好后会比别的地方更加结实。 一个月后,女儿痊愈,望着天真活泼的她,我扪心自问:作为企业的医生,我想成为一名上医,还是一个庸医?

仅以此篇文章作为我“企业见习医生”的阶段性日志,也希望借“未”病类比企业自我更新的理论与实践,希望更多的企业能在“病未成时”治“未”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